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需要降噪吗(HIFI科普底噪堪比)
越听歌越烦躁?都是底噪的锅
图书馆里,你是否曾打开题册、戴上耳机,却越听歌越烦躁,学习效率低下?
寂静深夜,你是否听一首最爱的歌,却发现"嗡嗡"声使你睡意全无?
更可怕的是遇上"强迫症"烧友,越在意歌声中的杂音就越是难受……然后又开始折腾上平衡、换前端、换耳机……
别怀疑,"滋滋"、"沙沙"也好、"嗡嗡"也罢,除了人声和正常的背景音乐,一切使你烦躁、焦虑的声音都是底噪!
底噪的来源:设备 环境
底噪亦称背景噪声,和有规律震动的乐音不同,噪声的波形图像都是无规律办的震动,严重影响我们对音乐的欣赏。80后、90后应该对老式电视"飘雪花"的"刺拉"声记忆犹新,其实这也是底噪。
底噪一般指电声系统中除有用信号以外的总噪声,即一个电路最终输出的总噪声。来源有很多,我们把它归为设备噪声和放音环境噪声两部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白噪和粉噪。
图中紫色反映的就是粉噪。
图中紫色直线即为白噪。
设备噪声:电源线路的干扰、输出线路设计不好、器件本身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参数漂移等都会产生噪声
以电源干扰举例,会产生电源纹波。直流稳定电源一般是由交流电源经整流稳压等环节而形成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源纹波,即直流稳定量中多少带有一些交流成份。你可以想象为泾水和渭水,虽然都是水,但成分不同,交汇时形成了分明的界限。而电源纹波就是直流中夹杂交流成分的"结果"。
纹波不仅会带来噪音干扰,还会引起危害更大的谐波产生,比如我们熟知的谐波失真,雪上加霜,进一步干扰听音体验。
环境噪声:放音环境产生的噪声诱因五花八门,比如WIFI、空间中的电磁波谱干扰等是不可控因素。
噪声只是多些杂音? 想得太简单弱化人声细节、使人烦躁是底噪最可怕之处。我们以同感图举例:
如果把这只青蛙比作歌声传达的全部讯息,那么加上底噪后就变成了"马赛克版",弱化人声,脱离HIFI高保真的初衷。
更可怕的是你所忽视的底噪正在影响你的健康。我们都知道,超高变压站会发出低频噪音,在其直径1.6公里内都有影响。而听歌时的底噪也是以中低频居多,不要以为只有超高变电站这样大的设备才会产生低频噪声危害。
低频噪声影响具体表现为:
1、影响正常听力
德国神经科学家MarkusDrexl等人研究发现,21个听力正常的志愿者在隔音棚内暴露在30赫兹声音90秒,这种噪音类似于在高速公路上打开车窗的声音。之后对志愿者的听力进行检测,发现都处于损伤敏感状态。并将试验结果发表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
专家由此推断出如果长时间暴露于低频噪声,听力就会持续损伤。而大部分烧友一听歌可能就是好几个小时,其中伤害不言而喻。
2、影响情绪
这点前文也提到过,这边具体阐述。专家已将噪音列为七大公害之首,低频噪声会带来更多的慢性损伤。它可以引起交感神经紧张、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长此以往也会烦恼易激动、易怒,更甚者神经衰弱,影响日常工作质量。
3、降低睡眠质量
医学科研人员同过对照组试验发现中低频噪声可以刺激大脑皮层和脑丘下部,引起血脂、血糖的升高。同时伴着头晕、头痛的症状,暗中降低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的降低又会进一步身体免疫力和记忆力,影响白天的学习与工作。
所以说声音也是一种武器。听歌时的底噪分贝并不高,但时间一长也会干涉人的大脑神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歌你越听越乱的原因。最容易被忽视的底噪其实正使hifi不再hifi,听歌不再享受!
底噪危害如此之大,难道我们就不听歌了吗?非也!
第一、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播放器和音源来尽量减少底噪危害。
什么是信噪比?信噪比,英文名写作SNR或S/N,指一个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放在hifi播放器中即指正常声音信号与无信号时噪声信号的功率比值,与噪音一样,单位用db表示。
举个例子,比如某个播放器信噪比为120db,即输出信号功率是噪音功率的10^12倍,所以信噪比越高越好。打个比喻就像一杯水里的杂质含量,信噪比越高,杂质含量越低。
第二、我们可以通过音源来降低底噪危害。
何为音源?顾名思义就是声音好的源头。音源不行,设备再好也挽救不了。就像食材坏了,即使用着顶级厨具也做不出多新鲜的菜。建议大家在下载歌曲时可以考虑高品质音源,如DSD、或高码率的PCM音源。
【大家帮有奖活动】为帮助广大网友选择更健康的听音乐
作为烧友,请推荐出您认为信噪比指标合格的设备
按以下格式跟帖回复:
品牌:XXX 型号:XXXX 信噪比:XXX db
既有机会获精美奖品SONY SRS-XB01蓝牙音箱!
本次奖品由“升沃数码专营店”赞助提供
获奖方式:从所有回复中随机抽取2名
抽奖时间:9月28日
关注乙迷,避免错过奖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