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

看了这期《国家宝藏》的观众,全都被富大龙演的秦始皇燃到爆炸。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

他一出场,秦皇那气势就对了,用网民的话说,在逃的兵马俑。说到最后一段“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的大段台词,从气场、台词力度到情绪转换,你就觉得这就是活生生的秦始皇站在面前,遇到这样的一代雄主,六国气数已尽。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

但故事在这里就戛然而止,观众都还想看,没有了,这毕竟只是一期综艺里的一个片段而已。

《国家宝藏》是央视2017年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一档三季豆瓣评分没下过9分的宝藏综艺,12月6日开始播出的第三季,开分9.5, 第一期来 了张子枫,到了第二期,秦始皇陵,影帝专场。有沈腾、陈建斌。讲到被埋葬在秦始皇陵的青铜仙鹤,请来富大龙,他一出来,弹幕上一水都是:我的赢驷!我的最佳秦王!!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3)

看完节目,许多人都说要回去刷《大秦帝国之纵横》,在豆瓣上这部古装剧其实人气不算高,打分也就4万多人,比不上任何一部当红偶像剧,但评分高达9.3。

觉得这部剧的命运就像富大龙一样,看过的都说好,但就是不大火,但越是不火,大家越觉得他好,越替他可惜。

很多人现在把富大龙的表演和张鲁一在《大秦赋》中的表演作比较,其实无需如此,各有各的好,让富大龙去演张鲁一的《红色》,他也演不好,不是内味儿。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4)

让富大龙演完秦惠文王再演秦始皇,更不可能,总不能演完爷爷演孙子,何况秦始皇统一六国还是流量爱豆的年纪,富大龙,年纪是大了点,剧组找他演,他自己也不会演。

成全自己和成全戏之间,他肯定选择成全戏。

很多人说富大龙就适合演王者,那是没看过富大龙的戏,从皇帝到平民,从纵横霸气的秦王到自毁河山的隋炀帝,富大龙演谁是谁,身上挂着第7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男主角;第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5)

但影帝他拿了,还是“最穷影帝”。他一直拒接商业广告,除了《国家宝藏》这样的央视口碑综艺,不参加任何综艺节目。对剧本还特挑,一年只接一两部戏,网上传说他夫妻俩在北京买不起房子,和家人一起租房住。他自己倒是回应说,说没那么夸张。

但不红是真的。

不是因为《大秦赋》,大家也想不起还有一个这么会演戏的富大龙。但他是真不着急。富大龙式不想红,我信。

但我不服!

富大龙演的秦始皇,绝了

很多人都说,这期节目的播出时间,有点意思。能引发联想,是因为对比有点明显。

那边厢,公认的演技派张鲁一,演得好爱美人更爱江山的唐明皇,却未必演得好《大秦赋》里率领秦国一路东出,实现了秦一统天下霸业的始皇嬴政。

跟演技无关,张鲁一身上多的是庶民气,却少有秦皇汉武的帝王霸气。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6)

到了这一期的《国家宝藏》,作为节目中的国宝守护者,富大龙再次装扮成王者,这一次,化身“秦始皇”,他一出场观众就信了,说这是出土文物。

故事一开场,是年幼的嬴政在赵国为质之时,被燕国太子丹解围,太子丹以白鹤为例来劝慰嬴政,21年后,嬴政成了秦王,宴请燕国太子丹过来叙旧。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7)

富大龙演技真的是霸气凌人。对驯禽师抛一个眼神过来,就充满了王者之气,不仅是台词有力,而且身段一出来,气场也浑然天成。

这个角色其实不好演。

嬴政少年时代与燕太子丹有旧,但太子丹渴望成为翱翔天际的仙鹤,嬴政则要做执掌仙鹤命运的驯禽师。这里既有两个旧友之间的情仇,又有角色各自的成长变化,尤其秦王的角色,稍微一用力,就会有油腻感。但富大龙把分寸拿捏得很好,怒而不威,进退自若。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8)

不得不提富大龙独具特色的台词腔调和瞬息万变的情绪层次,他的声音极具辨识度,很容易就凭借强大的台词功力带着观众穿越历史。

故事中他听说好友来到,眼中满是欢喜,振作精神等待旧友。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9)

可当他看到太子丹对称呼秦王时,神情又有了变化,眼神中的失望一闪而过,又立刻转化成了日常的帝王模式。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0)

接下来,燕太子丹的质疑像最尖锐的刀子,不见血,却生生戳人心。

再看富大龙演绎的情绪转变:同一个镜头,同一个姿势,甚至同一个表情。

但你看眼睛。先是疑惑。

然后是说到被太子丹说到“好命”时的爆发。用网民的话说,一口气,就讲出了《大秦赋》十几集的剧情。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1)

再顺势讲出秦统一天下的渴望与野心,那一刻他情绪的爆发,真实到让观众完全沉浸到了角色里面,还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人性。

不得不说,富大龙的表演多一分钟,观众对于他饰演秦王的期待就就加一层。到最后一段独白—“你道是怎样一只鹤?它是我大秦锐士、饮血的秦剑铸成的。内仗金器,外依火精,五行之中霸占金与火,便注定,我大秦必将立于不败之地。”

说的虽然是文物,但所有观众都能感到一股豪气穿越历史扑面而来,富大龙的表演好在哪里?

戏剧张力。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2)

故事里的重逢,和诉说里的真心,戏中有戏。如水银泄地,似行云流水。

虽不是演技综艺,却奉献了一段完全可以写进教科书里的演技。

这段表演,跟他在《纵横》里的表演合并,也就可以理解,观众期望富大龙再演一部《秦始皇》的心。

当年也是他饰演的秦惠文王嬴驷一出场,观众就被他的扮相和气度以及台词功力镇住了。

其实嬴驷超难演,史书上也就寥寥三百字,这怎么演?

富大龙查阅了很多历史典籍,然后对嬴驷进行了画像,又学习跪坐、盘坐、侧倚等等姿势。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3)

最后他说,“我想尽可能地还原出一个真实的秦惠文王,我与导演丁黑沟通过,他也同意了我这种风格化秦王的表演。”

他所说的“风格化”,是指角色“会痴笑,会怒火中烧,会跟自己的臣子坐在朝堂上聊政事,也会在公开场合嬉笑怒骂、丝毫不顾君王的身份。”

这种角色理解是很精准的,帝皇威严,其实是秦皇汉武大一统之后的事,富大龙的演绎,才更接近战国之世、一个草莽生长的王朝的王。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4)

这部戏的导演丁黑曾如此评价富大龙:“古装剧的台词都是很长很难记的,但大龙开拍时张口就来,神情语气都很到位,真的很让人佩服。”

富大龙有多让人服气?

当年和富大龙演对手戏的宁静,总觉得自己和富大龙外形不太匹配,结果第一场对戏,就被他的气场震住,称他绝对是“男人中的男人”。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5)

后来拍到第三部《崛起》,富大龙回来客串,和演一场秦王对秦王的对手戏,宁静腾腾腾像个迷妹一样跑过去看。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6)

《纵横》演到最后,导演丁黑说,富大龙是好演员,好到有时候得打压一下,不然,气场全被他一个人抢走了。

是真的,从年少时的胡闹、放纵,到壮年时的霸道、威严,再到年老时内心的挣扎和迷茫,富大龙演的秦惠文王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当年网友们纷纷称他是兵马俑穿越,惠文王附体!

富大龙的表演方式,往往非常戏剧化,从台词到身姿、眼神,都是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能演出那个时代的人身上的沛然之气,当他说出那句“于后世千秋万代,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一个硬朗、强悍,生机勃勃的大秦,就在他身后展开。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7)

角色临终前还在牵挂"我若走了,给我看好秦国,守好。"

那份从一而终的帝王霸气,堪比起陈道明、陈宝国这样的顶级戏骨以往所塑造的经典帝王角色。

这角色,堪称演得刻进骨子里”。

当年追《纵横》,谁不是一边爱上了赳赳老秦,一边爱上了富大龙的嬴驷。

说富大龙只会演秦王,那是没看过富大龙的戏

但富大龙不是只能演帝王。

很多人难以想象,他其实是童星出身。

1976年,富大龙出生于甘肃,7岁那年跟随父母来到北京生活。偶然被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发现,找去出演了《中彩》这部电影。之后又被推荐出演电影《少年彭德怀》。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8)

导演在拍戏前的一个多月,让生活老师带着一群小演员去农村。 盛夏时节,富大龙每天和村里的孩子在田间地头光着脚跑,扎上草刺儿了哭了,再挑出来,没事了接着跑。下稻田里劳作,被蚂蟥叮咬。

玩了一个月,等剧组进来的时候,富大龙晒得黑乎乎的,状态就跟当地小孩一样了。

他自己回忆当年怎么演戏,“我饰演小彭德怀,那会我像小动物一样。”

什么意思?儿童演员就像小动物,对表演没有什么概念,是被导演调动着。

但就是这个少年时代的角色教会他的两件事,却深深影响了富大龙一生的演绎。

“这两件事情,实际上是表演最真谛的东西,前一件叫体验生活,后一件叫真听真看真感受,这两件事情成为我表演的基础,和永远的座右铭。”

后来富大龙很自然就去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不过毕业也没戏演,因为他只爱演戏,不爱交际,有七、八年的时间没什么演戏的机会。同班的蒋勤勤已经演琼瑶剧火遍大江南北时,他还在沉寂。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19)

成年富大龙第一次被观众看见,要感谢一个人——《红河谷》的导演冯小宁,也是有缘,许多年后,他会和影片的女主一起,成就了一部国产古装剧经典。

那是后话,富大龙能演冯小宁的戏,还得感谢童星生涯,他14岁主演过冯小宁执导的抗日题材电影《战争子午线》,影片还拿下了1991年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

到了《紫日》进入筹备期,冯小宁找到他,让他去农村生活,越偏僻越好,就当自己是一个河北农民。但还有句话,“你体验完了回来,我们也不一定用你。”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0)

富大龙在河北一个小村庄的农户家里待了一个多月,跟农民同吃同住,插秧种田,冯小宁突然来了,看着黑黝黝整个一农民形象的富大龙就乐,“从他的笑容里我意识到,《紫日》的男主角非我莫属。”

《紫日》里富大龙演的杨玉富的农民形象很抓人心。原本淳朴善良的汉子,亲眼看着自己的老母亲被日军士兵用刺刀活活刺死却无能为力,在逃亡的道路上又带着顽强的生命力。

《紫日》让观众看到了,富大龙该火了吧,并没有。

一个刚出道的年轻演员,还挑剧本。

富大龙每次接戏最重要的四个原则:第一:不重复自己的角色。

第二:角色要有一定代表性。

第三:不演不符合逻辑的戏。

第四:演反派可以,但一定要恶有恶报。

等不到,就不演,待业四年,送过外卖,当过老师,靠父母接济过,一直等到2006年,导演戚健要拍《天狗》,原定的主演是陈建斌。可临到要拍摄的时候,陈建斌档期没了。戚健急得直跺脚,这时有人推荐了富大龙。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1)

富大龙在回家的路上,在公车上摇晃着翻了几页剧本,当天晚上就坐上硬座火车,直奔山西平遥片场,赶到片场的时候,兜里只剩下200块钱。

就这么他还嘴硬,剧组跟他谈钱,“我不是冲着钱来的,我是冲着戏来的”。

为了在片中讲出地道的山西话,他把所有的台词摘录出来,找当地的农民一字一句地学,不停地听旁边人说,随拍随学。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2)

为演出李天狗的残疾,他从进剧组就开始颠着走路,让自己忘掉有条正常的腿,拍完戏感觉腿像萎缩了一样,老有点颠。

这经历,和张译演《我的团长我的团》异曲同工。

好演员,总是一样的,烂演技,各有各的烂。

后来这个保护住了林区,却被村民打成了植物人的身体残疾的护林员角色,为他拿下了金鸡、华表影帝。

这部戏真是富大龙的福星。

演戏的时候,他还认识了演过《贞观长歌》的大美女饶敏莉,交往的时候所有人都反对,但人家就看上了他。最后两人低调“裸婚”了。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3)

直到《天狗》获奖,算是熬出了头吧,但他还是不火。

不火,但就是每一场表演几乎都不一样,每一场表演都能找到一些新的令人再次眼前一亮的东西。

《少年包青天》里的六子, 和生母相认的那场戏,没一句台词,没嚎啕大哭,眼神动作就打动人心。

《走西口》里的反派梁满囤,让人恨的牙痒痒,但那份奸诈中的可爱,又让观众舍不得他。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4)

现在大家一看到富大龙就想起秦王,但实际上演秦王之前他的成名角色几乎都是农民,难怪当年观众质疑,一个农民专业户怎么能饰演帝王呢?

但演完观众都服气了。

也是赶巧,《纵横》播出的2013年,另一部富大龙演帝皇的大戏也开播——《隋唐演义》,他演暴君杨广。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5)

富大龙穿上身黄袍,留起络腮胡。那种昏庸无道、性格暴戾的感觉就出来了。

但观众不仅在杨广身上感受到黑暗、残暴的一面。也能感受到杨广才华横溢的另一面,比如吟诗抚琴,舞剑歌赋。到最后,角色还带着浓重的毁灭欲。

那时候富大龙的枕边书就是一本《隋炀帝传》,最后《隋唐演义》中隋炀帝说的诗文,很多他是自己看到丰富到剧本里的。

很多人至今也难忘他在角色自缢那场戏里,那霸气十足的独白。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6)

富大龙演戏是带着神圣感的,他觉得人物塑造如同佛经故事中的割肉喂鹰,少一根头发放上去,这个角色都不能成活。

演了这么多戏,他反倒“觉得我越来越不会表演,我对表演这件事越来越不懂”,因为“苏格拉底有一句著名的话,人的已知就像一个圆。这个圆越大,接触到的外部未知世界就越大,这件事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的生命是简短的,但我希望每个人在扩大已知的同时,知道你永远应该面对无限的未知。不管干什么,总在扩充这个圆,如果眼睛总能看向未知,这一辈子就不白活。”

有一次记者采访他,刚好有一篇文章称他为不怕苦不累的“基层演员”。记者跟他提起,这位影帝听错了,回答说“基础演员?对啊,我就是个基础演员。”

富大龙,不红也有不红的好

或许很多人压根就不记得,华语圈还有这么一位“基础影帝”的存在。

但就是这么一个「一点也不红」的人,演技却被公认与那些当红的演技派不相上下。

富大龙也出演过烂剧,但没有烂的角色。只要有他在,再难看的剧也有值得看的一幕。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7)

对于他来说,能让一部戏更好,演员怎么做都是值得的。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8)

去拍胡玫导演的《进京城》,他演旦角,胡玫已经准备了替身演员完成一些专业的高难度动作,但最终富大龙日夜苦练,坚持亲身上阵,全程真演真唱。

到了戏出来,梨园行的高手给他点赞——“神了。”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29)

但他总觉得自己努力还不够,演《纵横》够成功了吧,他回应:“还有很多遗憾之处,自己还不够用功。”合作的演员笑:“那还让不让人活。”

但富大龙不红,也怪他自己——跟不上这个流量时代的演艺圈。

除了作品以外,观众很难在媒体上看到他。

他的故事明明很有看点,却少有介绍他的文章。热搜,那几乎是不存在的。

他自己也不愿再谈什么七年八年的艰难。觉得“我没做什么”。

也不用微博,开了一次微博,还是提醒网友不要上当受骗,然后给粉丝撂下一句:我们作品中见。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30)

他还拒绝粉丝探班跟拍,因为“人跟人是平等的。”

平日里,他写散文诗歌,写古诗、短句、对联,结过集。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31)

还写书法,弹古琴,演《狄仁杰前传》时,狄仁杰弹琴的手部特写没有用手替。

这么多可以营销的点,但他在整个流量世界中,是缺席的。

他把理想生活状态总结起来就是,“在能够维持我正常的生计,正常穿衣吃饭的基础上,我希望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精神世界。”

太注重精神世界,就无法理解这个流量世界。

他内心想要的,也许是一种表演的诗意和浪漫,相信每个角色都该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那不是毫无表情的网红脸,流量爱豆们空洞的眼神能够成就的,需要深刻的生命感悟。

这种人,怎么和流量时代接轨呢?

他当然无法理解,娱乐圈早已明确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完全年轻态和开放化的造星体系,和演技没太大关系。

某种意义上说,他像个娱乐圈的古人,张口就是,“娱乐,演员,钱,都不是我们崇拜和追随的导师,我们该崇拜知识、追随道德。”

这样能红吗?撞上这个流量时代,或许注定了他是一名「不红」的演员。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32)

但对真正能把事情看透的人来说,「红」与「不红」其实根本不算什么事。

「明星」才谈人气,因为他们得靠着他人的瞩目而活;而「演员」,能够坚持自我就是最重要的。

富大龙写过这样的句子, “火是硬道理,钱是硬标准,但不是人唯一的道理唯一的标准”。

他觉得戏最重要,”以前的戏曲大家就是这样,他们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里,有二十个小时都在练功,生活里可能穷困潦倒,一上舞台光彩夺目。所以我说,戏如天、戏如命这种话不是谁都能说的。”

值不值呢?比起偶像流量这种如同樱花般绚烂而“短命”的存在。该演的戏富大龙演了,该采摘的人生果实,都没落下。好像也没耽误时光,不枉人生一场。

他说过自己和观众理想化的相逢:“哪天有缘擦肩而过,您说一句,嘿,富大龙,你还能演的再烂一点吗?我给您道个歉,对于我,此生足矣!”

说这话的富大龙,又把人带回到《大秦》系列里那个秦王身上。当年《纵横》主题曲唱到,“话千秋功业叹斜阳如血唯一轮明月 听剑吼西风 望霹雳弦惊 愿豪杰与共。”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33)

最后一句——“任万里纵横。”

这些老古董曲高和寡?好东西没人看?观众的呼声又似乎已经证明了一切。注水、炒作的喧嚣逝去后,有价值的“宝藏”,总会站在大众的视野里。

曾有人问过饶敏莉,后悔不后悔嫁给富大龙,她不假思索地说:“不后悔!”

爱过这样一个不红的“驷儿”,我们也不后悔。

大秦赋名场面,活在大秦赋弹幕里的男人(34)

不红,也有不红的好。只是这个“在逃的兵马俑”,这一次,恐怕也藏不住了。

那就让富大龙红起来,红了,在资本眼中才撑得起一部他来演“秦始皇”的长剧,红,也还是有红的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