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黄河合唱背景(重温八十年前的愤怒与热血)
近日,一段名为“精神病医院合唱团演绎黄河大合唱”的2分多钟视频在网络流传,现场的表演者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全程“恶搞”,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保卫黄河合唱背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保卫黄河合唱背景
导语近日,一段名为“精神病医院合唱团演绎黄河大合唱”的2分多钟视频在网络流传,现场的表演者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全程“恶搞”。
然而即便表演者极尽“搞笑”之能事,看过视频的观众们多数却笑不出来,反而觉得气愤,觉得低级,觉得恶心,认为这种表演伤害了我们的感情!
走过80年历程的《黄河大合唱》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它能够唱响中华民族的魂,是因为它能够震撼世人的心!
乱象:《黄河大合唱》被频频恶搞近几年,《黄河大合唱》的恶搞版成了非常火热的晚会节目,原本的合唱歌曲似乎成了小品表演,演出单位除了一些企业,还包括幼儿园、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仅过去一个多月内,记者就搜到了十多段相关恶搞视频。以另类形式表演的《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公司年会或晚会的热门节目,甚至还曾被搬上电视荧幕。
2017年1月12号的一段“熊猫明历险记剧组”新年晚会视频里,《黄河大合唱》被篡改成了“年终奖”版,歌词低俗。
视频封面截图
改编版《年终奖》
年终奖 年终奖 我们在嚎叫 我们在嚎叫
员工激情极度高 老板都把内裤当了
各行各业奖金方式真不少
老婆买包孩子还要报名校
每天要晚上加班 又忙着业绩拼搏
为了老板 为了公司 为了家庭为了年终奖(部分歌词)
实际上,这样恶搞的表演形式,已经持续多年。2014年4月东方卫视《笑傲江湖》的一期节目今天仍在部分网站可搜。
节目中参赛选手伴着《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做出一些夸张另类的肢体动作,当时这段表演引得现场四位评委大笑,并获得全票通过。
节目截图
《保卫黄河》:体现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为什么偏偏要用先辈英烈在硝烟弥漫年代,用血泪著成的革命歌曲来体现所谓的娱乐精神?本该铭记在我们心中的历史,难道就忘了吗?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妄图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东三省大好河山沦入敌手,3000万东北同胞成了亡国奴。
消息传到巴黎之后,激起了中国留法学生的强烈愤慨。此时正在巴黎音乐学院勤工俭学的冼星海内心十分痛苦。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冼星海恨不得马上回到祖国,投入到杀敌行列。
在一次观看法国国庆游行后,冼星海在日记里写下了当时的感受和愿望:“法国群众爱护国家的狂热和法国国歌的悲壮声,猛烈地打动了我,在悲痛里,我时常想起怎样挽救危亡中的祖国。”
1935年,冼星海毕业回到了祖国,他决定要用音乐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9月,冼星海通过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介绍,收到了延安鲁艺学院的聘书,于是冼星海离开武汉,途经西安,装扮成侨商,乘坐一辆救护车抵达了革命圣地延安。
1939年初的一个晚上,冼星海去看望因骨折休养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光未然是冼星海在上海时认识的老朋友,两人合作过多首歌曲。在交谈中,光未然和冼星海谈起了自己渡黄河时的经历,从壶口飞泻而下的激流,在宽阔的河面上,汹涌奔腾成一片怒涛狂澜,船夫们喊着不同的号子,伴着隆隆涛声,撼人心弦。
光未然的一番描述,让冼星海胸中奔腾激荡,想与光未然再一次合作。而光未然也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尽管躺在病床上,一连五天口述了400多行诗句,写出了长诗《黄河吟》,并立即找来冼星海,在窑洞里朗诵了这首长诗。
延安的三月非常冷,窑洞的条件也很差,一个小木炭炉就是唯一的取暖设备,尽管发着高烧,冼星海也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就这样冼星海拖着病体,熬了6天6夜,在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
1939年5月11日,在鲁艺成立一周年庆祝晚会中,冼星海穿着灰布军装,绑着绑腿上场指挥。在演出快要结束的时候,毛主席就激动地站起来鼓掌,连着喊了三声好。《黄河大合唱》在抗战时期是一面旗帜,更吹响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号角。
如今,《黄河大合唱》已经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时至今日唱起它,仍然有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万众一心不可战胜的力量喷薄而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创作者后人:恶搞经典作品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恶搞事件,《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后人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和不满。
作曲家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认为:
这种表现形式是对原作品的一种侮辱。我是很反对的,我父亲是用血和泪来写的这部作品,代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之魂,不朽之作。严肃的音乐不可以这样来调侃,他们来恶搞,我觉得是忘本。
词作者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说,
难以接受这种以娱乐大众为目的恶搞行为,并怒斥这种做法“不可原谅”。
我特别愤慨的就是那些主办这些节目的人,他们自己的年纪不小,他们对抗战文化会有印象,但是他们没有感觉的,麻木的,还在以一种廉价娱乐大众的这种情绪下来组织,那我觉得难以接受或者不可原谅。
人民网评:娱乐有边界,恶搞分对象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黄河大合唱》被誉为“民族危亡时刻奏响的时代最强音”,如今的处境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细看视频中的表演者,摇头摆尾,搔首弄姿,不只是丑化经典,更是在亵渎历史,丑态令人作呕,何其荒唐?
一首《黄河大合唱》,交织着家仇国恨,抒发着卫国豪情,既有“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的悲戚,更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壮志。经典沦落至此,是时代之殇。
抛弃经典,就是忘却历史。值得追问的是,恶搞《黄河大合唱》绝非个例,从企业到学校,乃至某卫视的综艺栏目,均有此丑陋行为。这绝非“集体无意识”,而是在过度娱乐化支配下的道德沦丧。把肉麻当有趣,把恶俗当宝贝,为了追求娱乐无所不用其极,这不仅是无知,更是麻木。
娱乐有边界,恶搞分对象,不是所有娱乐都该鼓励,更不是所有的元素都可恶搞。正如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所称,父亲是用血和泪写的这部作品,代表我们中华民族之魂。严肃的音乐不可以这样来调侃,他们来恶搞,我觉得是忘本。”连浸透民族耻辱的经典作品都敢恶搞,不是忘本是什么?
对于“恶搞”这种现象,网友也留言表示应该对亵渎民族精神的行为加以严惩:
我们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绑架任何人,但是,不管是70、80、90抑或是00后,都应该对历史以及革命先辈致以尊重和感恩。创新不是篡改,不是调侃,更不是去“恶搞”庄重严肃,有着历史重要意义并且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娱有界限,乐有底线!
声明: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CCTV国家记忆”(ID:cctvguojiajiyi)、微信公众号央广新闻(ID:cnr_cnr)、中国青年报(ID:zqbcyol)、中国之声(ID:zgzs001),在此致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