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问红尘可怜人(莫做红尘赶路人)

莫问红尘可怜人(莫做红尘赶路人)(1)

将心安住当下

把正知变成永久的蒲团

才是最好的修行

莫问红尘可怜人(莫做红尘赶路人)(2)

践行戒律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对身口意的观察,让心安住于正知正念,以此清净三业。首先要观察身口,让身业和语业安住于正知正念,使之清净。

我们平常走路时,不该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带着正知正念,才会对自己的行动清清楚楚,知道哪里该去,哪里不该去;知道什么该看,什么不该看。

同时,对走路或看什么的行动过程也能了了明知,而不是被内心的躁动、不良串习和混乱需求左右。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那种心不在焉,甚至魂不守舍的路人,就是处在失念的状态。

走路的威仪是目光稍稍向下,但不是低着头,而要注视前方不远处。心专注于走路的当下,对走的动作、过程了了明知,而不是想着别的事。

走的时间长了,偶尔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向四周看一看。看看天,看看远处。天很空旷,当我们看天时,心也会很空旷。尤其是专注走路时间长了,抬眼向前看去,让视线尽量放远放宽,心无所住地看一看。你一切都看到了,清清楚楚,但心不会粘在一个点,分别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或这个好看那个难看。就像明镜一样,看到一切,但都不粘著。

在看的过程中,也要保有正知,对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如果看到有人过来,就和颜悦色地打个招呼,比如合个掌或问候一下,和众生建立善缘。

这些过程都是在正知正念的引导下。正知是对行动的抉择,知道该不该打招呼,什么时候打招呼,打什么样的招呼,是微笑示意,还是说“你好”,还是需要合掌。比如你看到出家人或长辈,就应该合掌。恰到好处地做,就是一种正知。

同时对自己做的一切清清楚楚,既不是随着情绪唠唠叨叨,也不是嘴上和人说着什么,心里却想着别的事。带着正知正念,才能恰如其分地和人接触并交流。

有时候,我们还要看看走的路,好不好走,安全不安全,或是下面的路怎么走,走哪条路更合适。在此过程中,要带着正念去看,用正知加以观察并选择。

找地方停下休息时,需要看看前后左右是否安全。比如这里是不是车经常过的地方,在太阳下还是荫凉地,上方会不会有东西掉下来,能不能让人放松地坐着。

总之,要带着正知检查环境,作出正确选择,知道自己应该坐哪里。然后让心安住当下,安安静静地坐着。虽然身体坐在地上或凳子上,但要让心永远坐在正知上,把正知变成永久的蒲团,那才是最好的修行。

摘自:《入行论》讲座

版权所有:济群法师

如需转载,请务必留言

莫问红尘可怜人(莫做红尘赶路人)(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