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经典诗词(1940年朱德写首高水平七绝)

在十大元帅里,朱德也是一位诗词高手。6岁时他就被父母送到私塾,接受了古典文化的教育。那时候的私塾四书五经都是要学的,这让他从小就有不弱的古文功底。此后他先后参加县试、府试,并于21岁考入四川高等学堂,接受了更系统的教育。所以说,朱老总是一名能文能武的元帅。

朱德经典诗词(1940年朱德写首高水平七绝)(1)

朱老总一生写过不少颇有水平的诗词作品,比如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这首《出太行》。1940年5月,朱老总不顾日军的封锁,从太行山出发准备去重庆谈判。但走到西安时却听说日军有2万余人正向我晋西北根据地进军,于是他当即返回指挥战斗。

此时的朱老总已经54岁了,面对日军的突然来袭,他对根据地的同志们十分有信心。在途经河南省太行山峰段时,他写下了这首《出太行》: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朱德经典诗词(1940年朱德写首高水平七绝)(2)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得充满豪情。首句“群峰壁立太行头”显然是一语双关,既写眼前的山景,又以如此巍峨之山比喻我太行山根据地的强大。次句“天险黄河一望收”是写站在山巅,看山下的滚滚黄河水。这前两句前一句是静态之景,给人以巍峨肃穆之感;后一句是动态之景,给人以奔腾之感。一动一景,让整首诗都能立起来。

后两句写的是黄河两岸我军的根据地,“烽烟红似火”指的是我军抗日的必胜之心。最后的落笔相对较轻松一点,朱老总认为只要所有有志之士都能团结起来,定能把日军赶出国门。因为此时朱老总是去和谈的,他希望对方的将领能与我们站在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我们共同的敌人,于是才有“此行当可慰同仇”一说。

朱德经典诗词(1940年朱德写首高水平七绝)(3)

纵观朱老总这首七绝,无论是从遣词还是意境上来看,都是可圈可点的。此诗写完鼓舞了我军的将士们,其中不少人都写了唱和之作,比如很擅长写古体诗的叶剑英。叶帅当时写了这样一首唱和之作:

《和朱德同志诗》

将军莫唱大刀头,沦陷山河寸寸收。

勒马太行烟雾外,伊谁与我赋同仇。

叶帅的古文水平我们都是知道的,在十大元帅里他是属于最有文采的之一。这首诗表达的意思也是一样的,希望全国的将士们能团结一心,收复寸寸山河。

朱德经典诗词(1940年朱德写首高水平七绝)(4)

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在于:首先它化用了汉武帝时李陵的典故,在这个典故中“大刀头”又叫“刀环”,在古典文学中它一直表示“还”的意思。这是告诉沙场上的将士们都不要退缩,跟着朱老总、跟着我军一起收复山河。其次,这首诗引入了马、烟雾等多个意象,读来立体生动,一点儿不显生硬。再次,最后的落笔用问号召唤,呼应了主题。

这两首唱和之作,都是很有水平的,两位元帅都是真正的高手。虽然它们的遣词无法与古代名家相比,但在当时这样的作品能极大地鼓舞士气,这也是将帅诗词的一个重要特点。

朱德经典诗词(1940年朱德写首高水平七绝)(5)

在那段烽火岁月里,我军有过数次颇有水平的唱和。比如最出名的那次围绕《沁园春.雪》的唱和,毛主席这首词发表后,引来了众多将领的唱和,这在当时也成为了文坛佳话。这些唱和之作体现的都是我军将领之间的惺惺相惜、同仇敌忾,正是因为彼此间有着绝对的信任和欣赏,他们才能一起在沙场上屡战屡胜。大家还知道哪些当时的唱和之作吗?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