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联的小故事(春联的由来)

过大年贴春联、门神由来已久,系过年增添节日喜庆气氛之一,是年三十上午必做之事。春联古称桃符,亦称:门对,是红纸写字后贴于门、窗两侧的语联,是过年重要组成部分(家中有老人故去,为尽孝,贴春联头年用蓝纸,二年用黄纸,三年用粉纸)。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春联的由来)(1)

春联,源于古代“桃符”对子,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条。《宋史》蜀世家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题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浩长春”,是为有记载以来第一春联语联。明代初,桃符改春联。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元旦日前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并微服私访,走街串巷观察。一日,见一户未贴春联。查,乃屠户文盲,未请人写。太祖便亲自为屠户写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在明太祖倡导推广下,过年贴春联习俗沿习至今。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春联的由来)(2)

今流传于世的春联佳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就出于明代林大钦所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联语句发生变化,革命和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对联居多,如“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等。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春联的由来)(3)

早年的春联为人工书写,文化内容丰富,内涵各有风彩。春联形成街巷文化一景,故初一开始,就常有人沿街欣赏,来提高文学水平。

文曹建成2016年

此文已经申报著作权,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