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第十二章感悟:论语新解之里仁篇四

整理丨青竹君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学而》篇一,主要是告诉我们内修、内明的意义和方法论,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里仁篇第十二章感悟:论语新解之里仁篇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论语里仁篇第十二章感悟:论语新解之里仁篇四

论语里仁篇第十二章感悟:论语新解之里仁篇四

整理丨青竹君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学而》篇一,主要是告诉我们内修、内明的意义和方法论,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

《为政》篇二,是告诉我们内在功夫的外用,也就是外修,在内在思想的指导下的实际应用,再通过外用的效果反馈、影响、再提升内在。在古代精英教育、学而优则仕的背景下表现为如何为政,在现代可以扩展为如何做事,如何为人、处事,职员如何工作,领导如何做管理,商人如何做生意等。

《八佾》篇三是在讲礼,还是重点讲外用的一个大的方面,小到一家之亲之间的孝悌之礼,大到国家公器的大型仪典活动、人类群体社会的公序之礼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也就是如何为人,如何做一个彬彬君子、知书达理的人。“礼”和“仁”,外和内,一阴一阳,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提升,斯为美也。

本章《里仁》,又讲内修,讲内在素质的提升。

什么是“里仁”呢?

是指我们内在的仁,内在的仁、义、智、信等,内在的大仁、大善、大德等。但如此解释又不全面。里仁,还指我们要时时处处事事都要让自己处在仁上,安在仁上,时时事事处处都要保持一颗大仁善智慧的初心,以此观照外界的一切,这是里仁。

《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指一个人要从善待自己身边的亲人开始,逐渐地对外扩散、延伸,去关爱外界的其他人,直到对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众生都怀有一颗仁爱之心。也就是从“孝悌”之小仁小爱,修炼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泛爱众”的大仁大义大善大爱。这就是“仁”。

我们常常讲“仁爱”,“仁”和“爱”有什么区别呢?

“爱”,是指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带有个人喜好的一种情感倾向。比如我们爱我们的父母孩子亲人等,比如我们喜欢喝某种饮品、茶、咖啡等,比如我们喜欢那些对自己好的人,喜欢和那些和我们志同道合、性格相近、爱好一致的人在一起等,这些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是一种偏私、偏爱。

但是“仁”,是指没有分别心,能做到“泛爱众”。随着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我们内在的仁之心,不断地提升我们内在的智慧,我们就会爱更多的人,就会容易看到任何人身上深层次的可爱、可取之处,就会对每一个人都怀有敬爱之心,这就是仁。

在随之,我们就会提升到看任何的人和事物,都会一眼看透他的言、行、举止、外貌、富贵或者贫穷等表面现象,直达内在,对方的初心,对方的层次和维度等,才能对其公平对待,达到看众生平等的境界。这就是“仁”。没有分别心,众生平等,一样的爱,一样的对待,唯一的标准,只有大家每一个人的内在。

儒家的学问,儒家的智慧,儒家的内在,讲到底就是一个“仁”字。通俗点讲就是“大智慧加持下的大仁德”。这个“仁”,包罗万象,万事万物皆在仁中。当我们不断地学习和修行,当我们的分别心变得越来越少时,这个“仁”自然就逐渐显现了,这时我们的内在也会变得越来越静美。

道家也讲“仁”,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和圣人都没有任何的偏私,对待万事万物、所有百姓都是一样的,所以是“仁”,也是“不仁”。但是“不仁”,就是“大仁”。

那么如何修炼我们内在的“仁”呢?

首先我们就从“孝悌”开始,先用心地去爱身边的人,父母、孩子、爱人、亲戚、朋友、同事等,用心去爱,用心体悟这其中微妙的乐趣,再回馈、滋养我们内心的爱意。

然后,当我们的格局和境界一点一点提升之后,我们再试着去爱更多的人,做慈善、做志愿者,去帮助更多的人,就是“泛爱众”,继续反馈、滋养、提升我们内在的仁心。

再然后,我们看人可以一眼洞悉他的本质,对任何人、事、物都不再有分别心,不再有任何的偏私、偏爱,可以做到看众生皆平等,“仁”为“不仁”,“不仁”即“仁”,就是内在的“仁”。

仁的智慧,就在我们身边的时时事事处处当中,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去学习、实践、体悟、证悟、身体躬行地去做,这就叫“修行”。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夫子说:当我们时时事事处处处在仁上、安于仁上,那种体验是十分美好的。但是如果您没有切身地体会过、实证过这种感觉,又怎么会知道其中的奥妙(美妙)呢?

注:一个人如何知道、明白里仁之美呢?那一定是要实证的。

一个人学习和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他会时时事事处处用仁爱之心看待、对待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事、物,他会很容易发现这些其中的美好之处、闪光之点,看到这个世界都是美好的,就是内心的喜乐自在。孔夫子说得“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和修行,也是一个不断地体悟、实证、证悟的过程,没有实证过的人,怎么会明白“里仁为美”呢?

没有修行和实证的人,只会认为爱别人是吃亏,他爱不爱我呢?我凭什么要爱他呢?我自己都还没有过上财富自由的美好人生,还怎么去爱别人呢?怎么做慈善呢?怎么帮助别人呢?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认为“爱是互相的”,一厢情愿的爱是傻子,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是热脸贴上冷屁股。一个不修行的人,内心没有仁爱,看待万事万物就会很容易只看到事物的阴暗面,很容易生出嗔怨、怨怼、烦恼心,看什么都不顺眼,觉得世界不公平,别人都亏欠他的,因为分别心太重了。

但是一个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呢?思维完全不一样了。他会认为奉献比索取要美妙许多,付出比获得更让人心生愉悦,看待外界的一切就很容易看到积极、阳光的一面,生出仁爱之心,看到一切都是美好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都是美好的。吃饭、喝水都会觉察出万物有情,生出感恩之心;下雨也是美好的,刮风也是美好的等等。这就是相由心生,心即世界的奥妙。

当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看问题会很容易透过现象直达内在的本质,比如和人交流,听到不好听的话,看到别人不友善的眼光,或者不顺眼的人和事,就会很容易发现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而不会停留在表象上生气、怨恨,洞悉内在原因之后有过则该,无过加勉。君子都是向内求的,不会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更不会被外界牵引着情绪走。

这就是修行和不修行的区别,就是内有仁心和内在空洞的区别。

其实天地对每个人何曾有过不公呢?世界的一切规律对每个人又何曾有过偏差呢?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只在于心而已,内在不同,心境不同,看到、感受到的世界就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要身体躬行、要实证“里仁为美”,因为一个人最终过得开不开心、幸不幸福,还是得看心,是否安静和愉悦。

再比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尝试着真心地敬爱自己的父母,慈爱自己的孩子,仁爱自己的爱人,包容自己亲人的缺点,去尝试着通过举手之劳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等等,相信不用太久,你会体验到其中的美妙,付出,的确比索取更会让你幸福,有成就感。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约:贫困。

乐:喜乐自在的状态。

不仁之人,无法长久地安于贫困之中,也无法长期安住于喜乐自在的状态之中。一个仁德的人,就是指能够安住在仁德之心的人;一个智慧的人,是会倾尽一切只做能够利益、增持自己内在仁德的人。

注:上则讲了“里仁之美”,这则讲“不仁”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不仁的人,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心内空洞,一切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都被外界所左右,一切都以物欲和个人私利为衡量标准的无明、蒙昧之人。这样的人,会有相当明显的情绪起伏,物欲心重,或者很贪婪,一旦欲望大于能力,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怨恨、嗔怒之心,比较负能量。所以他不能安于贫困的生活,也感受不到生活真正的、内在的乐趣。其实这样的人即使身处富贵之中,也是不会快乐的,因为欲望永远高于所拥有的,永远得不到满足。

而一个君子,则只会看中内在的仁德,很容易感受到内在的愉悦,不会被外界牵着鼻子走。他们内心安定,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无论身处贫穷或者富贵,逆境或者顺境,都有能力让自己处在喜乐自在的状态。

他会“素其位而行之,不愿乎其外”,会“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他会不断地修持自己的修为,精进自己能力,进而积极进取。“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他们会通过智慧和能力获得想要大的一切。

一个人选择心怀仁德,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智慧。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好:喜欢。

恶:厌恶,讨厌。

孔夫子说:只有心怀仁德的人,才能有正确的喜欢和厌恶一个人。

注:仁者看人,不是看他的外在,而是会透过外在看到他的本质。仁者看人,是没有分别心的,不会偏私,所以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直达本质,客观公正地通过一个人的内在,看到这个人有没有德行,有没有仁心,看他的行事思维是不是符合道的。

只有仁者,才能够看到他人的不仁、不德、不善、不道之处。一个不仁的人,是无明而蒙昧的,看不到这些。

一个不仁的人,只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情色彩对待他人。比如这个人说话做事恭维自己,他就喜欢这个人;这个人做了伤害自己利益的事情,说了不顺耳的话,他就会看这个人不舒服,会厌恶他等等;没有仁德的父母通常会批评孩子,责怪孩子愚笨、不长记性等,而有仁爱智慧的父母会查找孩子学习失利背后的原因,会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提升能力,等等。一个不仁的人,往往是一个负能量的人,常常会陷在指责、批评、厌恶、嫌弃、悲观的情绪当中不能自拔。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夫子说:真正立志要修仁的人,就不会再有恶了,他不会行恶语、做恶行、生恶念的,这是一个有仁之人天然最基本的修养。他的心里、眼里也不会再有恶了,看人、看事物都会充满仁爱,发现其中的美好,发扬正能量。即使看到别人的不仁之处,他的着眼点、着力点也不会是就恶论恶,抓住不放,指责抱怨,厌恶嫌弃,而是会帮助对方修行、提升、改正,完善自己。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夫子说:财富和地位,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是如果是采用不道德的方式获得的,我是不要的。贫穷和卑贱的地位,是每个人都所厌恶的,但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摆脱的,我也是不会接受的。一个君子若是缺失了仁,还有什么脸自称为君子呢?所以君子是无论何时何地、哪怕是一顿饭的功夫,也不会违背仁义道德的。哪怕任何的仓促和匆忙之间、任何的困顿和挫折之时,都不会片刻违背仁义的。

注:贫、富、贵、贱本是生命的常态,自应当安然处之。即使要改变不利的局面,也应该在遵循仁义道德的前提之下、采取正当的办法图谋改变,才是君子所为。

《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对于君子而言,仁,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天然密码,亦是不可须臾离也。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夫子说:我没有见过喜好仁、立志于修仁的人,会讨厌没有仁心的人。

好仁的人,再没有什么是比仁更加值得推崇、尊尚的。他们最厌恶行无仁之事,这也是怀有仁心的一种表现,其目的不过是不让自己有一天做出无仁之事。(哪怕他们可能会讨厌缺仁的人,但那也是为了勉励自己、提升自己内在的仁的修为,不让自己有一天也变得缺乏仁。)

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做到一整日时时刻刻都致力于修仁呢?我没有见过对于处仁行仁这件事情有力不从心的人。即使有这样的人,我却是从没见过的。

注:仁,到底是什么呢?此则的精髓在于:仁,说到底就是一颗发心——一颗随时向善、处处存爱、利益他人的初心而已。所以对于有修为的人,真诚致力于修仁的人来说,是应该很容易做到“须臾不离仁”的。如果哪一个自称是仁人君子的说自己不能够一整日、时时事事处处都行仁心做仁事,那他一定是骗人的,他一定是个伪君子。

仁,都在生活的细节里,都在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里。所以它又有什么神秘的呢?又需要什么大力气才能做到呢?所谓的“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的提问,纯粹就是伪命题。

一个人如果做不到时时事事处处都行仁,那只能说明他的仁心不够、能力缺乏,所谓的“力不从心”,都不过时敷衍的借口罢了。而这样敷衍的行为本身,也是不仁的表现。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党:类别。

孔夫子说:一个人所犯的过错,都是有各种原因的,这通常和他特定的认知、性格、习惯、思维方式、原生环境、教育背景等息息相关。一个心怀仁爱的人,是可以通过观察这些过错,而看清楚对方内在问题的实质,和是否缺乏仁德。这种恕人知人助人的行为本身,也是一种仁德的体现。

注:所以如上文所说,一个修仁的人,是不会一味地厌恶、批评、指责和抱怨不仁的人的,那样的话格局就小了,他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对方的问题之所在,从而引导、教化对方加以改正,使其走上正途的。至少也会警醒自己,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也。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常听道一句这样的警语:说人的一生中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但是在修行人的心中,却是“道”大过天的、至高无上的。正如上文所说:好仁者无以尚之。所以此处孔夫子用“道”和“生死”做了个对比,告诉我们“道”的重要性。

再者,此处也体现了内在和外在的区别。外在的,包括财富、名利、生死等,这些都是我们不可掌控的东西,我们都要面对无常。内在的,就是修道,修仁,修智,就是向内求证、证悟、体悟的过程,就是提升自己。当我们不断地向内求时,我们就会逐渐打开格局,安于当下的妙处,那样外在的那些东西便可被逐渐忽略,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我们都可以从容、潇洒、淡定自若地对待,这样就逐渐地接近道了。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基本含义是指古代贵族最低一级,后引申为读书人。

孔夫子说:一个立志于修道的士,但是他却对于衣食这些外物很是介意,以物喜以己悲,那他的修为也是太低级了,也不值得和他谈论道了。

注:《里仁》篇到此处,每一则都没有离开仁,每一则都没有离开道,每一则都没有离开向内求,告诉我们忽略外在的物欲和环境。我们可以不受欲望所影响,不受环境所影响,而追求自己内在的道、仁、德,保持美好、潇洒自在的状态。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dí)和莫(mù)是鲁语,即春秋时候鲁国的话语。适:亲近。莫:疏远。

孔夫子说: 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不分远近亲疏。君子做人做事唯一的准则是义,就是要做合宜的事情,做合适的、合理的事情。

注: 君子没有分别心,不会根据自己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喜好取舍,所以为人做事会守义,会公正。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土: 指乡土,引申为一切的外在物质。

刑: 指刑法,法度,引申为礼法。

惠: 指私利,好处。

孔夫子说: 君子为人处世,内心的出发点都是围绕仁德、社会的公序良俗和礼法为标准的,而小人(不懂修身的人)则是以个人得失,物质私利和好处为准则的。

注: 君子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围绕着德,心里怀德,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德,自然就会敬畏礼,敬畏法,不会做违背礼法的事情。

而不懂得修身之人,做事都是围绕着惠,都是思考自己为何要做?有没有私利?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就做,没好处就不做。他们贪恋的是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物质,这时做事自然就是以贪恋为主,只考虑自己的私利和好处,这样就会生出许多烦恼。

君子不断地学习圣贤文化和修行,就会越来越洒脱,在意的事情越来越少,不会考虑有没有利益,有没有好处。如果不合于道、不合于德、不合于仁、不合于义,则不做,没有那么多欲望,没有那么多贪婪。这时我们的纠结就会变少,心自然会安静喜乐,行也会笃定从容。

可是小人心里怀的是土、是惠,就会有很多纠结,就会做很多违心的、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或者为了好处不得不做,但结局往往会为自己的贪欲买单。因为“厚德载物”,无德之人是留不住不匹配的物质财富的。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 依据,依照,发于(以……为起点)。

孔夫子说: 为人做事如果仅依于个人利益而行事,那便会产生许多的怨恨。

注: 《中庸》讲: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一切向内求,则会生出安然、自若的状态。但如果一切都抱着向外求的心态,求名,求利,求位等,则一定会产生怨恨。一则是自己容易因为欲望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怨恨,二则是对方也容易因为利益不均等而产生怨恨,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因素。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夫子说: 能用礼让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让治理国家,那礼又有什么用呢?

注: 礼的内在精髓的是敬,外在体现的是让,让是为了和。如果一个人懂得谦让,懂得以和为贵,就是在打造一个和谐的环境。礼是因为内在有敬意,内在有仁德,外在体现出来的是让,是让事情和环境都达到和谐的状态,这就是礼让的作用。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团队,一个小家庭,礼治、德治、仁治都是很有用的。仁治、礼治,这是儒家文化的理想。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夫子说: 不要忧患没有可让您居之的位置、官位、职位、地位等,您应当忧患的,只是您该凭什么可以居于这个位置上。不要忧患没有人了解您、明白您,只要您不断地向内求,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帮助更多的人,这时自然就会有人知道您、慕名您了。

注: 越是积极向上的人,越懂得向内求,让自己变得更好,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越是抱怨的人,越会陷入恶性循环,总觉得是别人的问题,总觉得是别人不公平,总觉得别人付出得少,总觉得生意难做,越抱怨就越在其中轮转,无法自拔。

这就是向内求的思维,只有不停地向内求,我们的心态才会越来越阳光,越来越积极,那么一切的外事都会积极顺利起来。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夫子说: 曾参呀,我的道可以用一句话(一个核心思想)总结的。

曾子说: 是。

夫子离开后,有同学问曾子: 夫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嘞?

曾子说: 老师的道,就是忠和恕呀。

忠:尽心尽力、尽己之心即为忠。对人忠,对己忠,对事忠,就是在不停地修己。

恕:推己及人即为恕,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欲,亦施于人”。

注:我们讲万事万物都可以分为体、相、用三个层面。

所有的哲学都在讲“道”,儒家讲“道”,道家也讲“道”,两家都讲“一”,这就是“体”。但是这个“道之体”,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得清楚明白和完善,“道可道,非常道”呀,所以就出现了许多许多的“近于道”的“相”和“用”,大家就这样翻来覆去、翻去复来地讲呀。

比如道家讲“正己化人”,先修正自己,再感化他人,是“道之用”。“上善若水”,也是“道之用”。

儒家呢?孔夫子讲的最多的“仁”,是“道之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道之相”,“忠恕”也是,“德”和“善”也是。

因为“道”说不清楚,所以就换了许多大家能够听懂的,并且可以践行的方式来表达。这些“相”都包含在“道体”之内,虽然并不完全,但也很接近于“道”了。

“忠恕”虽然不是“道”,但已经离“道”不远了,如果我们按照忠恕的原则来修正自己的心、言、行,就会离“道”越来越近。

总体概括,“道”无非两件事:修正自己,再帮助他人修正自己。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 知晓,通晓,了解。

义: 基本含义为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如正义、义不容辞等;引申为合乎正义或公益的行为,如义举、义务等。

孔夫子说: 君子言行做事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是义,小人言行做事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是个人的私利。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夫子说: 见到贤德之人,以及他人身上的优点时,我们要向他看齐,努力把自己修到和他一样的优秀。见到修为不行的人,或者别人身上的不足之处,我们要及时对照,反观自省,发现自己的身上是否也有相同的问题,如果有,要及时加以修正。

注: 这是内修的方法论,也是一个修行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是一个人如何具备“见”的能力,这是“见贤”和“见不贤”的前提先决条件。那必须是要学习,学习圣贤文化,学习为人处世的智慧。

我们如果不学习,就锻炼不出敏锐的体察能力,那样看一个人、一件事,就会只停留在外在的表象上,比如这个人的财富、地位等等。

但是我们学习了圣贤文化之后,就可以做到看内在,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生活富足,事业成功,社会地位比较高,又受人尊重,就可以看到许多内在的东西,比如他是如何奋斗、拼搏的?在关键的时刻,他是如何选择方向的?他是不是很智慧?是不是具有谦逊、坚韧的优良品格?他做事情的逻辑思维是怎样的?他取得成绩的重要条件都有哪些?我可以参考些什么?运用他的智慧我能否也取得那样的成绩等等?这就是内省和向人看齐的内在意义。当我们不断地观察、汲取这些优秀的因子,为己所用,不断地修正自己,提升自己的智慧,巩固自己“见贤和见不贤”的能力,那么生命就会走向一个良性的发展通道,自在和宽阔随之而来。

这就是“知者不惑”“智者不惑”的内涵意义。知道了、学到了圣贤文化的智慧,开发了自己本自具足的明明德,我们也自然就生出了为人处世的智慧,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就会不再迷惑,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关于“贤”和“不贤”。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这个世界上,可以供我们学习和感悟的点实在是太多了,就看你是否具备那一双慧眼。我们不一定只向贤德的人学习,任何人身上都有优点,就值得我们学习。一切的仁善的、正能量的、智慧的人和事,都是我们学习和看齐的榜样;反之,则都应该是我们引以为戒、内省而改的对象。

比如我们可以向小婴儿学习“至柔”的好处;向“水”学习“善利万物、处众人之所恶而几于道”的智慧;向竹子学习虚空的智慧;向松柏学习坚韧的品质等等。

道包罗万象,但不可表述。无论我们如何描述、解释,都只是道的一部分,都只是道的相和用。所以当我们不断地修行,就有了敏锐地体察万物的能力,就开了慧眼,就可以做到随时随处观察到万物的贤与不贤,可以修正自己,还可以帮助、指点他人修正自己,让每个人都找到最好的自己。

第三,正如上文,道至高无上,不可须臾离也,哪怕在一餐饭的短暂时间里也是要修行的。

甚至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树,看到下雪,看到匆忙的人群,或者突然看到某个人的不足时,都有可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和困惑。因为我们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所以见到贤德的人,贤德的事,见到别人的优点或者不贤时,都可以转化成解决我们问题的智慧。

保持思考、觉知、体察万物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个能力本身就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可以触类旁通。我们经常讲智者不惑,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困惑,即使当下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当我们有智慧,有体察万物的能力时,所有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所以修行要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要融入时时事事处处里,要虚心谨慎,要勇于修正,千雕万琢,才出美玉。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指询问的数量少,轻微的,委婉的。

志:这里指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劳:指操劳,劳心,忧心。

孔夫子说:我们侍奉父母,给父母提建议或者谏言时,要轻微委婉地讲。如果父母没有听从和采纳我们的意见,我们仍然要对他们保持恭敬尊重的态度,并且不违背他们。我们只是为他们而操心和忧虑,但并不会因此而产生抱怨和嗔恨之心和行为。

注:同下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不只是父母,我们和任何人交往,都要有良好的距离意识,这是一个君子的素养之一。我们劝谏任何人,领导、上司、同事、下属、朋友等,都要把握“只劳心不生怨”的原则。劝谏点到为止,不纠缠,不苛责,尽人事,听天命,这是一种社交的智慧。

正所谓“力不同科”,每个人的修为、资质、思维能力、所处的环境、生命的境遇等都是不同的,所以看问题的意见就会不一样,就连孔夫子都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力度,这也是一种智慧。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夫子说:父母尚在世时,做儿女的最好是不要远行的,应该守在父母的身边,侍奉、照顾父母,以尽孝道。即使因为一些原因必须要离家远行,那也应该时时向父母家人反馈、报告消息,以使父母安心。

注:此句有时代背景的局限性,古代交通不便,通信也不发达,生活节奏也慢,所以对于孝子有这样的条件可以理解。但是在地球村的今天不一样,即使远离父母千里之外,大家沟通消息也是十分的方便,回家也很方便,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但是这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还是要有内在的孝心,要对父母有发自内心的爱,那样即使相隔千里万里,只要沟通交流顺畅,父母依然能感受到子女的关爱,心里也是安稳的。

所以说,孝不孝的,不是距离这样的表象所能说明问题的。一些在父母身边,但是不上进、啃老、让父母七老八十的还在为他们操心和担忧的子女,也是不孝的。

同时,这句话也可以延展一下,我们在工作中,比如需要出差或者外出办事,是不是也应该对领导和上司有起码的尊重,及时报告自己的行踪和工作进展呢?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夫子说:父母辛苦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谋生的本事,一心一力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扶持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希望我们永不犯错、一生顺遂。那么当父母去世以后,至少在守丧的三年里,我们是应该心存敬畏之心,仍然谨守父母的教诲,坚持即成的发展路线不改变,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了。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知:知道,记住。

喜:欢喜,喜悦。

惧:担忧,恐惧。

孔夫子说:父母的年龄,在你的心里应该是有数的。一则要为父母的高寿而喜悦,为父母拜寿要喜悦;再则也为父母的衰老和健康而担忧、忧虑。

注:所谓的“孝”,一句话总结,无非是让父母安心。正所谓“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一个子女,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境遇里,富贵、贫穷里,更不拘泥于方式方法,你只要让你的父母感到安心,为你而骄傲自豪,那你就是孝。

我们通过学习圣贤文化,找到了生命的智慧,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抛却了形而下的烦恼和痛苦,懂得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那我们就应该用自己的方式,身体力行,劝诫、影响我们的父母,让他们的焦虑和困惑也能减少一点,让他们晚年有所乐,有所安,也是很孝顺的。

以上四则,都是讲孝,孔夫子讲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们把孝字破掉,就可以延展到生活方方面面、无处不在的仁。我们常讲情商,情商是什么呢?当我们内心有仁德时,当我们时时事事处处、做每一件事、讲每一句话都可以做到为别人着想,有益于别人的时候,当我们做事有分寸,做人矜与诚的时候,我们的情商自然就出现了,这就是仁的体现。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耻:羞耻。

逮:达到。

孔夫子说:古代的人,话语是不轻易说出口的。因为一旦说出口的话或者承诺,就一定要有诚信,一定要做到,否则就会感到很羞耻。

注:这是给我们自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道德标准,同时也是一个人内在仁德的表现。也是“言”“成”的“诚”,“人”“言”的“信”的一个生动的解释。

而小人则相反,会轻易许出承诺,甚至花言巧语、巧言令色,因为这些可以在当时取悦于人,但是这样的人迟早会诚信坍塌,遭到反噬。

《里仁》整篇都在讲仁德,但是我们学习不要只学“文字相”,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少过失呢?有的人少犯错是因为太在意自己,怕自己在领导面前失去信任,在朋友面前失去威严等等。但是君子不然,当我们的内在更有仁德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严格要求自己,少过失犯错,就是仁爱他人的表现,因为我们不忍当轻易许诺不能实现时给别人带来的失望、落寞、伤心、难过。发心完全不同,境界也天差地别。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约束,简约,适可而止。

孔夫子说:一个人如果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恬淡地过着简约质朴的生活,做任何事情懂的分寸和适可而止,那这样的人犯过失,是很鲜少、难得一见的。

注:“约”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实用,普遍存在。比如情绪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爱恨有度等等,比如教育孩子不能溺爱,不能贪图、沉迷于酒色财气的享乐中等,比如上文中讲的劝谏他人也要适可而止等等。

切忌遇事得意忘形、冲动而为、骄纵放肆等行为的发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切都在这个“约”中。有些话没必要说,以免招人反感;有些行为没必要做,要及时约束自己,以免自己躁动,也影响他人跟着躁动。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让自己适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凡事适可而止,要让“约”的概念长存在我们的心中,规范我们的生活和行为,规范我们的心念。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欲:想要,做到。

讷:谨慎、迟钝。

敏:迅速,周密。

孔夫子说:君子想要达到说话谨慎迟钝的样子,但是做事又周密迅捷。

注:一个人如果口才很好,能说会道,处处彰显自己,则往往会招人反感,如果这个人言过于实,吹牛的功夫远远高于自己的实际能力,那就更没朋友了。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非常多,比如爱唠叨的父母,一边做家务一边唠叨着自己有多辛苦,这就是出力不讨好的样子。比如一些单位和个人,喜欢一边做事,一边大力宣传,彰显自己,邀功请赏,实际上是不仁、不道德的表现,会给人德不配位的低级感。一些人虽然也把事情做了,但是一直在邀功,说自己多辛苦做了多少事情,也会让人反感。尤其是那些嘴里不停抱怨,不停以口才压制别人的人,更是让人反感。

所以我们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做事情非常的周密迅捷,同时嘴上没有太多的话,不邀功,不叨扰,这时别人就会觉得意外、惊喜和舒服。这样的人,做的事情往往会被领导和同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机来临,自然会有相应的回报。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孤:孤独,鼓励。

邻:邻居,有人亲近。

孔夫子说:一个人如果有仁德,就一定不会感到孤独,他的内心是丰盈的,也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亲近他。

注:正如“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仁德的人,一个处处施德,时时惦记着、践行者帮助他人、益于他人的人,自然会有许多受益人和志同道合的人围绕着他,靠近他。

同理,“德也不孤”“义也不孤”“爱也不孤”“善也不孤”“恶也不孤”“恨也不孤”,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同气相感”,也称为“吸引力法则”。

如果我们是一个有仁爱、善良的人,和我们在一起的人就会被我们影响、激发出来仁爱善良之心,也自会有同类被我们吸引到一起。所以我们说爱是互相的,好也是互相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做事总是伤害别人,损害别人,负面情绪,低能量等等,那么他的身边也会围绕着同类的人和同类的能量。

所以,我们给出去什么,就会引来什么做为呼应和回报。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圣贤文化,精修自己内在的仁德,让自己变得高级,高能量,阳光、温暖起来,那样我们就会沐浴在这样的能量场中,生命将进入自在美好的通道。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数:shuò,屡次。

子游,见前文《为政》篇二“子游问孝”一则,详见文后链接。

子游说:侍奉君主,如果我们屡次很迫切地劝谏,就会招致羞辱。和朋友相处,如果我们也是屡次且急迫地劝谏他,就会和朋友越来越疏远。

注:我们劝谏他人,应该耐心,点到,适可而止,把握时机,循循善诱,效果才具备说服力。如果一个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那也一定是缺乏智慧和仁德的。

其实君子何尝在意的是自己个人所受的那些辱或不辱呢?他们唯一的愿望,是多一些机会、多一些时间多做些好事,多帮助一些人,为这个社会多做一些贡献而已。至于自己的荣辱得失,早都不在计算之内了。这才是君子所追求的大仁大义、大善大德呀。


学圣贤文化,享自在人生!

朋友们好!我是青竹,一枚致力于国学研习并身体躬行的修行人和创业者,在头条记录并传播自己的悟道成果,希望给迷茫和焦虑的您以借鉴。

计划今年以内主要以解读《论语》为主,如果您喜欢我的作品,请点赞并关注我,我们一起修习、精进!!


相关链接:

《论语》新解之《八佾》篇三

《论语》新解之《为政》篇二

《论语》新解之《学而》篇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