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讲解宝玉丢玉(红楼梦中石呆子的悲惨遭遇如何化解)

一部《红楼梦》养活无数文人,诞生了无数的红学家,各类版本的红学解读层出不穷,那么多的人研究它、评论它,可见一斑。正如作者云:“谁解其中味”,我们了解它的味吗?后边还有多少味可解呢?还有多少红楼之谜待解?所以,这其中的深度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红楼梦讲解宝玉丢玉(红楼梦中石呆子的悲惨遭遇如何化解)(1)

《红楼梦》原名为《石头记》,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见证贾府的兴衰荣辱,除了家道的衰落,人伦和人情的恶化,《红楼梦》里还表达了一种价值的失落。

书中的石呆子是一个小人物,石呆子的事件只是文中的一个小插曲,由平儿口述得知,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不但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也为整个贾府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平儿因贾琏被父亲贾赦打得半死,心中愤愤不平向宝钗诉说:有一年春天,贾赦看中了几把古扇,回家后,看家中所藏的扇子就都不入他的眼了,于是命家人四处搜求。

这位贾赦是荣国公贾源之嫡孙,贾代善和贾母的长子,袭了一等将军的爵位。生性好色、贪婪,在朝为官,却荒淫昏聩,为贾母所不喜。这位被母亲剥夺了当家权的豪爵贾赦,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纳妾,二是收藏。

偏巧有一个石呆子,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手中却有二十几把古扇,而且品相极好,全是湘妃、棕竹、糜鹿、玉竹的,上面都是古人写画真迹。

贾赦知道后先是吩咐贾琏找到石呆子,出重金购买。扇子是石呆子的传家宝,他执意不卖。声称:“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不过令人费解的是,石呆子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邀请贾琏去他家赏扇。贾琏见后连连称赞,的确是稀世珍宝,无奈,见石呆子抵死不从只有作罢。贾赦得知后恼羞成怒,勾结贾雨村,诬陷石呆子“拖欠官银”,将他拘押,并且抄没家产。石呆子被弄得家破人亡。

红楼梦讲解宝玉丢玉(红楼梦中石呆子的悲惨遭遇如何化解)(2)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写到:女娲补天剩下一块石头弃在峰下,吸收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变成一块奇石,被僧道二人带入凡间感受人世红尘之苦。

文中没有正式出场的小人物“石呆子”,以石为姓,“呆”指痴、傻,不灵活。和贾宝玉这块顽石有着必然的联系,俗话说:再好的石头也开不出花朵。

对于贾宝玉来讲,手握通灵宝玉却把它当成“劳什子玩意”,一不顺心弃若敝屣。对于石呆子来讲,几把扇子看得比生命都重要,他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最后真的为扇子落得生死不明。在他们的性格当中是一种对生命执着的态度,表明人物的倔强、执拗、不妥协的鲜明个性。

红楼梦讲解宝玉丢玉(红楼梦中石呆子的悲惨遭遇如何化解)(3)

石呆子本人来说他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他象征着人类精神价值的高度重视,他的取名也就是显示不惜以生命护卫这种价值。

对于贾赦、贾雨村之流,他们只有贪婪的占有欲,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的精神价值,石呆子被坑害了,他所心爱的扇子被劫夺了,但他却是一个对于暴虐永不屈服的形象。

但是,从侧面体现了石呆子的这种爱炫耀、不变通的行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红楼梦讲解宝玉丢玉(红楼梦中石呆子的悲惨遭遇如何化解)(4)

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意思是说:不炫耀可引起贪念、欲望的事物,使人心思不产生邪恶动乱的念头。

《红楼梦》中对石呆子的描写:“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手中却有二十几把品相极好的古扇”。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石呆子的古扇是家传之宝,让他格外的珍惜,不惜以生命来维护。石呆子的身份想必是位没落的贵族子弟,否则,以他的经济状况手中怎会有奇货。但是,石呆子有宝扇这件事几乎大街小巷妇孺皆知,在拒绝贾琏的重金购买后,仍邀请贾琏鉴赏。

可见,这位石呆子并不是一位低调行事的聪明人,经常借宝扇来炫耀他家族曾经的地位,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最终为自己招来祸患。

红楼梦讲解宝玉丢玉(红楼梦中石呆子的悲惨遭遇如何化解)(5)

如果,石呆子低调、谦逊懂得藏拙,摆正自己的位置,深知在那个弱肉强食、人命如草芥的强权社会,小人物怎样的艰辛不易,苟且偷生。平日里深居简出,不事张扬,不为了面子迷失自我,不招嫌嫉妒。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生活,不但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积累一笔精神上财富,而且他的人生虽清贫也会过的宁静致远,不至于送命。

再如果,石呆子是个懂变通的人,向强权低头,或许此后世上多了一位富家翁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贾赦也会锦上添花,从此大家各取所需,互不打扰。

故事真的这样发展的话,也就不叫《红楼梦》,正是这种不折不饶小人物的铺垫才会为贾府日后的灭门提供了铁证,起到关键的作用。

红楼梦讲解宝玉丢玉(红楼梦中石呆子的悲惨遭遇如何化解)(6)

《春秋左传》中有句谚语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当初,虞叔有块宝玉,虞公想要得到,虞叔没有给他,然后,虞叔为此而感到后悔,说:“周这个地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本来没有罪,却因为拥有宝玉而获罪。’”于是就把宝玉献给了虞公。

可是,虞公又来索要虞叔的宝剑,虞叔说:“这实在是贪得无厌。如此贪得无厌,将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

于是就发兵攻打虞公。所以,虞公出逃到共池那个地方去了。

显而易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贪图财宝会招来祸患。

我们可以看到,《左传》的意思是,自己不要贪图不义之财,可以免祸,但是,绝对不是说毫无原则地把自己的所有财宝都送给别人;别人如果贪图财宝,也许一开始能得逞,但是,如果不知满足,不属于你的东西非要强取,也就必然招来祸患。

红楼梦讲解宝玉丢玉(红楼梦中石呆子的悲惨遭遇如何化解)(7)

但是,这个世上还有另外一种奇葩,让人匪夷所思。本身没有宝,被有心之人讹传、夸大后以为你身藏宝贝,明明你只有一分好,偏偏想象你有三分好,耗尽心思的多使出两分力,千方百计地上演趋之若鹜的闹剧。

其实,财宝、才华、美貌本身都没有罪过,然而心术不正的人总是想要摧毁或者抢夺,美好的东西变成了一种罪过。人性的贪婪,不注意防范,给别人带来困扰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祸端。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说: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害了,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罪过了。知道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会自得其乐。

所以老子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不辱:知足的时候没有人会来侮辱你,你也就不会受到别人的侮辱。

知止不殆:你只要知止就没有什么危险,就是适可而止,这样才能保证长久的安乐。

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从来没有人让我们把所有欲望都去除掉,就算有,那也是唱高调,没有人能做得到。

所以老子只是告诉我们,尽量减少本能以外的要求。如果除了本身的欲望之外还不断地外去追求,那就叫不知足。欲望产生在我们的心中,心中满足了,你就觉得一切都很幸福。

心中只要不满足,你再有钱也很痛苦。这个随时可以看到,这就叫作灾难、祸患,也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一切事物都要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这是自然法则,得到的财物与失去人格尊严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能真正了解的又有几人。

红楼梦讲解宝玉丢玉(红楼梦中石呆子的悲惨遭遇如何化解)(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