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字结构和特点的认识(正确认识汉字结构)

导语:为什么要教小学生写好字?

我们从上学开始,就已经接触汉字。语文学习,除了听、说、读之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写,《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我在教学低年级语文课时,把写字教学当作重点,每天上一节写字课,培养他们的写字兴趣,引导他们把字写好,因为“写好字”这也是学好语文的一块“敲门砖”。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也能让学生多拥有一项技能,这是能力的体现。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汉字的认识和书写有明确的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3~4年级)

笔者认为,汉字要想写好,要打好基础才行,毕竟,写字不用心是干不好的。在坐姿、握笔姿势和运笔姿势都正确的情况下(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讲过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和运笔),我们可以采用认清汉字的结构,根据每个汉字的独特结构进行合理地练习,我认为,这才是提升写字水平的捷径。

对汉字结构和特点的认识(正确认识汉字结构)(1)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们的汉字虽然都是方块字,但是又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有方形结构的,有常规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等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的字每部分的宽度、高度不尽相同,那么我们究竟按照怎样的方法来观察呢?

书法的结构,是将汉字的点、画、偏旁通过联结、搭配,组合成一个符合一定规则的统一的整体形式。而各笔画、偏旁、部件的组合是有一定的形式法则的,是符合人的视觉、心理习惯,通过距离疏密,角度、方向、比例的不同,以及重心平衡、顾盼等因素的协调,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字。汉字的结构法则(硬笔、毛笔的结构原理是相通的)又分为几十种,今天我先给朋友们分享5种结构。

汉字的结构法则-1-横平竖直

对汉字结构和特点的认识(正确认识汉字结构)(2)

在这个最基本的法则里面,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但是,用钢笔或者铅笔手写的时候,我们往往把横略微向右向上有所倾斜,不是真正的“横平”。和毛笔一样,我们在书写汉字的时候,也有起笔、行笔和收笔,比如“十”字的第一笔“横”就是顿笔后直接摆开行笔,行笔过程中略向上向右前行,收笔时往回回锋即可。

汉字结构法则-2-交叉点要对中

对汉字结构和特点的认识(正确认识汉字结构)(3)

如上图的“交”字,点这一笔放在横这一笔的中间,而最后的撇和捺交叉点对着第一笔的点,都是处于整个字的中间。同样的道理,“文”字点的起笔居于横画的中间,而末尾的撇和捺交叉雨点画起笔的位置的正下方。这种对应关系非常的明确。“冬”字也是这样,上面反文旁的横撇和捺的交叉点就是下面两点的对应的中间位置。看准位置对于写字来说尤为重要。

汉字结构法则-3-平行等距离

对汉字结构和特点的认识(正确认识汉字结构)(4)

在上图中,“且”、“里”和“幸”总体来说左右呈现对称分布,因此应居于田字格的中间,也就是田字格的竖中线把这三个字切为了平均的两半。所以,我们在起笔的时候,就应该注意笔画的准确位置,每写一笔都应该照顾到左右的对称关系,尤其是带“横”这一笔画的长度。

汉字结构法则-4-点竖相对、竖竖相对

对汉字结构和特点的认识(正确认识汉字结构)(5)

如上图所示,最上面的点和常字头中间的短竖是和下面的竖在一条线上,所以被称之为点竖相对、竖竖相对。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汉字结构法则-5-横短竖长、撇捺伸展

对汉字结构和特点的认识(正确认识汉字结构)(6)

如上图所示,“木”、“未”、“本”和“束”等字的横画要写得短,而竖应该写得较长,同时撇和捺应该分别向左和向右伸展,以此衬托出字的体型之美。

朋友们,汉字的书写离不开仔细观察和对比,如果你想写好字,就请跟着我一起来共同认识和练习吧——要坚持不懈哟,不然也是没有效果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明天继续吧!

关于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和运笔姿势的文章请查阅本微信公众号的之前的文章《练好基本功,书写漂亮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