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来袭如何防范)

“娜塔沙”“小树枝”“蓝精灵”“神仙水”……花哨名字的背后,是披上好看外衣、经过乔装打扮的新型毒品。近年来,伪装成零食、饮料的新型毒品,悄悄潜伏在青少年周围,将魔爪伸向青少年,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生命只有一次,要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群体对新型毒品的认知防范能力,坚决对毒品说“不”。

警惕!

毒品“邮票”正在瞄准“00后”

NO!

案件回放

毒品“邮票”将魔爪伸向学生群体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破获一起新型毒品案件,其中的新型毒品LSD,俗称“邮票”。通常犯罪分子将LSD溶剂吸附在一张比指甲盖还小的卡通贴纸上,将贴纸放在舌上通过口腔粘膜即可吸收毒品,“邮票”具有毒性极强、隐蔽、难发现等特点,其致幻性是大麻等传统毒品的数倍。

17岁的小朱是一名高二学生,一天晚上小朱的母亲正在厨房忙着做饭,突然听到“扑通”一声,孩子躺在客厅地上,全身抽搐,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经医生诊断,小朱吸毒了。

一头雾水的母亲赶紧将小朱带到派出所,小朱尿检呈阳性。随后,民警在其书包内找到了一本纸质笔记本。经查验,笔记本内夹藏着多张“邮票”毒品,这些“邮票”看上去跟普通贴纸一样。

据了解,处在叛逆期的小朱长期混迹于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结交了不少社会朋友,让小朱踏上歧途的正是其中的张某。一次酒后,张某悄悄递给小朱一张小卡片,并教其将卡片放进嘴里吸食,这张小卡片正是新型毒品“邮票”。此后,小朱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向张某拿货,为了拿到低价,小朱还同意为张某“散货”,新型毒品的魔爪伸向更多青少年。目前,张某已被警方抓捕归案。

民警支招

关爱青少年,构筑拒毒防护墙

余晓灵(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治安支队民警):

近年来,公安机关加大对涉毒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毒贩为了逃避打击对毒品进行伪装,各种各样的新型毒品不断出现,给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迷幻剂的药纸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包括抽象艺术和动画图片、“邮票”等,有的青少年可能看着图案新颖就会跟着尝试。滥用LSD的人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随着使用剂量加大,还会出现持久性知觉障碍,部分服用者会出现严重暴力倾向。此外,滥用LSD的人会出现像小朱一样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失调、步履蹒跚、抽搐,甚至全身瘫痪。长期或大量服用LSD的人群,除了记忆力受损、出现思维障碍外,还有其他严重的毒副作用。

如今毒品伪装性越来越强,应该怎样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呢?

首先,在校学生应尽量不去KTV、酒吧、夜总会等娱乐场所。这些场所环境复杂,所谓的“朋友”不值得信任,请不要吃任何人给的食品、饮料、药片、药丸。

其次,青少年因为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强,更容易受诱惑和欺骗,作为家长要教导孩子警惕“零食诱惑”,要及时了解子女生活、学习、交友情况,警惕孩子的反常现象。

最后,加强校园禁毒宣传,提高学生的拒毒防毒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

千万别吃!

热卖“网红减肥药”可能是毒品

NO!

建党100周年

小心,“减肥药”可能是毒品

福建福州市民卓某明知其从国外所购“减肥药”中含有国家管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成分,仍夸大其效果,在其微信朋友圈销售的同时,发展下线许某进行了近一年的分销。最近,犯罪嫌疑人卓某、许某因涉嫌走私毒品被福州市公安局台江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办案期间,民警在犯罪嫌疑人卓某的住处扣押到其通过网络从国外购买的“减肥药”,这些“减肥药”颜色鲜艳,与普通药丸、胶囊无异。据犯罪嫌疑人卓某供认,在推销这些“减肥药”时,她会用“海外代购”“网红减肥药”等字眼吸引眼球,抓住爱美人士求快、求效的心理。一年多以来,犯罪嫌疑人卓某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售卖“减肥药”,获利3万余元。

经鉴定,犯罪嫌疑人卓某、许某所售“减肥药”含有国家管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成分。购买者在服用药物后,会出现头晕、便秘、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卓某初次接触药品也是为了减肥,在网络上找到了这些“特效减肥药”,服用后短期内体重下来了,却也察觉到自己身体有心悸、头晕、心情低落等不适。此后,卓某不但不停止用药,在明知“减肥药”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为获取更多利益,一步步让自己走上走私毒品的道路。

民警支招

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

柯建鼎(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上海派出所巡逻防控中队一级警长):

犯罪嫌疑人卓某推广、售卖“减肥药”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爱美人士为了快速达到减肥效果,不经认真判断,盲目相信网络广告,殊不知高价购买的“减肥药”竟是毒品。同时,犯罪嫌疑人卓某掩耳盗铃,认为就算被公安机关查处,自己也只是代购“减肥药”,竟不知自己已经走上了走私毒品的道路。

通过本案,也要提醒爱美人士,购买药品一定要通过正规药店、正规电商平台的药品旗舰店,千万不要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并服用各种“特效药”。这类“减肥药”服用后表面看好像立即奏效,实际身体可能产生了毒品依赖的初期反应;想要保持健康苗条的身材,坚持运动、健康饮食才是最佳选择。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等行为,应及时拨打110报警,不得参与吸毒、贩毒以及走私毒品的任何环节,避免误入歧途。

枸杞、香皂、闹钟?

毒品隐藏究竟有多深

寻常快递包裹内暗藏玄机

今年5月,江西省上饶市,一个看似寻常的清晨,一名头戴鸭舌帽的男子拿着快递包裹行走在巷子里,准备去快递寄递点。此时,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的几名便衣民警暗中密切注视着这名可疑男子的一举一动。突然,一个行人撞掉了男子手中的包裹,在男子顺势捡起落在地上的包裹时,民警们瞄准时机果断冲上去,当场将其控制,该男子正是民警早已关注多时的涉毒犯罪嫌疑人李某。

当民警打开李某的包裹后,只见到食品、日用品等小商品,全然没有毒品的影子,难道民警抓错人了?原来这些“寻常物件”都暗藏玄机——一罐看似普通的黑枸杞罐内,装着50克冰毒和100粒麻果;一块包装精美的香皂,切开后映入眼帘的是60余克的冰毒、麻果;甚至连如常转动的闹钟,一拆开里面竟是分包的冰毒,同时警方还查获了被巧妙隐藏的“开心水”3瓶……

经审讯,嫌疑人李某对作案事实供认不讳,据其交代,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侦查和快递的验视,他专门购置闹钟、香皂、枸杞等物品,将各类新型毒品隐藏其中,再通过网络贩卖、线下寄递的方式,向购毒者寄递毒品。

民警支招

提高辨别力,远离新型毒品

陈金杰(江西省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民警):

近年来,不少毒贩为了逃避打击,手段层出不穷,除了将毒品藏匿于各种生活用品当中,还将毒品伪装成软糖、奶茶、咖啡、巧克力等零食、饮品。这些“零食”“饮品”造型各异,内里都含有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甚至有毒贩会将含有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毒品制作成果冻状半透明胶体或者有异香的“香料”。这些新型毒品服食方式简易、外观迷惑性强、包装与生活用品相似,让人难以辨别。

提高自身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是当务之急,尤其是青少年,交友必须谨慎,不要碍于情面或讲朋友义气在“朋友”引诱、怂恿下尝试毒品堕入深渊;不轻信陌生人,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饮品和食品。时刻谨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喝了“神仙水”后状态更好?

其实是吸毒!

女子喝了“神仙水”神志不清

6月10日,湖北省天门市公安局在市内一KTV抓获聚众吸毒人员11名,警方在现场茶几、果盘等多处发现白色粉末状毒品“冰毒”。民警当场在吸毒人员刘某包中发现5瓶无色无味液体,疑似毒品“神仙水”。民警随即将在场涉嫌吸毒的7男4女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

民警在询问过程中发现一名年轻女子杨某神志不清,答非所问,甚至出现幻听现象,总觉得自己背后有人说话。民警怀疑其是吸食毒品过量致幻。

经询问,4名女子均是KTV服务员,在陪前来消费的男子唱歌过程中,男子开始吸食冰毒,她们见状也跟着吸食了冰毒。唱歌过程中,刘某让服务员送来一箱运动饮料,并拿出几个透明小瓶的“神仙水”,将瓶内的水倒入运动饮料。刘某说这不是毒品,起兴奋作用,喝了之后玩得更好,要几个陪唱女子喝。杨某离刘某较近,被刘某劝说喝了一整罐加了“神仙水”的运动饮料。

经检验,透明小瓶内的液体“神仙水”正是毒品GHB(γ-羟基丁酸),使用后可导致意识丧失、心率缓慢、呼吸抑制、幻视、幻听、昏迷或其他疾病发作。

民警支招

不要饮用、食用陌生人提供的饮品、零食

黄勇峰(湖北省天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

“神仙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经常被人伪装成饮料,或者被添加在酒水饮品内,隐蔽性很强。口服后会令人头晕眼花、双眼不能对焦、产生幻觉等。服用过量会让人陷入无意识状态、极度眩晕、抽搐、昏迷等,能导致肝衰竭、低血压等疾病。

大家遇到陌生人提供的不明饮品、零食,不要饮用、食用;与陌生人吃饭时,去卫生间或饮品离开自己视线,回来后最好换一杯再饮用;如果不慎摄入这类饮品、零食,并发现自己有眩晕等症状,应及时大声呼救,寻求帮助,同时可通过大量喝水或催吐等方式缓解症状,通知家人和可信赖的朋友送自己去医院检查,及时报警,保留证据。

饼干?奶糖?

天价“零食”背后有猫腻

孩子食用“网红零食”后举止怪异

6月初,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分局接到一名居民反映,称其儿子近期沉迷于食用一种“网红零食”,此类零食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泡水服用,甚至能磨成粉末加入香烟、电子烟中吸食。由于举报人的儿子在食用这类“零食”后常常精神状态不佳且行为举止怪异,他怀疑该“零食”是打着食品幌子的新型毒品。

察觉到不对劲的民警立即对群众提供的“零食”进行了取样,并送往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所有送检样品中,均含有合成大麻素类物质。据了解,该批“零食”是举报人的儿子网购所得。

民警经过多方摸排,迅速锁定了一家经营此类“零食”的网店。包装精致的巧克力饼干、口味繁多的网红茶叶、甜蜜诱人的奶油糖果……店内包装新奇、口味各异的“零食”应有尽有,而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零食”的售价,一块饼干的售价就高达150元。在网店评论区,居然有买家调侃该网店“货源可靠”“货真价实”,也有买家表示食用此类“零食”后出现晕厥现象。

目前,民警已与该网店店主取得联系,并告知其所售“零食”的成分鉴定结果,该店主得知后同样大惊失色。我国即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该店主当场表示会立即停止销售此类“零食”,并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后续的侦查取证工作。

民警支招

发现可疑情况,请立即报警

叶晓鸣(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分局民警):

伪装食品、香烟等,新型毒品往往经过层层粉饰包装后出现在广大群众视线中,对辨识能力较低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大诱惑。在一些人员复杂的场所,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接受陌生人给予的食品或食用离开过自己视线的食物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仔细辨别。在不熟悉的场所中,不要随意接受他人赠送的饮料或香烟等,以确保自身安全。

吸毒人员吸食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后,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致幻等反应,过量吸食会出现休克、窒息甚至猝死等情况。我国即将对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实行整类列管,广大群众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或好奇吸食该类物质或食用含有该类物质的食品,如发现疑似的食品、物品或销售商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反映。

擦亮眼睛,识别伪装后的毒品

新型毒品披上

各式看似光鲜的外衣,

有些甚至化身为“时尚潮品”,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

经过伪装的新型毒品,

一定要擦亮双眼,注意辨别!

谨防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来袭如何防范)(1)

咔哇饮料

含有γ-羟基丁酸

谨防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来袭如何防范)(2)

麻布烟

以境外生产的鸦片为原料制作而成

谨防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来袭如何防范)(3)

“奶茶”

大多为冰毒和K粉混合而成

谨防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来袭如何防范)(4)

“曲奇饼干”

含有大麻成分,外表看与普通饼干无异

谨防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来袭如何防范)(5)

迷幻蘑菇

由一种含毒性物质的菌类植物制成

谨防新型毒品(新型毒品来袭如何防范)(6)

“果冻”

主要成分为新精神活性物质芬纳西泮

来源:人民公安报

来源: 海峡法治在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