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相声专场门票价格(相声行话之走穴)
相声行业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火爆一时,也为社会贡献了不少新名词,比如五十年代的“马大哈“和”关公战秦琼“,到了八十年代则开始贡献春典里的名词,比如”火了“和”大腕(大蔓儿)“就是通过相声行业走向社会的。
其中,在八十年代还有个相声行业里的词儿也很火,那就是“走穴”,只不过这个词儿的意思明显被一些观众误读了。
笔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非常火爆的相声商演,但很多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读者却以为八十年代的相声商演只能算走穴,不能算商演。这明显就属于概念混淆了。
本文就聊聊相声行话之“走穴”。
一、传统意义上的走穴
走穴在相声行话里应该读“zou(三声) xue(二声)”,本意是艺人离开自己的固定表演场所到其他表演场地卖艺的行为。
打个比方,焦德海刘德智在天桥有个相声场子,每天固定时间撂地演出,某天焦德海应邀到鼓楼那边帮同行捧个场,这就叫“走穴”。同理,在天津连兴茶社固定排班演出的艺人,偶尔到声远茶社献个艺,也是走穴。往大了说,马三立离开天津跟着林红玉到上海演出,当然也是走穴。
所以,在相声行业里,只要离开自己固定表演场所的演出,基本上都可以叫走穴,走穴是个司空常见的事情,没听说哪个艺人一辈子不走穴的,那也不太现实。
二、被各种引用的“走穴”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相声行业进入空前的繁荣期,各种演出机会大大增加,其中有下部队、下工地的慰问演出,更多的则是大型相声商演,几乎每个曲艺团的日程都排满了,由于这些曲艺团的大多数商演都要离开本地到外地,因此在相声行话里这种演出就是“走穴”。
像以曲艺团集体到外地演出的形式可以叫“走穴”,而相声演员以个人为单位到外地或者外单位演出挣外快的形式也可以称之为“走穴”,比如“阿庆嫂”洪雪飞曾经和唐杰忠一起到新疆克拉玛依演出,为了挣这个外快他们都和单位请了病假,这就是走穴。
这种个人捞外快演出的事情多了,社会上的议论也就多了,久而久之,大家口中的“走穴”就变得狭义了,用来特指那些离开本单位到其他地方捞外快的演出了。事实上,曲艺团集体到外地演出也属于走穴,只是当时不能那么叫罢了。就像团里正规商演介绍唐杰忠时肯定用“著名相声演员”称号,而到了个人走穴的演出现场可能就会用“相声大腕”称号一样。
当时的相声行业本身影响力巨大,各行各业和观众都跟着相声行业学新名词,除了“火了”“大腕”之外,“走穴”也被学了去,像那些歌星、影星离开本单位到外地捞外快的行为也被称之为“走穴”。
更牛的是,后来大学教授应邀到外地讲课、医院主刀医生应邀到其他医院动手术等行为也被冠之以“走穴”的称谓,这也算相声行业为社会名词库做出的一个贡献吧。
三、德云社相声商演的性质
笔者之前的文章已经论述过了,相声商演并不是像一些粉丝说的那样是德云社首创,德云社的商演也不是相声史上最火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型相声商演规模更大观众参与度更高。
然后有些读者就抬杠,说八十年代的相声商演是走穴,不能叫商演。笔者上文已经解释过了,原则上讲,八十年代的大多数相声商演和个人捞外快的演出用相声行话解释的话都可以叫走穴,而不能特指个人捞外快的演出。
那么同理,按照相声行话来解释,德云社目前举行的大多数相声商演也属于“走穴”的范围,也就是说,只要是德云社演员离开了德云社下属的固定演出场所到外地或其他场所演出都叫走穴。这个概念不能混淆,要一视同仁。
四、为什么有人会混淆
其实,走穴和商演在概念上都不难理解,但为什么总有很多读者尤其是部分粉丝会混淆呢?
一部分原因是有些读者没经历过八十年代也不懂相声行话,容易将“走穴”理解成狭义的个人捞外快的概念。
同时他们也不懂各曲艺团的运作机制,天真的以为凡是体制内的相声演员出去演出都是不要票的慰问性质,这明显属于阅历太浅。
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德云社的刻意宣传所致,比如“商演”这个词本身属于一般中性词,但经过德云社渲染,弄得一部分粉丝以为这是德云社的原创一样,甚至以为除了德云社其他团体的演出都是不要票的,可笑。
德云社这么宣传其实就是就一种商业炒作和营销手段,刻意用一种在同行那里比较少见的名词将自己与相声历史和相声同行割裂开来,营造自己的品牌效应。
除了渲染“商演”之外,“太平歌词”也是德云社特意打造的品牌,事实上相声本门唱是包含太平歌词,而不是只有太平歌词,比如数来宝也算相声本门唱,但由于郭德纲和于谦都不擅长这个,德云社就没包装数来宝。
此外还有,像相声拜师“引保代”三师里的代师在相声行业一直指的是代师授业,所谓代笔师也有,不过那是其他江湖行业的说法,但郭德纲就刻意将“引保代”里的代师解释成为江湖行业的代笔师,图什么呢?
其实也不用上纲上线,不管是渲染“商演”还是抬高“太平歌词”还有混淆代师,都是德云社商业运作的一种策略,目的无非是树立自己品牌和规则,
所谓一等企业卖标准,二等企业卖品牌,三等企业卖商品,四等企业卖资源。德云社就是想制定一套以自己为标准的行业规则而已,但当他们在宣传自己的规则时难免要篡改或无视一些相声行业的历史,或者刻意混淆一些相声行业的概念,这样做无疑就会得罪一些相声同行和前辈,也会让一些熟悉相声行业的粉丝感到不满,久而久之,老纲丝脱粉也就越来越多。
于是,德云社又制定了一个新的标准,老纲丝脱粉不叫脱粉,应该叫“淘汰”欣赏水平比较高的观众,一个词之差,化被动为主动,观感就不一样了,高,实在是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