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这本书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我发现了童年的秘密)
周末独自在办公室值班,合作商打来电话让帮忙处理一件本可以自己拿捏的小事,因为忙得不可开交,便随口拒绝,随后一股浓烈的愧疚不安瞬间涌上心头,直到花了半小时将事摆平,那股不安才消散。你是否也如我一般无法理直气壮地拒绝?最近读了这本豆瓣评分7.7的心理学著作《0次与10000次》,以书为医,也许可以从咱们小时候的回忆里寻找到解答。
作者提出,我们的行为模式都由四部分构成:内在小孩,内在审判者,应对方式和成人自我。
内在小孩就是孩提时潜移默化积累的情绪,比如因为被伤害而羞愧、孤独、无助、恐惧;因被宠溺而蛮横、冲动、固执、愤怒;当然也有被关爱而轻松、愉快、幸福、安全感;
内在审判者,对我们要求过高的成就从而让自己一直感到压力,或者绑架我们的情感,顺从他人而忽略自己,又或是不断地贬低自己而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应对方式:为了应付压力和困境,童年时期便养成的自我保护行为,顺从、逃避和过度补偿;
成人自我:灵活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令自己活得舒适轻松。
读罢此书,我发现难以拒绝他人的根源也许来自我的母亲,一个严厉的慈母,儿时我便是母亲的小跟班,做饭会让我去抱柴火;下地会让我给她扛锄头;干活渴了会让我送一杯水。不管我在做什么,只要她一声招呼,我一定会立马去做,这样在调皮捣蛋犯错误的时候,处罚或许会轻一点。讨好型人格由此养成,于是上学后我经常给同学跑腿,工作后我努力去满足同事领导的需求。如果你也如我一般难以拒绝别人,回忆一下,童年的你是不是一个听话的“乖宝宝”?
我们总会在类似的事情上吃亏、犯错、受伤,丢失对生活的掌控感,当减肥的你路过小吃摊总会不自觉地买上一串;说好早起锻炼却依然睡到九点;说好以后不对伴侣发脾气,遇到不顺心却又忍不住。flag总是飘不起来,我们一直想改变,可每一次,我们都会被长久养成的固定应对方式所束缚。作者说我们需要的是察觉,意识到情绪深处的根源,才能重新理解自己难以驾驭的情感和感受。然后我们需要通过循序渐进地刻意练习去不断强化内心的成人自我。作者也在强调不能马上成功是很正常的,不要急着缴械投降,需要一点坚持,并耐心地去回味每一丁点的正向改变。
世人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我们在保护孩子三餐四季衣食无忧的同时,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如何去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随意丢出手机打发了难缠的娃,为了一些琐事在孩子面前面红耳赤地争吵动粗,因为一次考试频频念叨别人家的小朋友。每一次不经意的举动,可能都是在给孩子的未来抹上一层阴影。
在《0次与10000次》中,作者说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5种基本需求:与他人有稳定的联系;自信心的能力;表达需求和感受的自由;自发性、乐趣和玩耍;现实的界限。
犹记得上海疫情期间一个10岁小孩持刀欲对医护人员行凶,典型的过度补偿,用蛮横无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父母的冷漠纵容已经让孩子对合理表达的边界失去了辨别能力,过度的自主感让孩子无法再理解和考虑他人的感受。书上说“将你的愤怒传递给对方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对方做出恰到好处的强调”,这需要我们对现实边界有一个良好的辨别。而童年的伤害或者溺爱,都会影响我们的辨别能力,当我们无助、恐惧,回避和顺从使我们不敢表达愤怒,于是可以忍受家暴,可以忍受被霸凌,可以忍受不公;当我们蛮横、固执,过度补偿使我们无处安放他人,于是我们路怒,我们家暴,我们控制欲满满,所以会有酒后耍流氓,会有校园飙车。
我们总是在鼓励自己改变,又经常会回到原点,也许我们缺少的并不是行动,而是一点觉醒,点醒我们问题的根源,就像医生总是会在找出我们的病因后再治疗。这是一本自我诊断的心理指南,指引我们去发现阻碍成长和改变的根本内在。同时也能让我们用一种理解的方式去认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