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

贵州卫视开播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人世间》,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凡间琐事,接地气,开播后迅速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引起很大反响,成为热门话题。电视剧的故事背景在东北地区,但是剧中却出现了贵州的场景金坝洞穴学校和贵州的茶叶。贵州的茶叶种植树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而洞穴学校更是十分罕见,观众议论纷纷。笔者知道,在贵州,确实有一所洞穴学校。

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1)

小学校建在这个巨大的山洞中。 图源:新浪文化

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2)

山洞里水泥场地成为一个班的教室。 图源:新浪文化

在紫云自治县城松山镇东南约50公里左右的崇山峻岭中,河谷深切,山势陡峻,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大山之中有一个行政村叫格丼村。此村的南部有一座大山横亘,该山体上有三个分别相距一小时左右路程的巨大岩洞,依次称为上洞、中洞、下洞。上洞实为天生桥,桥下有路可过人;下洞为阴河,紫云第一大河“格凸河”伏流在下洞之南奔涌而出,气势磅礴,当地人称之为“冒鼓天”。三洞中唯中洞奇特,它是距半山小路百余米上方山腰处的一个巨大天然洞穴。该洞洞口宽100余米,高约70米,深200余米,沿小路拾级而上,但见洞口有树繁茂,遮住了半个洞口,洞里居住着约17户、80来口人,均为苗族,这就是中洞村民组。

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3)

紫云格凸河景区。图源:网络

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4)

中洞村民组居住在巨大的洞里,立起木柱,四面用竹子或者玉米秆围起来,房屋没有屋顶,照片是一户农家的实景,摄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图源:《紫云眼》

中洞内群众住房无顶而只有木框架,以竹子、玉米杆或夯实的泥土作墙,站在洞口高处往里望,眼光所及,家家户户室内家什一览无遗。中洞内空间硕大高朗,洞的最里面有水源自洞顶滴下,长年不涸,足够洞内群众及牲畜之用。洞内空旷,说话声大一些便有回声传来,嗡嗡作响。若有谁家推石磨,洞中顿时“隆隆”作响,如有飞机凌空而过;谁家鸡叫狗吠,洞内便余音缭绕,如同大合唱一般,然而更多的时间里洞府静谧空远,仿佛与世隔绝。

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5)

洞中小学学生在课间打篮球。图源:新浪文化

洞的中央有一简易篮球场,篮架、篮板由洞内群众用树杆、木板制成,虽不标准,但已是真正的稀罕物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去中洞时,还在球场上投过篮,人跳起来,脚下便有灰色尘土溅起,弄得一裤腿的尘土。洞口宽敞处有一外墙用白石灰粉过的建筑物,那是一所小学。然而说是一所学校其实只有一个教室,同样没有屋顶,原来是四周围篾席。教室外一棵树上挂了一只坏了的铁犁铧。上课了,老师用木棒一敲,清脆的声音响彻洞府,孩子们便进入教室上课。这里是一个复式教学点,一个老师同时教一至三年级,各年级学生加起来总共就是十几人。此级讲课,另二级或自习或做作业,以此轮流进行。在此设教学点的原因,是因为中洞村民组离最近的格丼村小学需要步行三小时以上,爬山涉水,10岁以下学龄儿童不堪路途坎坷遥远,而适龄儿童不能不上学读书,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孩子们就近入学。但毕竟条件太差,老师也是就地取材,四年级教一年级。

第一次去洞穴学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时我在县教育局工作。那一天步行约3小时,汗流浃背来到洞穴小学时,望着洞外连接天际那重重叠叠的大石山、望着洞内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房屋、望着眼前这所世上罕见的学校和罕见的篮球场,心被深深震撼了。虽然经费十分紧缺,经过努力,县教育局与行署教育局联合拨了专款改建学校,惭愧的是所谓改建也仅仅是将篾席改成石墙,外面涂了白石灰,在当时,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受环境制约,在此搞基建,除了经费有限以外,一块砖、一包石灰,都得从几十里外人挑马驮而来,运输成本、工作量难以估价。以后,为了留住学校唯一却学历明显不够的民办教师在此安心工作,在全省范围难得的一次民(办)转公(办)教师工作中,笔者想尽办法,多次向省教育厅领导陈述理由、请求破格录取。面对笔者如此执着地坚持,省教育厅慎重派出考核办负责人,一个不苟言笑、十分严肃的老同志来到中洞,一方面实地考察,另一方面核实笔者的诉求和坚持有否定其他因素。面对这罕见的环境、罕见的学校、罕见的教师、罕见的需求,才相信笔者与这位民办教师素昧平生,没有丝毫徇私舞弊的原因,最后由省教育厅领导亲自签字同意破格录用,转正为公办教师,以便他能够长期安心在这里工作。

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6)

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与新任县委书记何述强合影于中洞苗寨洞口。图源:《紫云眼》

随着紫云甩掉贫困帽子,中洞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洞穴附近河谷兴建了水力发电站,公路经过洞穴下方,交通情况得到了根本改变。而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格凸河景区的开发,作为景区的延伸,到中洞旅游观光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我所知道的洞穴学校)(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