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生产厂家(建设行业科技成果展示)

栏目导语

为引导城镇水务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针对“十三五”期间完成的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项目和推广项目进行了梳理,筛选编辑出版了《“十三五”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推广项目优选集(三)-城镇水务》,为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批先进成熟,经济实用,效益显著的技术产品。为方便有关单位及时了解有关内容,本栏目将陆续刊登相关技术产品信息,供大家学习交流。

压控式水力联动无负压全变频供水设备

评估证书编号:建科评[2018]054号

推广证书编号:2018083

一、技术说明

压控式水力联动无负压全变频供水设备由加压泵组、水箱、压力与流量监测传感器、压控式水力联动调节器、控制柜等部分组成。压控式水力联动调节器由可调节压力进水装置、微阻单向进水阀、排气阀、补气阀和不锈钢水罐等组成,连接市政管道与水箱,当市政管网水量充足时,设备利用市政供水压力叠压供水;当管网供水量小于用户所需时,调节器连接水箱的微阻单向阀打开,利用水箱补充供水,并避免负压产生。

该设备采用压控式水力联动无吸程调节器,取代稳流罐或真空抑制器等机电联动装置,双水源联动,并能防止管网负压产生,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运行可靠,制造成本低等特点。

该设备采用分区控制技术,依据供水服务区实际用水量变化规律,将小区供水量由最大供水量到最小供水量,按流量进行流量分区,合理配置水泵机组;水泵采用全变频控制方式,以流量控制为主,压力控制为辅,通过全变频控制,在满足用户流量、压力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降耗。

执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40—2010)、《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 58—2009)、《压控式水力联动无负压全变频供水设》(Q/371402SKY-002—2018)、《箱式叠压供水设备》(GB/T 24603—2016)。

陕西变频无负压供水设备生产厂家(建设行业科技成果展示)(1)

图1 供水设备结构图

二、主要性能指标

流量≤1 000 m³/h;

压力≤2.0 MPa;

压力调节精度<0.01 MPa;

环境温度为4~40 ℃;

相对湿度不大于90%(20 ℃),无凝露;

供电电源,三相五线,380 V(±10%),50 Hz(±0.05);

应用海拔高度≤1 000 m。

三、适用范围及应用条件

适用于市政管网供水量充足、水压不达标地区管网加压供水。

四、施工安装要点

1、安装时管路附加外力不允许加在泵上,以免使泵变形,影响正常运行。

2、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泵体流产内有无硬质物,以免运行时损坏叶轮和泵体。

3、拧紧地脚螺栓,以免起动时振动对泵性能产生影响。

4、在泵的进、出口管路上安装调节阀,在泵出口附近安装压力表,以控制泵在额定工况内运行,确保泵的正常使用。

5、排出管路如装逆止阀应装在闸阀的外面。

6、泵的安装方式分为硬性联接安装和柔性联接安装。

7、设备安装高程不受市政管网影响,其中压控式水力联动无负压全变频供水设备(箱式)安装保证水箱出水口高程与压控导流装置进水口高程的设计要求。

五、已应用情况

已在山东省的合肥、济南、德州等地区投入使用,运行安全可靠、节能效果显著,自动化程度高,远程监控运行稳定,用户反映良好。

六、成果单位

完成单位:山东科源供排水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与推广项目评审工作简介

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工作严格遵循科学、严谨、公平、公正原则,聘请建设行业相关领域专家,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针对企事业单位自主完成以及国外引进技术或产品等科技成果的技术先进性、创新性,技术重现性、成熟程度,成果适用性、可行性,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等做出评价,以及对成果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协助成果持有单位进一步完善成果,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评审工作由建设行业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遴选符合建设行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成熟,安全、可靠、实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等列为推广项目,促进先进技术产品规模化推广应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010-58934271、58933150、58934358、5893424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简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简称“中心”)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科研型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推广和性能认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技术交流与培训等工作,以及主办广厦奖,承办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组织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

排版:马骏驰

校对:万梓薇

本报道由净水技术整理报道,转载请联系lx@jsjs.net.cn。未经允许的侵权行为我社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