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修辞格格式(对联的修辞手法)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蕴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其修辞手法主要有如下几类

(1)比喻

指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

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比喻又具体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如

两崖如剑立;一江似瀑悬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严父肩挑日月慈母手转乾坤。

(2)比拟

根据需要,把物拟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来描写。物拟人称为拟人,人拟物称为拟物。如:

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想衣裳花想容。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浓雾阴沉重庆道;大星陨落黑茶山。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3)夸张

故意扩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形貌,使其本质特征更为明显。细分为扩大和缩小。如:

万里烟云朝雪界;九天龙象护径窗,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国祚不长,八十多天袁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

对联修辞格格式(对联的修辞手法)(1)

(4)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短语组合在一起,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人。如

世虑顿消除,到绝胜地,心旷神怡,说什么名,说什么利,说什么文章声价?放开眼界,赏不尽溪边明月,栏外清风,院里疏钟,堤前斜阳;湖山凭管领,当极乐时,狂歌烂醉,这便是福,这便是慧,这便是山水因缘,涤净胸襟,羸得些萧寺呜钟,遥天返棹,平沙落雁,远浦惊鸿;

为祖国抛赤胆忠心:参政务、察民情、驱彩笔、著雄文,毕其生劳绩卓著,万众共长征,看大地回春,虎跃龙腾,正有待高歌猛进;

论私谊是良师益友:律已严、待人宽、治学勤、任事勇,数十年启迪殊多,一朝成永诀,对满梁落月,抚今感旧,焉能不意恸神伤?

(5)对比

把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进行比

较。如:

昔日茅棚随流水;今朝瓦屋伴高山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

(6)双关

使一个词或句子同时表达两种意思,一种是表面的,一种是

隐藏的。如: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对联修辞格格式(对联的修辞手法)(2)

(7)衬托

把两种事物放在一起,以其中一种事物衬托另一种事

物。如

春秋多佳日;林园无俗情。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8)反复

为了强调某一意思,同一词组或短语反复出现。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崩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赤化、赤化,有些学者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9)设问

为了引起人们的思考,对联中先设疑问,再解答或不答,让

读者自己去思考。如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池中莲苞握红拳,打谁?岸上麻叶仲绿掌,要啥?好消息几时来?二月杏花八月桂实功夫何处下?三更灯火五更鸡。

对联修辞格格式(对联的修辞手法)(3)

(10)反诘

为了强调某一观点,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义。

反诘是无疑而问,无须回答。如:

除却诗书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11)顶针

顶针指对联中每一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和下一句中的第一个字

相同。如:

水上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妆谁象谁,谁妆谁,谁即象谁。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兔生毫,毫作笔,写就锦绣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