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项目(贵州大学加快双一流)

#贵州大学##双一流#

贵州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项目(贵州大学加快双一流)(1)

溪山如黛,常沐春风,学府起黔中。

如果将花溪大学城看作一枚戒指,贵州大学就是戒指上亮眼的钻石。乘着贵州快速发展的东风,这颗宝石的色泽愈发耀眼。

到2035年,学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建成国内一流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软件工程等4-5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学科水平;

到2050年,与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同步,2-3个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1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成为国际知名大学。

这是贵州大学定下的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发展目标。目前,贵州大学共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

“做强贵州大学”写入了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这将进一步助推该校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激发办学活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

在办学过程中,该校根据贵州实际需求,专门开设了酿酒、烟草、茶叶等相关专业,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贵州大学利用加快建设“双一流”的机遇,以“做强贵州大学”为目标,持续在深化人才机制改革、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加大培养政策支持等方面发力,广聚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致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聚才谷”。

大数据,已成为世界认识贵州的新名片。我国大数据领域首个也是当前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便坐落在贵州大学。

实验室针对公共大数据中存在的聚而不通、缺乏实践等痛点,着力突破其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不断满足贵州等地大数据产业发展需求。

贵州大学正举全校之力加快实验室建设,并借此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大数据领域急缺高层次人才,已聘固定研究人员95名、客座及流动人员78人。

很多外省的优秀人才,也纷纷选择入职贵州大学,从“贵漂”变成“贵定”。“人才兴则贵大兴,人才强则贵大强。贵州大学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4月23日,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在贵州首个人才日上说。

据悉,在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贵州大学获批157项。其中,郝格非教授获得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学基金项目,实现贵州高校零的突破。

截至目前,贵州大学已累计向社会输出55万名优秀毕业生。其中,大约70%的贵大学子,活跃在贵州省内的各行业各领域。

2021年4月,高校创新校地共建服务的典范——“科技小院”落地贵州。关岭牛肉、榕江小香鸡、遵义辣椒等11项,获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贵州)科技小院授牌。其中,贵州大学获批建设9个。

中国农技协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表示,贵州11家“科技小院”有基础、有产业、有技术,贵州大学作为贵州省首批创建“科技小院”的高校,希望能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按照相关要求,贵州大学派出了专业人才入驻“科技小院”,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四零”服务(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指导农户。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贵州大学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不断强化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和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服务贵州高质量发展。”宋宝安说。

来源:贵州日报(2021年9月26日 14版)

编辑:王佳敏

责任编辑:康梅花

编审:张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