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匠三年做了一片叶子( 铸剑师叶向春)

一个工匠三年做了一片叶子( 铸剑师叶向春)(1)

叶向春在工作室内进行直播 东南网记者 陈艳 摄

一架直播补光灯,一台手机,一个人,一排精致的茶刀。当记者走进松溪青虹宝剑展厅时,叶向春正拿着手中的茶刀,向观看直播的观众细致的展示。

闽北小县城松溪有着三份宝藏:松溪版画、九龙窑青瓷烧制技艺以及湛卢宝剑铸造工艺。相传春秋时期欧冶子在松溪境内的湛庐山上铸成了名剑湛卢,时光荏苒,名剑湛卢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欧冶子的铸造技艺,却在松溪匠人手中,代代传承。叶向春便是一名有着30多年铸剑经历的松溪匠人。

勤学苦练 宝剑锋从磨砺出

叶向春从小就开始接触古老的铸剑技艺,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30多年,拜师、学艺、钻研,几十年如一日。

“学铸剑是很辛苦的。”叶向春向记者表示,湛卢宝剑铸造工艺独特,剑身冶炼金属配比要求极其苛刻。多层次反复热处理,温度掌握难度大。剑套上的装饰用手工镂空打纹,技术性强,剑面上的手工反复打磨要求高,通常一个人要有三到五年工作时间才能掌握好其中的一项。

“铸剑离不开火,冬天还好,三伏天时那简直分秒都是对人的历练。”叶向春笑着说,“铸剑通常是师傅抡小锤,徒弟抡大锤。16斤重的大锤,抡一个小时也受不了,打一天下来手臂都不能动,抓筷子都掉。”

一个工匠三年做了一片叶子( 铸剑师叶向春)(2)

叶向春向记者展示自己满是疤痕的双手 东南网记者 陈艳 摄

叶向春的手上大大小小的伤痕便有近十个。他摊开双手,给我们细数着手上的故事。最严重的一道疤贯穿了他左手的手心手背。“当年学艺不精,一不小心便被铸剑的铁给穿了个窟窿。还有一次因为太累了在磨剑时睡着了,恍神间右手食指割伤,导致绕指神经断裂,如今这个食指都完全感觉不到疼痛。”叶向春说的漫不经心的,在座的人却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铸剑是个高危工作,锋利的宝剑总是会给铸剑师们留下些人生印记。就在叶向春朋友圈的第一条,还写着因铸剑师傅受伤而不得不延迟产品供应的消息。

即便困难重重,叶向春却从来没想过放弃,“宝剑锋从磨砺,哪里能因为吃了苦我就放弃呢?”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在中国古代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而湛卢剑独特的锻造工艺更赋予其特殊意义。在叶向春眼里,这是个谋生的手艺,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瑰宝。

一个工匠三年做了一片叶子( 铸剑师叶向春)(3)

为适应市场,叶向春尝试把松溪版画融入创作,打造更具实用性的菜刀。 东南网记者 陈艳 摄

守正创新,非遗技艺放光彩

虽然叶向春是名铸剑师,可是大伙在他的展馆中只见到寥寥数把宝剑,取而代之的是形态精美,款式新颖的茶刀,以及更具使用价值的菜刀。

叶向春解释道,这是由于受市场的影响。

曾经,松溪县打造的宝剑名噪一方,最盛时松溪铸剑厂多达30余家,各家铸的宝剑打开了宝剑行业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社会的变化,以及宝剑不便携带等特点,宝剑市场不断紧缩,当地许多铸剑厂也放弃了宝剑铸造。

叶向春的铸剑之路也一度中断。但他一直谋划着重新回归铸剑行业,燃起熔炉里的熊熊烈火。2013年叶向春正式注册“青虹”品牌。开始专注高端宝剑煅造,先后打造了青虹剑、赵云剑等高端宝剑。有了好的产品,却不知如何打开市场,叶向春再次碰壁了。

“松溪茶叶、茶盘远近闻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松溪茶产业发展带来了春天。”2014年,与宝剑打交道达30年之久的叶向春“嗅”到了商机,下决心从事茶刀生产、销售。不同于市面上大部分茶刀木制或者不锈钢简易造型,叶向春首次想到了运用锻造宝剑的技术打造纯手工的茶刀。

叶向春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他把自己的设想立马付诸实践,分析竞品设计与工艺,翻阅古籍、融入茶文化,从创意到概念落地,造型设计到新工艺试验、改进和沉淀。

“茶刀是将钢条加热反复折叠锻打,沿袭了湛卢宝剑的铸造工艺,经过锻打、刨锉、磨光、钢磨、淬火等十几道工序,再加上独特的烤蓝和镶嵌扭转技术才完成的。”铸剑师叶向春手握着精美的茶刀,脸上流露着喜悦与自豪。“但是,用铸剑的技术去打出一把这么小的茶刀是很困难的,你需要在十公分的空间里去创作,并且要在极短的时间里把它塑造成型。在锻打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把钢条打断或者打歪,成品率还不到20%。”

成千上万次的折叠锻打,叶向春的第一把茶刀问世了。一块块钢铁从此有了新的名字,青虹茶刀的诞生是宝剑铸造工艺的涅槃重生,也是手艺人叶向春新的起点。

2018年,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福建松溪篇取景拍摄,青虹宝剑被收录,作为松溪湛卢宝剑技艺的典型。当年,《金鼠钱》《行云流水》《小莲花》《同心结》《望月》等青虹茶刀系列产品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网站展播,也荣获了第三、第五届福建最具创意文化产品评选入围奖。

一个工匠三年做了一片叶子( 铸剑师叶向春)(4)

叶向春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创作取材过程 东南网记者 陈艳 摄

积极入市,守艺同时更展艺

新的产品创作出来,如何打开市场却是个问题。

“我的目的是通过好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松溪的宝剑和独特的铸造工艺,东西卖不出去的话那可不遭了?”叶向春笑着说,为此他也做了很多实践。

起初,县里电商办主动上门,与他商谈销路事宜。借着电商办送上的“东风”,叶向春的茶刀登上了松溪县电商孵化园里的27家淘宝商店、3家天猫商城和1家京东商城,松溪知名电商公司——福建省松溪御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加入到茶刀销售中来。仅2017年“双十一”,茶刀在网上卖出去了200多把,成交额约10万元。当年,茶刀的成交额近300万元,其中电商成交额占比3/4。

一个工匠三年做了一片叶子( 铸剑师叶向春)(5)

为非遗技艺——松溪版画量身打造的刻刀 东南网记者 陈艳 摄

但是叶向春认为,这和自己的预期还有差距。他又把眼光放到了影视明星效应上。“明星的粉丝群数量庞大,如果有明星为青虹茶刀出面发声,自然也就可以很好的提升茶刀的名气和销量。”在他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任达华、晋松等影视明星为青虹茶刀发声的图文或视频。甚至,他还将自己不多的经费投入到影视市场,2019年11月,叶向春有幸参加武侠动作片《天师伏魔录》电影发布会,并出演一代铸剑大师——欧冶子,他觉得这既是对湛卢剑的宣传,也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叶向春表示,目前自己正在和闽籍导演邵显达合作拍摄电影《湛卢剑》《鲁智深之天涯路》等作品,继续投入对湛卢宝剑铸造技艺的宣传。

2020年,随着短视频和直播兴起,叶向春在创作之余又开始了新的尝试。他先后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开通账号,向大众展示传统技艺的创作过程,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上个月开始,他又开始做起直播带货的尝试。

“这段时间淘宝的销量也不如前,现在直播的带货能力强,可以现场展示,客户可以及时感受产品,更直接。客户要靠近点就靠近点,要看哪一个就看哪一个。”叶向春兴奋地说,“一场直播差不多要两个小时,还不包括准备时间,刚开始可能还有些困难,但是我对后期发展很乐观,之后我还准备同网红一起合作,增强带货能力。”

目前,视频点赞最高的是关于一柄陨铁剑的视频。这是一柄通体发着冷冷银光的剑,名曰鱼肠剑,锋利无比。叶向春告诉记者,此剑是由陨铁打造,当时是在和顾客的沟通中,顾客提出陨铁坚硬无比,是否可以运用在剑器的打造上,打造一把宝剑?叶向春觉得可行,便立即付诸实践,找来材料,进行多次尝试,并最终成功。令人惊喜的是,陨铁打造出的剑竟可一剑砍断二枚铜钱,剑身上曲曲折折的花纹与古籍中名剑“鱼肠剑”颇为相似。于是,叶向春又以陨铁打造鱼尾剑鞘,并命名为“鱼肠剑”。陨铁剑“鱼肠剑”在网络上一亮相便受到许多网友的肯定,也吸引了许多人慕名前来定制宝剑。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手艺人,但是手艺人不能闭门造车。积极的去融入市场,不仅能将手艺发扬光大,也能够通过与市场的交流在创作上有新的突破。”叶向春说:“所以我始终在不断地去了解市场、探索市场。”(记者 陈艳)

来源: 东南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