随园记食(随园食话随园小馒头)

原文:小馒头、小馄饨:作馒头如胡桃大,就蒸笼食之。每箸可夹一双。扬州物也。扬州发酵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小馄饨小如龙眼,用鸡汤下之。

淸 袁枚《随园食单》点心单

宫廷御膳有小窝头,随园佳肴有小馒头,用上等白面制成,就笼蒸食之。每箸可加一双。用杨州发酵最佳,手捺之不楹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确为人间尤物,与之相配小馄饨,小如龙眼用鸡汤下之,小巧可爱。

随园记食(随园食话随园小馒头)(1)

馒头,又称之为馍馍,馍应是山西、陕西的方言,河南、江苏北部、山东西部也有这么叫的,有人认为馍字来源于馒字,因口音变换而来的,三国时诸葛丞相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班师回朝过江时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承相不忍用人头祭祀,于是命手下杀牛宰猪做馅,用面团包成圆形,捏上眉眼鼻子叫馒头,“馒”与“蛮”音同,“馒头”即意为“蛮头”,投于水中以示供奉,这大概就是馒头的起源了。自诸葛丞相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馒头成为食品后,就不再是人头形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口味不同,作法各异,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叫法也不尽相同,在山东有一种糟香烤馒头,老肥发酵时添加了酒曲,成品膨松暄软,有韧性,耐咬嚼,形态饱满,洁白光亮,酒香宜人,每逢节日顶部会印上大红印,摆在桌上特喜庆。

按理说馒头其中有馅,应叫大“包子”,但南方管包子不叫包子叫馒头。还有新鲜的呢,古人还管馒头叫“饼”,凡以面揉水作剂子,中间有馅的,都叫“饼”。《名义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集韵》:馒头,饼也。武大郎卖的炊饼就是现在的馒头。唐以后,馒头的形态变小了,称为“饾饤”,韩愈有诗;“或如临食案,肴核纷饤饾”,“饾饤”又泛指点心之类,当时把馒头列为了点心,馒头还是作为看席供观赏供品。宋时馒头成为大众经常食品,《武林旧事》有:“羊肉馒头”、“大学馒头”记载。唐宋后,馒头也有无馅者,不管有馅无馅,馒头一直担负祭供之用。明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中记:“祭功臣庙,用馒头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宁、上元二县供面二十担,祭毕送工部匠人作饭。”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南方的馒头实则包子,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馅心随季节变换,馅料品种丰富多彩,口味有甜有咸,鲜香味美。

随园记食(随园食话随园小馒头)(2)

馒头是将面经发酵后再蒸熟的,发酵面团又分酵母发酵、化学发酵、物理发酵三种,过去没有鲜酵母,做发面制品,通常采用面肥发酵法。面肥一般家庭称为老面、老肥、老酵母、引子等。面肥发酵又分大酵、嫩酵、碰酵、创酵等诸多名堂,所谓大酵面,就是用老酵做引子和面发酵,老面发酵属于比较传统的工艺,操作比较麻烦.不但需要发老面, 它所需的发酵时长,一般冬天要发7小时,夏天发3小时,春秋天发5小时。而且发好以后还要兑碱,兑的不好又会影响出品的质量。大酵面适宜制体形大而松软的食品,如鲜肉大包、豆沙大包、花卷等。

随园记食(随园食话随园小馒头)(3)

在随园袁府,小馒头不是主食,是当点心用的,所以不大,馒头如胡桃大,就蒸笼食之。每箸可夹一双。袁枚甚是喜爱,称赞小馒头:“用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楹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这小馒头压扁了还能隆起恢复原样,真神了!原来扬州发酵面团是用面肥做引子,技术关键是对碱,对碱量大小一般采用感官检验,常见的方法有:嗅、尝、看、听、抓、烤等方法。依食单制法,将面粉加酵面、糖和面,揉到面团不沾手,不沾盆,而且面团发光就好了。和好面后发酵50分钟。发好的面用碱揉均,下剂子揉成小馒头码入茏屉,上锅至蒸十五分钟即可,成品小巧玲珑,精巧必致,令人不忍下箸。

随园记食(随园食话随园小馒头)(4)

小馒头配上用鸡汤煮的小如龙眼般的小馄饨可谓佳配,现金陵仍有此物,曰刀鱼小馄饨,馄饨又叫 “云吞”,用薄面皮包馅儿,通常为煮熟后带汤食用。最早源于中国北方,馄饨之名得于道家,认为此物没有七窍混沌未分,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加食字部首称之为“馄饨”。古时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内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京师冬至之日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馄饨南北有别,东北大馅馄饨比饺子还大,饭量小的一碗都吃不了,南方的馄饨,小巧玲珑,尤其刀鱼馄饨,别具一格,刀鱼珍贵不可多得,取肉为馅选料讲究,形如银锭如指甲大小,入口细滑香鲜,回味无穷。

随园记食(随园食话随园小馒头)(5)

吃刀鱼馄饨最好季节在清明,因刀鱼以清明前质量最佳,此时鱼刺柔软,清明后刺则逐渐变硬,吃口次之,当然价格也有天壤之别。刀鱼馄饨皮要选用精白面粉加入蛋清和鸡汤,如刀鱼骨架的汤更好,以汤代水和面,这样制成的馄饨皮,下锅后韧性足,味鲜,久煮不烂,晶莹润泽。选用早春刚出水的新鲜肥硕的刀鱼,以雌者最佳,取鱼肉制成茸。刀鱼鲜香味美,但刀鱼去刺是很麻烦的,可用木棒“敲”刺的,也可用刀斩碎了再“滤”刺的,亦可煮成半熟,再“捏”刺,无论何种法子,目的就是把鱼刺去除干净,刀鱼茸配以头茬春韭,也有用鲜嫩秧草的,加姜末、料酒、精盐、蛋清、适量鸡汤和少许猪油,拌匀成馅。然后包制,成品酷似元宝,入锅煮熟,薄薄的皮隐隐透出嫩绿,就像翡翠雕成的工艺品,使人赏心悦目,甭说吃光看,就能把您的哈喇子招出来,难怪当年徐霞客对刀鱼馄饨,也是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第一鲜味”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