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陈秦梦丁日昌(不该因陈秦梦老师才见识你的好)

不该以这种方式才见识你的好,潮剧《袁崇焕》,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潮剧陈秦梦丁日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潮剧陈秦梦丁日昌(不该因陈秦梦老师才见识你的好)

潮剧陈秦梦丁日昌

不该以这种方式才见识你的好,潮剧《袁崇焕》。

以前有位朋友说,潮剧《袁崇焕》的唱词写得好。“好词《刘明珠》,好曲《告亲夫》”倒是听说过,说《袁崇焕》的词好的,是第一遭。

知道袁崇焕这个人,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方式获得的了,因为小时候读过金庸的《碧血剑》,主人公叫袁承志,就说是袁崇焕的儿子。我还怀疑是这本小说对我的“科普”,但又有疑惑,因为读这本小说时,又是知道了袁崇焕这个人的。

前几天,陈老先生秦梦老师大去,就找了他主演的《袁崇焕》来看,这是我第一次看这部戏,该戏名倒是经常听过。袁崇焕在我这里是一个有点尴尬的存在,因为他是大英雄,但又死得惨,远不是本剧中那样死得浪漫。大英雄死得惨,都是我不忍卒读的对象,正如金庸的另一部小说《天龙八部》中萧峰之死一样,可以看萧峰的“向来痴,从此醉。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剧饮千杯男儿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昔时因。今日意。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万千人吾往矣。”但不可看他“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

潮剧《袁崇焕》第一场是袁崇焕“践约筑室罗浮山”,说袁崇焕被除职回老家东莞,在罗浮山要寻一处建筑隐居,这一折里的唱词确实就惊艳了我,使人要去寻找他的剧作者是谁,记住了:陈英飞杨秀雁。

比如:崇焕原有山水癖,今识罗浮爱尤深。我恋北国雄关千里雪,也贪岭南景物四时新。

——这都可以给罗浮山做广告了。比软广硬广都强。

在这句唱词里,袁崇焕是将北国与岭南并举,就是不分轻重。但是,对了,我曾一度对袁崇焕这个人物的塑造,以为一出场就是巅峰,人物没有更高发展的可能,现在提起这句唱词,就想到袁崇焕这种巅峰人物,还可以更高,这就是剧本的厉害了。

现在袁崇焕是北国与岭南并列,但是到最后呢,罗浮山道长追随他到北京一同赴死,他说道:“袁大人乃至仁至勇之奇男子,贫道能伴他于黄泉碧落,实有余荣。”当他说死后就可以和袁崇焕回罗浮山了,袁崇焕却说:“袁某愿永生永世枕戈于国门。”有这种景仰,所以,罗浮山道长也就没有坚持,还愿和他前往。

这时候的袁崇焕,已经不局限于北国岭南之并列了,他有一个包含于此两者的更大存在,就是一个“国”,所以为了这个国,当苏女质疑他为什么还要保护这个杀他的皇帝的国时,袁崇焕说“江山不属谁己有”,他爱的是国,而不是这个皇帝的国。

刘向《说苑》载,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人君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这段话中所说的“天”,可与袁崇焕所说的“国”对照。国,不是某一个人(皇帝)的国,更不能说这个人(皇帝)不怎么样,我就不爱这个国了。爱国,爱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福祉,他们幸福我就幸福——这样的人,不会因为自己受了“迫害”,就“冲天一怒为红颜”什么的。

这部潮剧《袁崇焕》真是一部罕有的佳作,可能正是因为那一股凛然的正气在,创作人员也幅射出一腔热忱来,于是连唱词都变得格外动人。

潮剧《袁崇焕》首演于1982年广东潮剧院二团,上世纪八十年代潮剧创作人员已经达到这种创作高度了,而且完全不用现在常被诟病的一些表演方法,现在观看此剧依然不感到它落后时代,真是难得!这可能也是剧本的力量,一剧之本质量高了,就不必其他热闹手段来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