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动物为什么吐息(你真的了解两爬动物吗)

在我们传统观念中,两爬动物还有节肢动物一直被很多人视为有毒、冷血、致命、恐怖以及恶心......的物种,甚至连想到杀人犯这个问题上,那些人之所以会把杀人犯和两爬、节肢动物联想到一块是因为,在某些报道中,报道杀人犯被抓在其家中搜出这些动物或者是在调查此人的过程中发现他有饲养这些动物的事情等。

事实上,这跟这些动物压根没有关系,从一个人饲养这些动物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发现美以及欣赏美......的人,而不是心理变态的人,这些动物其实是一直被我们误解了。它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很多人只要一听到“爬”这个字,首先就会想到蛇非常害怕,有些人甚至看到一张蛇的图片、电视上看到的蛇......都能让他感到害怕。更别提在草丛或是其他地方真正碰到蛇了,有的人会想办法躲避它,有的人可能会吓破了胆,吓得站在原地动都不敢动 ,但有一类人会因为害怕而把蛇打死或者采用其他方法治它于死地,有些人可能觉得这类人很勇敢什么的,其实这类人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除去极少数天生会主动攻击,脾气凶悍的蛇类。一般的蛇类都不会随便主动攻击人类,大部分蛇类只根据气味、热量进行攻击。只要不去招惹它们,一般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和人类长时间对峙,都会尽快离开现场,况且蛇类其实对环境的贡献非常大。

正如我前面说的,蛇对环境的贡献非常大,而这个问题很多人也多多少少有所了解。但是,你们可能不知道,它们这种动物,全世界有三千多种,而有毒的品种只有三百多种。有的人可能会想到在网络或是电影里的千年蛇精,事实上,这是不存在的,因为蛇类寿命基本都在几十年之内,根本不存在什么千年蛇精。还有大多数人都认为颜色鲜艳的一定是毒蛇,其实不是这样的,比如奶蛇。

其实其他的两爬还有节肢类也跟蛇类一样,需要我们的重新了解和认识。龟鳖目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个目的动物,大多数人都很喜欢,就算你不喜欢也不会讨厌它们,甚至它们还是人们除了宠物猫狗之外饲养的宠物之一。而对于蜥蜴呢,更多人是感到恶心、有毒还有冷血......等,事实上,全世界有几千种但有毒的品种却只有四种,分别是:希拉毒蜥、墨西哥毒蜥、珠毒蜥以及科莫多巨蜥。

再来说说两栖和节肢类,两栖类最让人害怕和人们忘不了的就是箭毒蛙。曾经在媒体上有报道过这样的消息,比如一只箭毒蛙的毒液可以毒死几匹马这样的情况,事实上人工的箭毒蛙并没有任何毒性,箭毒蛙的毒液其实来源于它在野外吃到的有毒的虫子。野外捕获的箭毒蛙,在人工饲养的6个月后也会消失毒性。而节肢类也不是所有品种都是有毒、致命的,中国民间盛传有五种有毒的动物,称为五毒,其中就包括了节肢类,但事实上,蜈蚣、蝎子还有蜘蛛......这些节肢动物也是分很多品种,因为不是所有的蜘蛛都和黑寡妇一样是剧毒的,节肢动物和两爬类是一样的,都有无毒和有毒之分,如果盲目把它们都说成五毒里的剧毒动物之一,只会增加人们对它们的害怕和误解!

有些人在遇到这类动物会因为害怕而把它们杀死,但你们可能不知道与其伤害和杀害它们,不如做保护它们的事情;如果不能保护它们,起码不要去伤害甚至杀害它们。因为地球不是只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地球是属于世间万物的,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剥夺其他物种的生命呢。

大家都知道这些动物,但是它们的现状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真的了解它们吗?

其实,两爬动物的灭绝速度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快。这不是危言耸听......

很多人都把它们称为冷血动物,其实它们应该叫做变温动物。变温动物并不是冷酷无情、血液寒冷,只是因为它们的体内,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仅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体温。当环境温度升高,它们的代谢率升高。体温逐渐上升,就会被动离开不利的环境。全球范围的气温变化,让它们到哪里躲藏呢?因此,它们受到温度升高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更大。

仅是温度升高与温室效应对两爬动物就是个全方位的打击,有以下三个方面:

【繁殖】

和哺乳动物不同,爬行动物的性别受孵化时的温度影响,它们的性别不是出生的时候就决定好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爬行动物不存在性染色体,它们并不能通过染色体在有性生殖时的重组决定性别,性别决定基因很大程度上是受温度影响的。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就会导致雌性远远多于雄性,这对种群延续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习性】

在习性与捕食方面,两爬动物也面临很严峻的考验。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的珊瑚极易受到海水温度升高的影响。如果碳排放继续加剧,许多珊瑚将停止生长甚至退化,这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体产生深远影响,因为珊瑚消失使多种海洋生物失去食物和栖身场所,这方面就包括了海龟科的所有成员。

部分蝾螈是依靠季节性池塘得以生存的,季节性池塘是靠春雨和融雪形成的,这样的池塘中没有鱼类,两栖类的卵也更为安全。而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暖冬,暖冬就导致没有降雪,进而就没有季节性池塘供两栖类产卵和繁殖,这有多么的可悲?

与此同时,淡水中也极易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更多的细菌和藻类,富氧化的湖泊逐渐就会化为一滩死水,导致水中生物爆发多种疾病。细菌的多样性导致的是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和不稳定。水龟和蛙类的末日自然也就不远了。虽然通过环保手段可以改变水质,恢复水质,但是在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影响面前,这些改变无异于螳臂当车。

【温度】

爬行动物对温度的要求非常苛刻。前面也说过,它们都是变温动物,因此细微的温度变化都需要它们通过调节来适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很多两爬动物不再需要储存过多热量度日,因此在摄取食物和营养时变得消极,受此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会变迟缓,个头也会长得越来越小。

据有关报道,淡水鳄是气候变暖的一大受害者。由于水温的升高,淡水鳄会有意识地减少长期潜水的频率,同时也会减少对爬行动物来说必要的捕猎、娱乐和对天敌的防范意识。两栖动物需要潮湿的气候进行生殖繁衍,因此它们对栖息地的气候变化极为敏感。

同时,山区蛙类也正在受到气候变暖的极大威胁。在热带山区,许多两栖动物生活于云雾林中。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云层升高,两栖动物的栖息地被暴晒,许多生活于山顶的蛙类将无法生存。此外,雨林的气候变化也为壶菌的生存提供了更为理想的环境,而壶菌病是一种毁灭性疾病,它可以导致地球上所有两栖动物灭亡。

那这么严重的物种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美国人的做法。

在很多人眼里,宠物也许只代表猫狗,但事实上在欧美国家等世界各地,人工繁育的诸多爬行动物早就成为人们的宠物伴侣。和许多有着不同爱好的人们一样,我们国内也有着热爱爬宠的一群人。

在美国,亚达伯拉象龟是华盛顿公约附录II的物种。这就意味着你不需要拥有针对性的野生动物繁育许可,你一样也可以养。但这在中国内地是不行的!

美国的这种做法非常好。这虽然是一种公约附录II的物种。不需要拥有针对性的野生动物繁育许可,私人一样也可以饲养,这样的话,如果有人有能力有空间可以繁育它们,并且提供幼体出售等。这样它们就不会被出口或走私到美国,给了野生动物走私很大的压力。如果可以合法繁育它们,并且在州与州之间运输往来,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也拥有和饲养它们。

来说下德戈,他是美国一家爬宠店的老板。确实,一些例如小安德烈斯岛鬣蜥和主人的关系非常亲密,有些并不会这样就好比养猫那种不怎么在意你一样。有些就像养了狗一样,它们喜欢主人并且喜欢待在人们身边。比如鬃狮蜥就是一种非常好社交的动物。所以这其实取决于不同品种的爬行动物它们自身,就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具攻击性的狗,也有不具攻击性的狗,同样在爬行动物里,有具攻击性的蛇也有不具攻击性的蛇,这都取决于你受到的教育有关,你是否学会了如何和它们相处,如何照顾它们以及当它们有一些举动出现的时候你怎么反应等。因为现在的话拿鬣蜥举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事实上人工饲养的比野生环境下的多,他们也有自己的鬣蜥。他们也在尝试繁殖。因为在野外的话,它们会被捕杀,它们正在走向灭绝。

相信人工繁育动物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你要知道,大多数个人繁殖珍稀动物的能力比动物园的能力要强。之所以我们这样做得到,是因为我们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在一个特定的品种上而不是很多个品种。你也知道,一旦你有了一个人工繁殖下的个体,人工物种其实比野生动物更容易繁殖。那么越来越多的人工个体会繁殖得比野生捕获的多。如果更多的人拥有人工个体,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野生个体被走私这种情况。

来说说特里,他环游世界,去过20多个国家,把不同的蛇类、龟类和其他爬行动物带回来人工繁育,而事实情况是,如果不把这些动物带回来人工繁育,数百万的动物就会面临灭绝。

人类不断地在摧毁这个星球,如果我们不继续保护和繁育它们。它们就会永远消失。

像这些外国人他们其实只是一些普通民众,他们是出于自己自发的对动物的热爱和对动物的钻研,所以会去做饲养和繁育这样一件事情。往往他们做的呢,其实会比所谓的专家做的更好。

我们国家爬宠爱好者基数完全不输于欧美,并且爬宠文化在我们国家这几年正在兴起。希望就是随着以后的再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了解爬宠以及爬宠文化,再有就是中国爬展做得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

目前我们国家内地关于饲养繁育爬宠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法律,也就是野保法。内地的野保法其实是不区分人工和野外捕获的概念。像一些新闻报道里说,某某大学生私自饲养蟒蛇这样的情况,实际上他所饲养的蟒蛇并不是野外捕获的而是一个人工的结果。区分野生动物和人工动物其实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大家都参与这些动物的保护和繁育,我们身边的物种才不会那么快的灭绝。

希望所有人可以正式所有动物,动物其实并不分所谓的善恶、美丑等等。因为这些词都是人们强加给它们的概念,那其实每一种动物它都值得你的关心和爱护

爬行动物为什么吐息(你真的了解两爬动物吗)(1)

作为人类,主宰着这个星球,我们已经自私了太多了。看清自己,让更多人认识到两爬和节肢动物的美好,既不让传统延续对它们的丑化,更不让舆论无知地典解误解,需要每个热爱它们的人们都站出来传播这种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