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

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1)

原文:“很奇怪,南昌方面传来消息,说蒋介石、张静江诸位先生的意见,颇不以湖南农民的举动为然。湖南的右派领袖刘嶽峙辈,与蒋、张诸公一个意见,都说:‘这简直是赤化了!’我想,这一点子赤化若没有时,还成个什么国民革命!咀里天天说‘唤起民众’,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出处:相传楚国沈诸梁(字子高,在叶地作官,故称叶公)很喜欢龙,他在屋子里的梁、柱、门、窗上都雕刻了龙的图案,在墙上也画了龙的形象。天上的真龙知道后,就下降到叶公家中,龙头从窗口伸进去,龙尾拖到堂屋里。叶公发现真龙来了,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目瞪口呆。可见叶公喜欢的并不是真龙,而是假龙。后来这个故事被汉代刘向记入他所著的《新序》中:“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浅解: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者,打着革命的旗号,披着革命的外衣,当革命高潮还未到来的时候,他们口里也天天喊革命;但当革命一旦真正来临,他们就吓得魂飞魄散,加以指责和反对。毛主席在文中用“叶公好龙"这个典故,形象深刻地揭露了他们这种伪装革命、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实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