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为什么要刺杀康熙(纳兰明珠三大功绩)

“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资治通鉴

“口蜜腹剑”说的是外表与人亲热,暗地里却心存阴谋诡计。这原本是形容唐朝宰相李林甫的成语,可若放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权臣纳兰明珠身上,也非常适用。纳兰明珠不仅有个著名的才子儿子,他本身更是康熙朝的权臣。

索额图为什么要刺杀康熙(纳兰明珠三大功绩)(1)

只不过明珠和索额图争斗了十年,最终却都陷在了康熙手中。纵观纳兰明珠的一生,有3大功劳和3大过错。和他一起擅权党争的索额图,最后被康熙赐死,可为何明珠只是不被重用,最后依旧得以善终?

纳兰明珠,叶赫那拉氏,满清正黄旗人,要论亲疏的话,纳兰明珠其实和康熙还有着血缘关系。纳兰明珠的祖父是金台吉,叶赫部首领。金台吉的妹妹嫁给了努尔哈赤,生下了皇太极。同时纳兰明珠还娶了阿济格的女儿为妻,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十二子,因此纳兰明珠实际上是康熙的堂姑父。

索额图为什么要刺杀康熙(纳兰明珠三大功绩)(2)

不过纳兰明珠比起康熙也不算太大,他和康熙只差了20岁。而且纳兰明珠的起用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固然纳兰明珠和清朝皇室有一定的关系,可他也经历了宦海沉浮,这才导致他被康熙看中并且委以重用的,是康熙十二年的阅兵。

康熙十一年,明珠改任兵部尚书,康熙十二年,玄烨到晾鹰台巡视八旗兵,纳兰明珠提前颁布了训练方案,结果康熙巡视时军容整齐庄严,因此康熙非常高兴,大大赞赏了明珠。这一段故事在《清史稿》中明确记载:

十二年,上幸南苑,阅八旗甲兵於晾鹰台。明珠先布条教使练习之,及期,军容整肃,上嘉其能,因著为令。

索额图为什么要刺杀康熙(纳兰明珠三大功绩)(3)

而真正让纳兰明珠成为康熙心腹的,还是平定三藩。同样是康熙十二年,尚可喜请求归降养老,康熙趁机提出撤藩。实际上当时朝堂之上,赞成撤藩者不过三人,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以及纳兰明珠。

以索额图为首的大臣认为,三藩可以安定南疆,同时撤藩容易引发动乱,因此三藩不能撤。而明珠深知康熙的心意,因此力挺撤藩,而他兵部尚书的身份,又是康熙最好的助力,就这样平定三藩拉开了帷幕。

如果是议撤三藩,最后导致康熙成功平定三藩之乱是明珠的一大功绩,那么他的第二大功绩就是收复台湾。康熙二十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病逝,郑经的次子郑克塽带着岳父冯锡范杀了自己的亲哥哥,继承了延平王的王位。

索额图为什么要刺杀康熙(纳兰明珠三大功绩)(4)

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有机可趁,于是上疏出兵收复台湾。纳兰明珠也认为,该彻底解决东南沿海问题,同时明珠还建议,让降将施琅统领官兵,独自指挥剿匪。正是因为明珠的这一建议,让康熙成功收复台湾。

收复台湾之后,李光地等人认为驻守台湾有利无弊,只会加重负担,因此建议弃守。明珠却主张设府管理,最后康熙还是设立了台湾府,归属于福建省,台湾也正式被划入中央政府的管理范围中。

至于明珠的第三大功劳,就是抵御外敌,这个外敌具体指的是沙俄。康熙二十一年,明珠陪着康熙寻访东北,面对沙俄的进攻,明珠建议康熙调派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迎敌,最后两次围攻雅克萨,成功迫使沙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索额图为什么要刺杀康熙(纳兰明珠三大功绩)(5)

当然明珠也有三大过程,分别是结党营私、收受贿赂、卖官鬻爵。为了和索额图争斗,凡是与索额图交好的官员他都打压,和索额图不合的官员,他都拉拢。其当政期间,收受贿赂,甚至公开让党羽去敲诈勒索。就连救济赈灾的银子他都要贪墨。

最有一点卖官鬻爵是他被康熙清算的直接原因,康熙二十三年,朝廷有多个学道官位空缺,明珠竟然明码标价派人去谈论价格,公开售卖。终于在康熙二十六年,于成龙弹劾明珠卖官鬻爵,还把明珠的罪证放在了康熙的桌案上。

康熙怒问身边人,难道就没有人敢提前弹劾?这时高士奇说了一句话:“人都怕死啊!”彻底让明珠没了翻身之地。就这样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被一撸到底,只留一个名誉上的内大臣给他遮羞。从此之后,明珠就一直闲赋在家,没有得到过重用。

索额图为什么要刺杀康熙(纳兰明珠三大功绩)(6)

至于明珠为什么没有和索额图一样被康熙赐死,这其实还是因为索额图自己作死。索额图也结党营私,也贪污纳贿,还是康熙皇后赫舍里氏的叔叔。按理来说康熙也不会杀索额图,可索额图偏偏要谋反,企图怂恿太子造反篡位,这就触碰了康熙的逆鳞,最后在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被下旨赐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