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现状最新消息(那一年窦唯如日中天)
1993年9月24日北京时间2时30分,萨马兰奇在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上宣布悉尼获得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以2票之差落选。
与举办资格擦肩而过,台下的申奥代表团的表情都凝固了,一脸的沉重和不可置信。
七八十年代,中国体育开始逐渐苏醒,兵乓外交,参加亚运会,重返奥运……
而到了90年代,人们不仅仅是将体育看作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更多地是尊崇公正、平等的竞争精神。
体育事业也一直是当时重要的外交方式和展示国力的主要平台,申办奥运会是当时做出的一个重大挑战。
那一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仅仅是物质,体育、文化事业也逐渐走向繁荣,人们的业余生活开始丰富起来。
当时的大陆审美流行都深受港台影响,年轻的女孩子们接触了新鲜的事物,开始有了对美的追求。烫卷发、纹眼线都是那时的流行趋势。
那一年有钱的象征就是开着桑塔纳,拿着大哥大。
那个时候,中国是个巨大的潜力市场,众多外国企业都来到中国投资。
桑塔纳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海外汽车。1992年桑塔纳旅行版推出,一时风靡全国,这也是当年警车的经典造型。
那一年,摩托罗拉还没有被联想收购,它作为无线电行业的领导者,见证了整个手机的发展史。
摩托罗拉发明的大哥大传入我国之后,中国正式进入了移动通讯时代。
那一年中国的小孩有了新的乐趣——去吃麦当劳。
当时麦当劳很稀有,只在北京、广州和深圳开了三家,价格也不便宜。
但生意特别火爆,餐厅里经常要排很长的队,家里不太困难的都想着来吃一次这个从来没见过的“洋快餐”。
那是一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很多人在改革浪潮下蠢蠢欲动,能把握住机会的都成功了。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大陆和港台的音乐、影视和各种文艺事业都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那一年,是中国摇滚最辉煌的一段日子。
虽然大家的日子都在慢慢变好,但这个社会也不复原来的单纯朴素,而他们是内心最干净的一帮人,他们的内心总是涌动着愤怒,对社会、对自己、对一切虚伪的人。
一切的不屑和批判都在他们的音乐中。
那一年,“魔岩三杰”还没有凑齐。
张楚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离开黑豹乐队的窦唯,在1992年又解散了做梦乐队,现在开始一个人筹备新专辑。
后来,他给这张专辑命名为《黑梦》。
那一年,何勇还是那么的“刚”。
大地唱片不给他出唱片,他拎着刀就冲进了公司,吓坏一帮香港人。
那一年,许巍还没有去到北京。
他召集了西安所有最优秀的乐手,组成飞乐队,这是他摇滚梦的开始。
那一年,唐朝乐队发行了第一张专辑《梦回唐朝》,震惊了整个摇滚圈。
那一年的北京,从楼上扔个瓶子下去,砸到的可能就是个玩乐队的。
指南针、超载依然活跃在摇滚圈的舞台。
而那一年,“摇滚教父”崔健开始尝试电影。
他和张元合作拍摄了实验性影片《北京杂种》,电影记录了那个摇滚年代。
那时候臧天朔也参与了这部影片的拍摄,他是名副其实的北京摇滚代表人物。
那一年,红星生产社是先锋音乐的一杆旗帜。
郑钧被人挖掘与红星生产社签约。
红星邀请了众多音乐人为他制作第一张专辑《赤裸裸》。
那一年,高晓松已经从清华大学退学。
当年同寝室上铺的兄弟钟卫东毕业前给他打了个电话,接完电话后他跑进厕所,出来就写了一首歌曲《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老狼和高晓松总是形影不离的。
做音乐、组乐队都是高晓松带着老狼。
那一年,他们的乐队解散后老狼签约大地唱片,还唱高晓松的歌。
这么精彩的一年,朴树还在首都师范念大学。
但他每日就在宿舍弹琴与发呆,第二年就申请了退学。
那一年,大陆在摇滚,流行音乐市场基本被港台音乐占据。
李宗盛和林忆莲一起为《霸王别姬》唱了主题曲《当爱已成往事》。
许志安和郑秀文合唱了《其实你心里有没有我》。
32岁的叶倩文在与林子祥合作完《选择》之后,两人相恋了。
那一年,香港有四个年轻歌手被叫做“四大天王”。
刘德华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第一场在港个人演唱会。
张学友把“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唱遍整个华语地区。
这张唱片年度总销量在500万左右,他的歌唱事业达到巅峰。
中国内地及港台地区最流行最经典的一种发型叫做“郭富城头”。
黎明还在兢兢业业做一个歌手,发行了他的粤语专辑《夏日倾情》。
那一年,周华健被叫做“第五天王”。
他凭借专辑《让我欢喜让我忧》,获得金曲奖年度最佳国语歌曲演唱人奖。
那一年,小帅虎陈志朋退伍归队,阔别舞台2年的小虎队终于重聚。
他们发行复合纪念专辑《星光依旧灿烂》并举办了记者发布会和“星光依旧灿烂”歌友会。
那一年,费玉清开始和张菲一起主持台视周六晚间综艺节目《龙兄虎弟》。
他开始在这个节目里放飞自我。
那一年,势头正盛的齐秦暂时退居幕后。
为寻求灵感突破,远赴新疆寻找音乐新元素。
那一年,罗大佑是台湾乐坛绝对的天王。
为众多电影制作的主题曲传遍两岸各地。
那一年,张雨生做音乐大火之后,4月又跨界出演了自己首部舞台剧《淡水小镇》,扮演陈少威。6月他发行了个人第五张专辑《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那一年,郑智化继《水手》之后,一首《星星点灯》又成为全民传唱的大热歌曲。
那一年,王菲还叫做王靖雯,她首次尝试了歌词创作,写了那首《执迷不悔》。
后来她第一次在媒体面前承认了与窦唯的恋情。
那一年,周传雄还叫做小刚,没留胡子,依旧是那么的清秀干净。
他发行了自己的第五张专辑《陪着我一直到世界的尽头》。
那一年,李克勤的事业稍显低迷。
但他凭借《红日》和《回首》重新成为香港乐坛的大热歌手。
那一年,还没有“左麟右李”。
谭咏麟的音乐成就和作品销量比起李克勤都要高很多。
那一年,王杰无论是事业爱情还是自己本身的嗓音都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连唱十几首高音毫不费力。
他凭借92年发行的《英雄泪》及《All by himself》两张专辑拿下多项大奖,并与妻子莫绮雯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那一年,黄家驹在日本参与某综艺节目期间意外受伤,留医六天后不幸逝世。
一颗巨星就此陨落,这也似乎成为了一个信号,为之后香港乐坛的衰败埋下伏笔。
那一年,港台除了流行音乐,他们的影视文化也发展在大陆之前。
众多优秀的港台电影传入大陆,甚至红遍日韩。
王祖贤、张国荣、周润发是整个亚洲的偶像。
那一年,徐克导演的《青蛇》上映。
王祖贤和张曼玉饰演的白蛇青蛇形象成为无法超越的荧幕经典。
那一年,已经31岁的关之琳全程素颜演完了《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里的十三姨。
受金庸、古龙的影响,香港电影有了大量武侠小说改编作品。
同时,在当时的环境下,导演们也在作品里传达自己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那一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上映。
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最后自刎于台上是所有观众心中的痛。
那一年,梅艳芳开完“告别演唱会”后暂别舞台。
但她依然是《东方三侠》里惩奸除恶的“女飞侠”。
那一年香港喜剧势头正盛,广受观众欢迎。
梁朝伟在《东成西就》里突破形象,演了个倒霉鬼欧阳锋。
那一年,成龙已经是炙手可热的功夫巨星,已经开始打入好莱坞市场。
动作喜剧一直是他最擅长的电影类型。
在《狮王争霸》后,李连杰片酬在香港飚升至1600万港元,仅次成龙成为全港第二。
他又接连拍摄了《方世玉》《方世玉续集》, 均大获成功。
周星驰凭借《唐伯虎点秋香》连续第四次拿到香港年度票房冠军。
他不再是个龙套,而是名副其实的“喜剧之王”。
那一年,朱茵因为《逃学威龙2》与周星驰相识,两人陷入爱情。
那一年,林青霞38岁,反串出演了东方不败。
上映仅一月,票房便累计超过3400万港元,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武侠片之一。
如果说香港最繁荣的是电影产业,台湾则是电视剧行业发展迅速。
那一年,是台湾琼瑶剧霸屏的一年。
《梅花三弄》三部曲:《梅花烙》、《水云间》、《鬼丈夫》,狗血的剧情赚足了观众眼泪。
《梅花烙》剧照
那一年,包青天的形象第一次登上电视荧幕。
此后出现了无数部“新包青天”、“少年包青天”,但第一版永远是难忘的经典。
那一年,中国大陆港台联合拍摄的一部“融合音乐歌舞戏曲元素”的古装神话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上映了。
此后二十年,陪伴了无数人的夏天。
那一年,国内出现了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
透过北京一个六口之家的生活,展现了那个年代生活的画面。
那一年,很多人都有一个移民美国的梦。
郑晓龙和冯小刚执导的《北京人在纽约》是当时第一部境外拍摄的剧。
主演是姜文和王姬。
那一年,电影市场还是第五代导演的天下。后来拍出《南京!南京!》的陆川才刚刚大学毕业,进入军队服务;《疯狂的xx》系列导演宁浩还正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
那一年,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分别在香港和日本上映。
那一年,陈凯歌《霸王别姬》获华语影坛第一座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摘得金棕榈。
但年轻的一代总是成长得很快,第六代的导演们也开始崭露头角。
张元为崔健拍摄的音乐录像片《一块红布》在美国三藩市电影节上夺得了金门特别奖。
那一年,王小帅独立制片编剧导演处女作影片《冬春的日子》。
奠定了后期《地久天长》的电影风格。
如果说导演将所有的思考和想法都通过镜头表现出来,那文字就是作家们最有力的武器。
受这个时代影响最深的就是这帮知识分子。
那一年,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出版了。
莫言的《红高粱》英译本在欧美出版,引起热烈回响。
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为“1993年全球最佳小说”。
贾平凹创作了他人生中最受争议也流传最广的作品——《废都》
那一年,女权先锋李银河已经在研究中国的男同性恋群体。
她的思想和理论研究总是那么超前,这也让她饱受争议。
王小波正在家写作他一生最有名的作品《黄金时代》。
家里的吃穿用度全都依靠李银河。
那一年,被评为“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位作家”中有一位一直生活在轮椅上,他叫做史铁生。
余秋雨创作的的《文化苦旅》成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散文集之一。
那一年,陈忠实正在创作《白鹿原》。
这部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历时六年写完,此时已经到了尾声。
那一年,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一套的《王朔文集》,开创在世作家出文集潮流之先河。
应王朔的要求,出版社对这套书实行版税付酬制。这是中国大陆文革后第一次实行版税付酬。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一年,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顾城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用斧头砍妻子谢烨。
顾城在崩溃之中仓促留下四封遗书,随即上吊于树上自杀。
他,再也看不见光明。
但比起读文学作品,当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人民群众还是更偏向于将看电视作为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
那一年,还是会全家守在电视前看春晚的时代。
那时候春晚主持人只有三个。
那一年,蔡明和郭达在春晚舞台上表演了经典小品《黄土坡》。
“儿子叫黄土坡,爸爸叫黄金发,爷爷叫黄河水”。
那时候,随手抓到的都是机遇。
所有人处在改革开放风口,国外的企业运营模式照搬进国内就能赚钱。
那一年,马云正在进行第一次创业。
他创立了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但为了生存下去,他公司还卖鲜花、礼品和医药。
马化腾刚从深圳大学毕业,进入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做编程工程师。
丁磊从电子科技大学正式毕业,回到家乡,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
刘强东还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
万科成为众多房地产公司中最早完成股份化、完成上市的公司。
任正非孤注一掷投入研发的设备终于成功。
其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二,为华为占领了市场。
那一年,俞敏洪辞掉培训学校的工作,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雷军加盟了金山公司,出任北京开发部经理。
90年代,是一个蓄势、沉淀的年代。
现在的商业大鳄们在那时只是一个学生、上班族,或刚刚开始他们的创业。
但过不了几年,他们纷纷看准机遇,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
是时代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也牢牢抓住了机遇。
90年代一天一夜也说不完,总体来说它是一个模仿和崇拜的年代。
台湾、香港还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远超大陆。
国门洞开之后,欧美的思想文化也传入我国。
那个时候,大陆居民有着很强的崇拜港台、欧美的思想。
服饰审美、影视作品、音乐都深受他们的影响,甚至纷纷模仿,成为大陆的潮流。
90年代,是一个从压抑到释放的年代。
大陆人的思想开始解放,受到国外摇滚音乐的影响,那些摇滚人终于给自己压抑的情绪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将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国内摇滚音乐迎来了鼎盛时期。
而那时的港台流行音乐因为资本则更多以市场为导向。
这种对于社会的反思不仅仅体现在当时的摇滚乐中,那时的电影和文学作品也都体现了这一点,因此也遭到了很多封禁。
90年代,没有千禧年的富足,但也比80年代有了更多色彩。
那个年代的人,接触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对一切抱有纯真美好的想象。
所有人都卯足力气想让自己的生活、整个社会都变得更好。
那个年代,资本、商业、赚钱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脑海中,但他们依旧质朴勤劳。
只要踏实肯干,生活就能变好。
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也充满信念。
九十年代,是一个有理想、敢拼搏、五彩缤纷的年代。
九十年代,也是所有理想主义者最后的容身之所,不久之后他们就将被现实冲击得七零八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