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看画(吴道子趣事画佛显圣)

吴道子趣事:画佛显圣,画驴成真

吴道子看画(吴道子趣事画佛显圣)(1)

吴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大约生于约公元685年左右(唐高宗时期),年轻时即有画名,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吴道子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后发奋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年未弱冠之时,已“穷丹青之妙”。

景龙三年(公元709年),韦嗣立擢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逍遥公。这时吴道子在其属下任小吏。他“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后来,又任瑕丘(今山东兖州)县尉。约在开元初年,吴道子不再做官,开始“浪迹东洛”。

由于他能“穷丹青之妙”,在画坛上有些名气,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左右,即被唐玄宗召到京都长安,入内供奉,充任内教博士,并命他“非有诏不得画”。后官至“宁王友”。吴道子入内供奉之后,多在宫中作画,有时也随从唐玄宗巡游各地。据《唐朝名画录》记载,有一次,吴道子随唐玄宗到东都洛阳。当时,张旭与将军裴旻也在洛阳。张旭是知名书法家,尤其擅长狂草,人称“草圣”;而斐旻官至“左金吾大将军”,擅长舞剑,人称“剑圣”;唐玄宗将此三人召入宫中,各自表演绝技。当天,在现场观看的除了皇帝大臣之外,还有很多洛阳贤达俊杰。现场,裴旻舞剑,气贯长虹;张旭在墙壁上写狂草,挥毫泼墨;吴道子画画,“俄顷而就,有若神助”。三圣齐聚,十分难得,到场的洛阳士庶,大饱眼福,纷纷赞不绝口,说是三生有幸,“一日之中,获睹三绝”。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吴道子陪同前往。事后还至潞州(今山西长治),车驾过金桥,御路“曲折萦转”。玄宗见数千里间“旗鲜洁,羽卫整肃”,心中非常兴奋,对左右侍从说:“张说言‘勒兵三十万,旌旗千里间,陕右上党,至于太原’。真才子也。”左右皆呼万岁。心情大好的唐玄宗,便诏令随行的吴道子、韦无忝、陈闳三人,根据现场情景共同绘制《金桥图》,三人都是当时的著名画家。领命后,他们分工协作,陈闳主画唐玄宗真容及所乘照夜白马;韦无忝主画狗马、骡驴、牛羊等动物之类;而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雁鸟、器仗、帷幕等主题部分则由吴道子主画。《金桥图》绘成后,“时谓三绝”。

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遂命吴道子乘驿传赴嘉陵江去写生。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过,当时的体会与感受,便深深铭记在心上,并没有绘制一张草图。当吴道子游览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唐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唐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吴道子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唐玄宗看了啧啧称赞。在此之前,大画家李将军(思训)擅长山水画,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画嘉陵江山水,虽然画得也十分奇妙,但却“数月方毕”,不如吴道玄画得又快又好。因此,玄宗颇为感慨地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可见吴道子画技高超,笔法娴熟。吴道子不仅善于画山水画,画动物也颇能传神。他在大同殿上曾画了五条龙,“麟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真是生龙活现。

吴道子不但擅长画山水美景,也擅长画人物。他画的人物都栩栩如生。尤其是佛教画,成就很高。据记载,他曾应道观、佛寺请求,在东、西两京寺观作壁画四百余间,而且“人相诡状,无一同者”。据成书于北宋的《东观余论》记载,吴道子曾在景云寺的墙壁上画《地狱变相》,“了无刀林、沸镬、牛头、阿房之像,而变状阴惨,使观者腋汗毛耸,不寒而慄。”景云寺的老僧玄纵说:吴道子画成《地狱变相》图之后,人们都到寺里观看。而所有看过的人“皆惧罪”,从此立下“修善”之心,不再吃荤腥,因此“两市屠沽,鱼肉不售”。他的画作居然影响了当时的菜市场,真可谓是“画佛显圣”。

关于吴道子的事迹,还有比“画佛显圣”更神奇的,那就是“画驴成真”。据《太平广记·吴道玄》上说,有一天,吴道子路过一处寺院,口渴难耐,见有老僧,便上前去讨杯茶喝。但是老和尚非常不礼貌,弄得吴道子很生气。他便在老和尚所住房屋的墙壁上画了一头驴,然后离去。到了晚上,怪事发生了。老和尚的院子里居然来了一头驴,犟驴冲入老和尚屋里,满屋乱踢,把老和尚的房间踢得乱七八糟。一连几天晚上都如此。老和尚非常惊奇,哪来的驴呢?一晚,他躲在屋里观看,发现吴道子画在墙上的驴居然活了。院子里的驴便来自墙上的画。老和尚非常惊讶。连忙找到吴道子,给他道歉认错,并求他把墙上的驴涂抹掉。吴道子见惩罚老和尚的目的达到了,便将墙上的画抹去。从此以后,和尚的院子里再没来过驴。

乾元年间(公元758—759年),吴道子尚健在。卢稜伽是吴道子的门生,“乾元初,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后又在庄严寺三门绘画,“锐思张开,颇臻其妙”。吴道子见了卢稜伽的绘画,觉得他有很大的长进,酷似自己的笔法,于是惊叹说:“此子笔力,当时不及我,今乃类我。是子也,精爽尽于此矣。”由于卢稜伽竭尽全力,呕心沥血地绘画,过了一个来月,即离开了人世。乾元年间,吴道子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了。至于以后吴道子的生平履历,因史籍失载,也就无从考证了。约公元759年左右(唐肃宗时期),吴道子卒。

(本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