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皇帝们和仙丹有着什么神秘传说)

秦始皇:徐福,我在骊山等你回来!

秦始皇嬴政是个闲不住的人,他不跟万历一样天天呆在宫里,却喜欢到处巡游,视察工作,特别是原先秦国以外的地区。封禅泰山之后,他登临渤海,眺望远方,目光所及之处,好似有无数山川、人物,惊讶不已。见有机会,徐福便上书说海外其实有蓬莱等几座仙山,其中居住着神仙,希望秦始皇能够赞助自己出海,求仙问药,帮您老人家长生不老。秦始皇听后两眼放光,立马砸钱,选派童男童女,跟徐福出海,最终一行总共数千人,规模非常庞大。对于徐福的这次远行,嬴政予以厚望,一连等了徐福好几个月,就盼着哪天能传来好消息。孰料徐福这一去,杳无音讯,秦始皇实在是等不住,怏怏不乐地走了

兵马俑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皇帝们和仙丹有着什么神秘传说)(1)

一晃九年过去,秦始皇又来到了琅琊,马上传召徐福,想问问仙药的进展情况,这么多年了!你总该回来了吧。一看,徐福果然在,只是烧了很多钱,连仙药的影子都没看到,徐福无奈编造谎言:“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不是我不愿意做,实在是那条该死的大鲛鱼太碍事。秦始皇听后觉得有道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最终还真射杀了一条大鱼,这回没借口了吧,始皇帝再次派徐福出海,并带上童男童女、工匠、种子等。徐福知道自己不能再回来了,皇帝不会放过他的,之后便好似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了。他走后没多久,秦始皇驾崩在沙丘,秦朝也很快灭亡。有记载说徐福是去某个平原广泽称王了,具体的地点可能是日本、韩国、台湾甚至美洲等,至今日本有几十座后人附会的“徐福墓”,不过这只是一场推测,难以验证。总之,不管徐福去向如何,秦始皇都是被诈骗了,什么都没捞到。

汉武帝:黄花菜都凉了,神仙怎么还不出现?

汉武帝刘彻对神仙的痴迷不亚于秦始皇,他也狂热的求仙,企盼能得到长生不老药,正因为如此,他幸运地成为了骗子集中忽悠的对象。齐地有个叫少翁的江湖骗子,自称已经两百多岁,能够使人起死回生,他建议汉武帝建造甘泉宫祭阁、祭室,描绘神像,宫中一切器物都要包装的像神仙的东西,如此,神仙才会下凡跟武帝交流,汉武帝照办了,可等了一年,没什么动静;为了打消刘彻的疑虑,少翁拉了头牛来,说牛肚子里有天书,杀了以后,还真有,只是笔迹出卖了他,看看那鬼字,明显是少翁写的,武帝大怒,处死不在话下。

没多久,汉武帝又结识了少翁的同学栾大,相比之下,栾大吹牛的本事也不赖,他说他经常来往于海外各仙岛,见过那些只有传说中才听得到的神仙,只要肯给钱,栾大保证能够解决黄金、黄河绝口、长生不老等问题。汉武帝相信了,马上封栾大为五利将军、乐通侯,赐食邑两千户、尚公主,几乎一夜暴富,天下百姓目瞪口呆,各地方士蠢蠢欲动,争相要帮汉武帝长生不老。既然栾大说他有门路见到神仙,汉武帝就派他去了,因为之前吃过亏,留了个心眼,让人悄悄盯着。结果栾大连海边都没去,直奔了泰山,回来却对汉武帝说见到了神仙,汉武帝听后矛盾,万一下一个遇到的是真的呢!为了弥补空虚的内心,刘彻派人在皇宫挖了个湖,人工建造了三座仙岛,安慰下自己。68岁高龄,汉武帝还火急火燎地往东边赶,最后一次求仙,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只是结局除了失望,还会是什么呢?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记录了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这些陶土的战士向后人传递的是秦人强烈的尚武精神。秦人有先进和强大的攻击武器,却不注重装甲,这是全军的规定呢?还是士兵的自觉行为?或许是来自秦人好战本性的一种上下共识?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人们还只能进行推测。商鞅制定的军功爵位由低到高共有20级,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天的军衔。使用军衔是人类军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军队严格的等级管理制度的形成。军衔也是军人荣誉的标志。那么,两千多年前的秦军实行军衔制了吗?军衔必须是可以识别的,仔细观察这支2000多年前的军队,他们的发式、帽子和装束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跟军衔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考古学家袁仲一和他的同行们在寻找合理的解释。

军团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装,头发统一梳成一个上翘的椎髻。一些身着铠甲的步兵却将头发梳成发辫,贴在脑后;大量的步兵则戴着这种麻布做的尖顶圆帽。从他们的位置和排列来看,士兵装束和发式的不同,并不是生活习惯差异所致,而是爵位级别的标志。秦军弩兵。弩是当时最为精准的射击武器。专家推测,这些梳椎髻、穿便装的弩兵,很可能拥有一级爵位,他们是爵位最低的公士。身穿铠甲、梳着发辫或戴着圆帽的步兵应该是二级爵,他们的名称是上造。在这个巨大的俑坑中,公士和上造占了绝大多数,就是这些普通士兵构成了秦军的主体。秦军军官又是如何划分级别的呢?

在这些纵队里,胳膊前伸、手握缰绳的是驾驶战车的驭手。他们无一例外都戴着这种版状的帽子,铠甲也比普通战士的精致。驭手的身份很关键,直接决定一辆战车的安全,他们会是军官吗?从兵马俑坑发现以后,我就提出了一个想法,一个车的驾首,头儿,是谁呢?是驭手,而不是像过去说的车左或车右。参照史书记载,驭手的爵位至少在三级以上,这是秦军中最基层的军官,他们的权利是主管一辆战车。仅仅一辆战车还无法构成一个作战单位,统领整个纵队的指挥官又是哪一个呢?这个军官双手按剑、气势威严,帽子的形状十分独特。他的铠甲是所有陶俑中最精致的、甲片细小而规整。前胸和后背都有花结,这种花结的作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现代军官的肩章。专家考证,这样的军官应该是都尉,爵位大致在七八级左右, 他至少掌管一个纵队。

界于都尉和驭手之间的是这些军官,他们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间有一条棱。可能是军侯一类的基层军官,负责纵队所属的一个分队。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其他诸侯国的军队。这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士兵和军官各就各位、整装待发。按照道理,这儿应该有一个最高指挥官,可考古人员发现:俑坑中级别最高的军官只是一个都尉,都尉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团长。

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

【原文】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草虫喧嚣着无边暮色,静默沉思打坐在西林。

听雨更觉得寒气遍布,推门却只见落叶深深。

当年因病困滞在京都,我俩同起归隐洞庭心。

这也是兄长您的心事,迟疑徘徊共拖到如今。

注释

从兄:堂兄。

螟(míng)虫:泛指各种秋虫。

西林:指西林寺。

彻:通夜。谓一直到天明。一作“尽”。

京邑病:无可与贾岛同在京城长安时,贾岛屡试不第,积忧成疾。京邑:指京城长安。

洞庭心:指泛舟洞庭湖上的归隐之心。

吾兄:称贾岛。

迟回:游移,徘徊。

兵马俑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皇帝们和仙丹有着什么神秘传说)(2)

【作品鉴赏】

《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作者静坐禅房,回忆往事,一喧一默,一动一静,相映益彰

这首诗的前半首从黄昏到深夜,再到次日清晨,着重状景,景中寓情。后半首回忆往事,感慨当前,着重摛情,情与景融。

首两句以兴体起笔,物与人对照鲜明。西林寺在庐山香炉峰西南风景绝佳处。东晋高僧慧远居东林寺,其弟慧永居西林寺,恰巧他们也俗姓贾。无可到庐山,长居西林寺,深念贾岛,也许与此有些渊源。这二句写暮色苍茫,草虫喧叫;作者静坐禅房,沉思不语。一喧一默,一动一静,相映益彰。

三、四句写无可蒲团跌坐,晨夕见闻。在苍苔露冷、菊径风寒的秋夜,蛩声凄切、人不成寐的五更,听觉是最灵敏的。诗人只听得松涛阵阵,秋雨潇潇,一直听到更漏滴残(“彻”)。奇妙的是,天亮开门一看,并未下雨,惟见积得很厚的满庭落叶(“深”)。这真是妙事妙语。宋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说:“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谓之象外句,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落叶比雨声也。”所谓“象外句”,“超以象外,得其圜中”(唐司空图《诗品·雄浑》),即跳出字面物象之外,才能得其个中三昧。“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二句,写的是“落叶”,而偏说是“听雨”,意思又不在“听雨”,而是写长夜不眠,怀念贾岛。这个象外句要比直写深入两层。

《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从“共”字看,无可此刻还是期望贾岛能够同赴“烟霞约”

五、六句转入往事回忆。曩昔,兄弟二人同在京城长安时,贾岛屡试不第,积忧成疾,曾与无可相约,仍回山皈依佛门。一个“病”字,齐下双管。一写贾岛名落孙山的忧愤之病;一写朝廷昏庸,不识人才,国事不可救药之病。两病相加,不能不起泛舟洞庭、归隐渔樵之心。当年无可离京时,贾岛《送无可上人》诗云:“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这应是无可此联诗“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的最好注脚。

事实上贾岛此后并没有赴“烟霞约”。因而无可说:“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吾兄事”应指贾岛浮沉宦海、迷航不悟之事。岛虽不第而尘心未泯,苦苦干禄,也只做了个长江主簿。这在高蹈逃禅的无可看来,早应遁迹,太“迟回”了,可“吾兄”仍是追逐名禄,实在是自惹烦愁。从“共”字看,无可此刻还是期望贾岛能够同赴“烟霞约”,舍筏登岸的。

《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无可以此诗代柬寄赠贾岛,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和劝归之意

后半首的前尘回顾与前半首的眼前即景要协调统一,“落叶”二字当成为前后的关锁支点。首二句写暮色、虫喧、默思、静坐,是为听落叶作势,三、四句写置身于深山、深寺、深秋、深夜之中,金风扫落叶,直似一派狂飚骤雨。这是正面写听落叶。后四句是写听落叶的余波,也是听落叶的襟怀。常言说“落叶归根”,无可深更听落叶,不能不想到他与从兄贾岛的“烟霞约”、“洞庭心”;惜贾岛至今尚浪迹尘俗,叶虽落而不得归根,那么,后四句所表述的情怀就自然地奔泻而出。可以说这首诗实质写的是“听落叶有怀”,通首诗的诗眼就落在“落叶”上。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而情寓景中;后四句叙事,情亦现事里。全诗写景、叙事、抒情三结合,圆融为一体,结构严整。诗人以兴开篇,物人互映,动静对写,使得对比鲜明。并运用错觉感官,别具情趣,耐人咀嚼。作者无可以此诗代柬寄赠贾岛,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和劝归之意。

兵马俑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皇帝们和仙丹有着什么神秘传说)(3)

【名家点评】

《诗史》: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有比物以意而不言物,谓之“象外句”。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声”,是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微阳比远烧也。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此惟荆公、山谷、东坡知之。

方回《瀛奎律髓》:听雨彻夜,既而开门,乃是落叶如雨,此体极少而绝佳。“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亦然。陈后山“辉辉垂重露,点点缀流萤”,谓柏枝垂露若缀萤然,一句指事,一句设譬,诗中之奇变者也。

屈复《唐诗成法》:虽不及乃兄“落叶满长安”,亦自精采。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何义门:《冷斋夜话》亦如此(按如方回评)解上、下、虚、实。借对固自有意,然即二句皆实,亦悲秋真景也。纪昀:此说(按指“落叶如雨”)自通、然作雨后叶落,亦未尝不佳。又云:格韵颇高。

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寒僻之思,幽窅之兴,真是本公难弟(“听雨”二句下)。只拈一事,寓感俱集(“昔因”二句下)。古极,朴直处亦是本公(末二句下)。

作者介绍

无可

兵马俑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皇帝们和仙丹有着什么神秘传说)(4)

无可 ,唐代诗僧,俗姓贾,名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苦吟诗人。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兵马俑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皇帝们和仙丹有着什么神秘传说)(5)

  • 本 名
  • 无可
  • 所处时代
  • 唐代
  • 出生地
  • 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