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必背每日一首(诗词赏析每天两首)

我叫墨白术,一个喜爱琴棋书画,梦想着文武双全的墨家子弟。不为名利,只求寻找到被历史尘封的豪杰与著作,让遗失的浩然正气在这个时代继续流传下去。

言归正传,咱们看看今天的诗词(2019.3.11)。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词必背每日一首(诗词赏析每天两首)(1)

译文: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依旧在那里,却不见出征万里的将士们归还。

倘若飞将军李广、卫青还在,定然不会让那胡人的马蹄踏过阴山。

赏析:读完这首诗,我想起了1839年龚自珍所写的《已亥杂诗》中的这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中的一二句主要表达了诗人的感慨。秦汉时期的明月与边关历经了多少年的风雨,依旧还在那里没有改变,可是一次次出征厮杀在那里的将士们却不见有归还的人。边疆的战事持续的太久了,从秦汉开始至今都没有停歇过,为此而牺牲的军士有太多太多了。

诗人不知道怎么才可以解决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以他在想如果有很多良将存在,或许就可以结束战争了吧。他希望朝廷可以选贤举能,国内可以不断有人才出现,尽早结束战争,让天下太平人民安定。

诗人是一位忧国忧民有大局观的人,国家永远都不可以缺少这样的人,无论身居何位,人人都必须有保家守土之责。诗人同情、敬佩、深爱着每一位为国家民族而付出生命的人,但守护和平兴盛就要有牺牲;虽然不满朝廷的政策,但又必须以大局为重,放下不满,为国家持续兴盛而继续努力。

总之一句话:个人是小,民族是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词必背每日一首(诗词赏析每天两首)(2)

译文:国家陷落只有山河依旧,春天到来的城里荒草茂密。

感伤国事,看见花也不禁流泪,别离时鸟鸣惊心,更添离愁别恨。

战火已延续三月之久,家书更显珍贵,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环绕搔头思考,头发越加短小稀少,简直要插不了簪子了。

赏析:春天本应该是万物苏醒,充满希望的季节,可是在诗中前四句的描绘下,看不到一点有生机的样子,反而更有秋天的悲凉之色。

山河还是当初的山河,可是国家却已经沦陷了,长安城里本应人声鼎沸的时节却只有草木杂生,丝毫没有人烟。

春天来的时候,花儿应该是绽放娇艳的时候,鸟儿应是鸣叫的欢喜的时候,这本应该是一幅鸟语花香,欢呼雀跃的时节,可全是因为一个“破”字,这一切看起来就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我心中的沉痛悲凉,将春光覆盖,更显落寞。

战火持续的太久了,和家人的联系越来越难,这时候如果有一封书信可以寄给家人报个平安,或是家人的书信可以送于我手说些家乡琐事,这该是一件多奢侈珍贵的事情啊!所有的这些忧愁、焦虑齐上心头,让原本的青丝长发越加稀疏,最后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诗人同样是一位爱国忧国、爱民忧民的人,同样期待和平。战争是很残忍的词汇,没有人喜欢战争,我们都希望和平安好。但我们也永远不能畏惧战争,因为阻止不了那些有极大欲望的人存在,时常要存有危机感,血性不能丢,不能被安逸消磨掉。

记住这句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只是我个人感悟,如果您有不同的见解,大家多多交流,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