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

2010年,一群自称是中国人后裔的印第安人,从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出发,不借助任何先进科技,仅凭一艘木船,以大海为道,以气流做帆,以鱼虾为食,在碧海茫波中飘荡了四个月时间,历经五万里行程,终于踏上了他们心里面祖先的故土——中国。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1)

他们在福建沿海海滩登陆,激动地喊道:“我们回家了。”这一声呐喊动容了在场的百姓,他们听不懂对方的话,但看得见他们激扬兴奋的神情,看着这一群来自异国他乡的“同胞”,在场的人无不百感交集。

那么远在大洋彼岸的印第安人和中国人之间是否有血缘上的联系呢?印第安人是否是中华民族流落海外的同胞?

印第安人和中国人的相似性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2)

关于印第安人是华夏后裔的说法由来已久。美国康州印第安人部落的一位女酋长甚至公开表示他们是中国人的后代,白种人是我们的敌人。因为这是祖母告诉他们的,祖母的祖母也这么说,代代相传。被如此教导的每一代印第安人都对此深信不疑。

首先明确一下印第安人这个概念,印第安人,是指除了因纽特人以外的全体美洲原住民,是一个统称,并非特指某一个民族或者群体。他们分布在美洲不同的国家,语言也多达上百种。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3)

印第安人在外貌上和中国人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都是黄种人,黑发黑眸,有着铲型门牙。他们还有一个白色和黑色人种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刚出生的婴儿臀部上有青色胎记。从这些方面来看,未经混血的印第安人在长相上和中国人别无二致。

除了外貌方面的相似,我们也能从一些语言现象中发现共通之处。墨西哥有个地区叫瓦哈卡,那里居住的印第安人的语言里“我”、“你”、“他”的发音,非常接近中国古代的发音。另外一些墨西哥地区,把汉语的“花”读作“发”,也是非常接近的。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4)

另外,印第安文化中也能找到中国文化的影子,我们在印第安人的传说中,能找到天狗食日这样的故事,能找到类似的洪水故事,也能瞥见灵台文化、丘墩文化、玉石陪葬风俗。这样的故事和风俗,纵观世界文化,除了受中国文化辐射的东亚地区,其他地方是很难找到的,而在万里之外的美洲居然能存在,除了迁徙带过去的实在很难找到其他的理由。此外,我们都知道中国民间有喝童子尿治病的偏方,也有吃蝌蚪来去火的做法,这些也能在印第安人的日常中找到,实在令人称奇。

世界各国的学者在发现这些事实后,也都感到匪夷所思,人们不禁疑问,难道印第安人真是中国人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如果是同胞,古代的这帮兄弟姐妹们又是如何越过高山大洋,远渡他方?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5)

两种假说

对此,学术界已经提出过多种观点,主要的假说有两种,分别是“白令海峡迁徙说”和“殷人东渡美洲”。

“白令海峡迁徙说”最早由法国传教士阿科斯塔在1590年提出,阿科斯塔认为,印第安人是从亚洲经过白令海峡迁徙到美洲的,所以今天的印第安人是亚洲人的后裔,这一说法被当时的欧洲人广为接受。这样一来,对于印第安人的祖宗问题就接踵而至了,有的人说是巴基斯坦人,有的人说是蒙古人,有的人说是古埃及人,还有人说是印度人……自然也有人说中国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6)

对于这一观点的实物依据,是由一个叫做查尔斯·阿伯特的医生发现的。1872年,他发现在特拉华峡谷的农场中,有许多石斧和石箭,这些石斧和石箭看起来年代久远,不像是今人的作品,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哈佛大学的一位地质学家,从地质学家口里得到,特拉华峡谷的碎石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这些石斧和石箭的年代 ,至少在万年以上。凭借这个信息,查尔斯·阿伯特认为,石箭和石斧能证明,一万年前已经有人生活在美洲了,而这些人最有可能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除了“白令海峡迁徙说”之外,另一种说法是“殷人东渡美洲”。支持这一说法的学者包括英国学者梅德赫斯特和中国学者许辉进等人。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7)

梅得赫拉特是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这一假说的学者。梅得赫拉特是个翻译家,他翻译了中国古典文献《尚书》,在这一过程中,他提出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商纣王及其党羽可能越海出逃,在海上遇到大风,被吹到了美洲。

旅居美国的中国学者许辉进提出,“三监之乱”后殷人逃至美洲,可说是“殷人东渡美洲”二号版本。那么什么是“三监之乱”呢?这事要从武王伐纣胜利后说起,根据当时“灭国不绝祀”的传统,武王没有对商朝后人赶尽杀绝,他保留了商的祭祀,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在殷商故地。但是前朝余孽总得防着啊,于是武王派了自己的三个弟弟驻守在商地附近监察武庚,防止其叛乱,这三个弟弟分别叫管叔、蔡叔、霍叔,称为“三监”。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8)

武王去世后,他年幼的儿子周成王继承王位,武王的另一个弟弟周公旦辅佐,此时的成王年纪尚小不足以亲政,作为“顾命大臣”的周公旦便手握大权。这就让一旁的管叔看不过去了,管叔心想自己是武王最大的弟弟,要辅政也该是我管叔,哪轮到你周公旦呢?管叔认为一定是周公旦串改了武王遗诏,加上周公旦又改革礼制,对封王的权力进行了限制,引得管叔更加不满。此时武庚也想着推翻周王室,复兴商朝,于是两个人就合计上了,且串联了蔡叔、霍叔等人,同时起兵反周,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旦一看这还得了,亲自挥兵一路东征直入叛军领地,一顿操作猛如虎,打得叛军屁滚尿流。叛乱的主谋管叔和武庚被处以极刑,蔡叔被放逐,霍叔被贬为庶民。许辉进认为,“三监之乱”后殷商和东夷剩下的人逃离了殷地,飘扬过海来到了美洲。

后来的考古发现,给“殷人东渡美洲”的说法提供了比较有力的证据。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9)

目前发现的美洲最早的文明叫做“奥尔梅克文明”,发生在墨西哥的韦拉克鲁斯州和塔瓦斯科州,时间为公元前三世纪至十二世纪。这一文明有着明显的殷商烙印,时间也对得上,有较强的说服力。

在“奥尔梅克文明”的某处遗址,曾经出土过一批雕像,雕像的面孔是典型的中国人,奇怪的是,他们都有着长长的头,头上长着稀疏的头发。中国的古书《晏子春秋》曾经说过:“汤,长头而寡发。”意思是汤这个人啊,头很长,头发很少,汤,指的是商汤,是商朝的开国之君。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10)

在墨西哥的拉文塔,有一处土墩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美洲最早的祭祀场所,这个遗址的构造和内容跟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殷人“封禅”毫无差别,年代也是吻合的。

1953年,还是在“奥尔梅克文明”遗址,来自美国的考古学家发现了6片玉圭和16尊塑像,玉圭上的文字已经失传,但是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被破译了出来。这些文字的内容让人大吃一惊。

其中一块刻的有“妣辛”,这也是个人名,其曾祖父是“三皇五帝”之一的黄帝,妣辛同样也是殷商人的先祖之一。还有一块刻的有“十二示土”,土即社,“十二示社”指的是殷商人的一种祭祀制度。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11)

除此以外,美洲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字,截止到今天,已经有59次的发现。中国著名水运史专家房仲甫先生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潜心的研究,他认为美洲文化和中国文化至少有七个明显的相似之处:土墩、雕像、饕餮纹、祖石、虎神崇拜、“四合院”式的建筑物以及与甲骨文相近的文字。

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美洲文化深受殷商文化影响,甚至可能直接来自于殷商。而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也就是印第安人,极有可能就是数千年前从殷商迁徙过来的中国人。也许他们穿过了结冰的白令海峡,也许乘着木筏海风刮到了美洲。然后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把血脉传播到美洲的每一块土地。

美洲部落印第安人(美国印第安女酋长)(12)

不过,时间过去了几千年,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已经很难探究清楚,加上人类历史上的移民不知道多少次,其间殷商人也罢,印第安人也罢,不知经过了多少混血,其基因序列恐怕已经和数千年前的祖先有了或多或少的差异。只是这种留恋故土的情怀,在遥远的美洲被继承了下来,成为代代相传的乡愁。

结语

一百多年前,以“公车上书”闻名在外的康有为在美洲见到了一处印第安遗迹,年代有两千多年了,其中有几十栋石屋,虽然说大部分已经坍塌,但仍然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建筑的斧凿之迹。康有为缓缓吟了一句诗:“遗民似是自华来。”康有为接着到了墨西哥、秘鲁,他神奇地发现,这些地方废弃的殿堂的器物,跟中国的几无差别。而当地黑发黑眸的人见到他,仿佛见到亲人一般,热情招待,当成手足。他生起无穷的感慨:“南北美洲,皆吾种旧地。”

一百年后仍然有人应和着他的感慨,他们从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小岛漂洋过海而来,黄色的脸黑色的瞳,他们说:“我们的祖先来自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