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版三国马超战许褚(蜀王全传20)

奉友湘、李后强/文李寿是少年得志的“军二代”,十九岁便凭一杆银枪,杀出将军头衔;三十出头便功高位显,名列宰相,君前辅政不满四十岁时,他被逼造反,夺了堂侄李期的皇位,面南称君他本来是一个雄主,成汉政权中兴的希望之星可惜他才当得几年皇帝,便由俭入奢,由仁变暴,由谦而狂,自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一个好端端的成汉,弄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他名为寿,却难以长寿,年仅四十四岁,便一病身亡徒留得青山隐隐,绿水悠悠;更剩些是非成败,任人评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94版三国马超战许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94版三国马超战许褚(蜀王全传20)

94版三国马超战许褚

奉友湘、李后强/文

李寿是少年得志的“军二代”,十九岁便凭一杆银枪,杀出将军头衔;三十出头便功高位显,名列宰相,君前辅政。不满四十岁时,他被逼造反,夺了堂侄李期的皇位,面南称君。他本来是一个雄主,成汉政权中兴的希望之星。可惜他才当得几年皇帝,便由俭入奢,由仁变暴,由谦而狂,自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一个好端端的成汉,弄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他名为寿,却难以长寿,年仅四十四岁,便一病身亡。徒留得青山隐隐,绿水悠悠;更剩些是非成败,任人评说。

李寿字武考,300年生于成都,也是个地道的“川娃子”。他是成武帝李雄的堂弟,李特五弟太傅李骧的儿子。他生于军旅之中,襁褓里就随父母转战南北。这种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建立起他强大的战斗基因,以至于他成人后强悍雄壮,凭一杆银枪驰骋疆场,屡战屡胜。

聪敏好学,雅量大度,举止有礼——李寿从小就是一个乖娃娃形像,大异于李氏的其他“官二代”。成武帝李雄非常欣赏这个小堂弟,认为他才能不凡,足以担当重任。李寿十九岁时,李雄就拜他为前将军、督巴西军事、征东将军,让他镇守阆中,独当一面。他聘请处士谯秀作宾客,只要觉得谯秀说得有道理,便完全听从,照此办理。他在巴西郡做了许多惠民的事,在民众中威信日增。

父亲李骧死后,李寿升任大将军、大都督、侍中,封爵扶风公,录尚书事,成为李雄的得力干将,肱股之臣。从玉衡二十年(330年)十月开始,李寿在三年多里率军东伐西讨,南征北战:陷巴东,下建平,把晋朝的军队打出巴境;又攻占阴平、武都,降服氐王杨难敌;再挥师南下,平朱提,破宁州,尽得南中地区。李寿之军所向披靡,为成汉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李雄非常高兴,封他为建宁王。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六月,李雄病重,诏命李寿辅佐朝政。六月二十五日,李雄去世,太子李班即位,是为成汉哀帝。李班是李雄长兄李荡的儿子。十年前,李雄力排众议,不立自己的儿子,而让李班成为接班人。深陷悲痛之中的李班任命李寿为录尚书事,把朝廷政事托付给李寿和司徒何点、尚书王瑰决断。

当年十月,李雄的第四子李越借奔丧之名,与其弟李期合谋弑杀了李班,李期称帝。李期继位后,改封李寿为汉王,食邑为梁州五郡,兼任梁州刺史。在李越和李期弑李班后,李雄的长兄、李期的伯父李始曾联络李寿,要他共同讨伐李期。但李寿不敢贸然行动,拒绝合作。这个李始也有点古怪,他一气之下反过来劝李期杀掉李寿,以绝后患。从长远看,李始这个建议十分英明,因为当朝最善战的将军非李寿莫属,留下他,如埋祸根。而李期当时最忌惮的是驻扎涪城手握重兵的李玝,他想借刀杀人,便命李寿前去讨伐。

李寿恨堂兄李始朝三暮四,二人之间从此结下了梁子。李寿曾是李班的顾命大臣,对其弟李玝自然也很有感情。因此,他极不情愿地提兵前往讨伐李玝,暗地里却网开一面,让李玝赶快逃命。有了李寿安排的秘密通道,李玝才得以顺利地从巴境顺水逃奔东晋。李寿这一招十分高明,既放了李玝一马,做了天大的人情,又避免了自相残杀,鹬蚌相争。李寿进驻涪城,兼防卫北边。后来曾出兵汉中,击败晋军司马勋。

再一次打出了威风,李寿英勇无敌的声名远扬蜀、巴。然而,这对李期身边的李越、景骞等人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对李寿深为忌惮,视为心腹大患。其实,李寿虽然打了胜仗,但心头一样毛焦火辣。他虽然只有三十几岁,但已久经沙场,位极人臣,朝中盛衰已见了无数。他明白,自己越是立下的军功多,打的胜仗多,越会招李期及身边人忌恨,自己就越是危险。他屯守涪城,小心谨慎,每当到了回成都朝见的日期,常常托辞边疆军情紧急,营中不能无人镇守推脱。

李寿知道,这样做也不是长久之计。握兵在外,久不朝见,必然会引起猜疑,授人以柄,弄不好一纸诏命就能让自己土崩瓦解。他想,李期、李越兄弟十多人正当壮年,而且都拥有强兵,要对付自己是分分秒秒的事。如何长久保全,过上安心日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李寿听说巴西有个隐士,姓龚名壮,足智多谋,堪比诸葛,便以厚礼相聘。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世界上竟有那么巧的事。这龚壮,字子伟,洁身自守,与李寿先前恭请的处士谯秀齐名。他的父亲和叔父早年被李期的祖父李特所杀。他长期带孝,意欲复仇,然而却手无缚鸡之力,只好将这血海深仇埋藏心底。恰好李寿前来相聘,顿时唤醒了龚壮的复仇意识。虽然李特已死,总可以向他的孙子李期报复,借刀寻仇的计划就此萌生。于是龚壮故作散淡,不肯应聘;却又屡次进见李寿,相语甚欢。这年,岷山山崩,江水阻断,李寿认为乃是不祥之兆,便向龚壮请教保全之法。龚壮觉得复仇机会到来,便为李寿筹划道:“汉王您如果真的想把危险变成安全,便必须抛弃小节而顺从大业。您若要顾全家族骨肉之情,那您就等着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您若想做大事,长久地做一个诸侯,名超齐桓、晋文,功勋流传百代,那就举兵起事,占据成都,面南称王。”李寿大喜,频频点头。他私下和长史略阳人罗恒、巴西人解思明共同计议占据成都,向东晋称臣归顺。

成汉玉恒四年(338年),李寿与手下文武官员盟誓出兵,率上万人马袭击成都。当时李寿的儿子李势在朝中担任禁军军官,乘势作为内应,打开城门。李寿军一举攻入成都,占领皇宫。他先让李期杀了李越等一班干将,再以任太后名义将李期降为邛都县公,逼得李期含羞自缢。李寿顺便将堂兄李始斩杀,报了先前的一箭之仇。李寿还纵容士兵抢掠,甚至强奸抢掠了李雄的女儿和李氏的众多女眷,大好锦城兵荒马乱,一片狼籍,好几天才安定下来。

占领成都后,对于是称王还是称帝,李寿手下人分成两派。罗恒和解思明以及李奕、王利等“称王派”劝李寿自称为镇西将军、益州牧、成都王,向东晋称臣;任调和司马蔡兴、侍中李艳以及张烈等“称帝派”则认为何必对东晋俯首称臣,不如干脆自立为帝。两派人互不相让,争得不可开交。弄得最后李寿只好下令占卦来决定。可能算卦者得了“称帝派”好处,故弄玄虚地掐指一算,说:“可以当数年的天子。”“称帝派”首领任调欣喜地说:“能当一天皇帝尚且可以满足,何况当数年呢!”“称王派”首领之一解思明反驳道:“当数年的天子,哪里比得上当百世的诸侯!”最后还是李寿一锤定音:“圣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任爱卿的话,最是上策。”其实李寿心里雪亮,称帝当然比称王安逸。前面几个都称帝,凭啥自己比堂兄李雄和两个堂侄还矮一截?于是,同年李寿即皇帝位,大赦罪犯。因他由汉王而称帝,故改年号为汉兴,改国号“成”为“汉”,史称成汉。

坐上皇帝宝座,李寿大封功臣,任命董皎为相国,罗恒、马当为辅政大臣,李奕、任调、李闳为将军,解思明为军师。李寿想起还是龚壮给他出的主意,让他下定决心起兵而得江山,便恭敬地用安车和束帛聘请龚壮担任太师。龚壮只想报仇,无意做官,大仇得报,夫复何求?遂坚辞不受。李寿特许他穿戴缟巾素带,亦师亦友,备享尊崇。李寿又特别提拔怀才不遇者,给他们显要的身份。追尊父亲李骧为献帝,母亲昝氏为太后;又立妻阎氏为皇后,世子李势为太子。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同样适合李寿。

李寿在李雄手下刚开始封王的时候,不但好学,爱护士人,还希望克行正道,为百姓苍生造福。对于以前良将贤相建功立业的故事,他总是反复诵读,记在心上。正是心中翻滚着为国为民的热血,李寿才能征伐四方所向披靡,开辟千里国土。当时李雄在上位非常虚心,李寿也在下位极尽忠诚,因此被称为贤相。李寿登上帝位之后,立马改弦易辙。他将父亲李骧作为汉始祖庙,把李特、李雄改为大成庙。他又下谕说自己和李期、李越并非一族,要撇清关系。公卿以下的官员,大部分任用自己的僚属部下,对李雄时的旧臣和六郡的士人,统统废黜。果然是“总把新桃换旧符”。汉兴元年九月,成汉仆射、李雄妻子任皇后的兄弟任颜谋反,被李寿诛杀。李寿趁机将李雄的所有子嗣诛杀殆尽。

即位之初,李寿颇听得进谏言,甚至大力提倡广开言路。汉兴元年(338年)七月,有人告发广汉太守李乾和大臣共同密谋废掉李寿。李寿并没有大开杀戒,而命令他的儿子汉王李广和大臣们在前殿盟誓效忠,绝无二心。他对李乾也没有采取过激措施,只是将其调任汉嘉太守。到了八月,成汉国内阴雨连绵,百姓饥荒,疫病流行。李寿认为是上天警示,下令让群臣尽情陈述朝政的得失。

汉兴三年(340年),李寿派散骑常侍王嘏、中常侍王广前往后赵,与后赵皇帝石虎通好。在此之前,石虎写信给李寿,想联合成汉共伐中原,成功后平分天下。李寿受宠若惊,十分高兴,心想自己原来并非夜郎自大,而是后赵皇帝都看得起的天下枭雄,觉得身价一下子飚升了几千万倍。李寿命令大规模建造船舰,整修兵器锁甲,军队厉兵秣马。任命尚书令马当为六军都督,假节钺,扎营在东校场准备大阅兵。此番共出动军队七万多人,水军舰船列成长长的队伍,逶迤蜿蜒,沿江逆流而上。舰船上旌旗鲜明,刀枪生辉。经过成都城外,船上金鼓齐鸣,兵士吼声震天。李寿登上城楼检阅,得意洋洋。然而群臣却纷纷谏言,说“我们国小兵少,吴会遥远而路途艰险,恐怕难以取胜。”军师解思明也极力谏阻,乃至痛哭流涕。李寿也颇为动容,于是下令群臣议论此举的利害。“师友”龚壮谏道:“陛下与胡人联合,哪里比得上与东晋交往?后赵就是豺狼一样的国家。如果东晋被灭,势必唇亡齿寒,我们不能与后赵抗衡,只能臣服于他。假途灭虢的教训,就在眼前,希望陛下深思熟虑。”群臣都认为龚壮的话有道理,叩着头流着泪谏阻,李寿这才作罢。

然而到了执政后期,李寿渐渐变得刚愎自用,大开“一言堂”,甚至连过去最信任最尊敬的人的谏言也听不进去了。在他刚生病的时候,“称王派”解思明等人又一次提议事奉东晋王室,李寿不答应。李演从越巂上书,劝李寿回归正统,去掉帝号而称王。李寿心想,老子好不容易称了帝,你又来劝我退回去称王,这不是要我自己打脸吗?他不由大怒,将李演抓起来砍了脑袋。也算是杀鸡给猴看,让那些“称王派”闭上臭嘴。李寿的“师友”龚壮却无所畏惧,写了七首诗,假托是三国时曹魏文学家应璩写的来讽劝李寿。李寿的回答极妙:“诗的意思我当然明白。如果是当朝人的作品,那是贤哲的话;如果是古人写的,不过是死鬼的套话罢了!”弦外之音就是,你龚壮有话就直说,莫在那里装神弄鬼。这时的李寿,觉得自己至少在李家王朝已经是前无古人,只仰慕汉武帝、魏明帝的作为,耻于听人讲他父兄时期的事情。龚壮见李寿听不进去,再也懒得开口。他预见李寿前途渺茫,便托病还家,以经史自娱,后著《迈德论》,终生没有再去成都。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李寿刚当皇帝那会儿,继承了李雄宽和俭朴的作风,还没有学会放纵自己的欲望。李闳、王嘏从邺城回来后,向李寿极力称道后赵如何兵强国盛,宫殿如何壮美华丽,百姓如何殷实富裕。李寿又得知后赵皇帝石虎为人暴虐,滥用刑法,凭杀罚驾驭臣下,控制自己统治的邦域。李寿好的不学,独对人家奢华宫殿和以暴驭下之术十分欣赏。他将附近郡中有三个壮丁以上的人家迁来充实成都,建立尚方御府。调集各州郡的能工巧匠,大规模修造宫室,引水进城,运石垒山,遍植花草,只一味追求奢侈,把个皇宫,建造得如同仙山琼阁。可怜百姓们被驱使服役,筋疲力尽,于是怨声载道,人心思反。左仆射蔡兴上奏谏阻,李寿认为是诽谤朝政,下令将其诛杀。右仆射李嶷多次直言阙失,李寿非常不满,便假托别的罪名,也把他关进监狱杀了。

李寿作威作福,残暴凶狠,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汉兴六年(343年)七月,李寿一病不起,惨然去世,时年四十四岁,共在位六年。死后谥号昭文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安昌陵。

遗迹:安昌陵

有记载安昌陵位于成都市北郊,具体位置不确定。

【作者简介】

奉友湘,男,四川内江人。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四川省作协会员。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曾任四川日报记者、编辑、主编、主任、首席编辑。1994年8月参与创办华西都市报并任副总编,后任常务副总编。2007年起相继任金融投资报总编辑兼人力资源报总编辑、消费质量报总编辑、四川农村日报总编辑。2013年1月出版专著《远离危机》,在业内广受欢迎,两次重印。2016年5月出版成功学专著《机会是种出来的》一书,在青年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2017年1月出版影视文学作品《交子》,引起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双重关注,目前正改编为舞台剧和影视剧。2019年1月出版长篇历史人物传记《蜀女皇后》,获得广泛好评。合著或参与写作的著作有《最后的伟大征服》《实用新闻谭》《报业通论》《长江漂流风云录》。新闻作品《“长漂”系列报道》(合作)荣获1986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李后强,男,汉族,1962年8月生,重庆市云阳县人,中共十五大代表,理学博士,1992年破格晋升为四川大学物理系教授。现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曾任四川省仁寿县县委常委、副县长,眉山地区行署专员助理,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5年、2000年分别获中国图书奖,近年来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3次,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主持和完成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50多项,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重要报刊和出版社发表论著800余篇(部),在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国家出版论著50多篇(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