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

来源:【农民日报】

9月23日,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成都主会场揭晓。祖茂堂、肖建波、盖永峰、丁旦、魏德东、赵常洪、石濡菲、许方瑜、杨晓凌、马志祥等10位优秀农民获得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项目资助。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祖茂堂:

育种矢志不渝 惠农泽被四方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1)

9月12日早上5点,河北省高碑店市北城街道办事处南辛庄村农民、高碑店市农民技术协会会长祖茂堂就忙着赶往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运送用于小麦试验的159公斤种子。祖茂堂告诉记者:“送的是我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是要参加河北省今年小麦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的种子。”一大早就心急火燎地上路,是因为家里正在采收春玉米试验田,不能出差池,祖茂堂惦记着早去早回。

这样满满当当的日程,其实仅仅只是祖茂堂多年来习以为常的一天。这位从事育种、农技推广工作40年的农民专家,是高碑店市小麦首席专家、专家组组长,荣获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标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农民等多项殊荣。

生于1952年的祖茂堂,个头不高,却元气满满、中气十足,笑起来一脸爽朗。聊起他心爱的种子,眼里更是光芒闪动。

一粒种子半生梦。1973年,祖茂堂被推荐到华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农学系学习,眼界顿开。祖茂堂的“种子梦”启航于1982年。这一年,他主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专家对接,在自家责任田里建立实验基地,合作从事小麦品种的提纯复壮,并受当时的高碑店县农业局委派前往那时条件艰苦的海南三亚繁育玉米自交系。

自此,祖茂堂踏上与专家的合作育种之路。2005年,祖茂堂成立高碑店科茂种业有限公司。2006年,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成立北城农民技术协会,开展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一步一痕,祖茂堂走得步履铿锵。

如今,高碑店科茂种业有限公司早已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河北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自有育种基地13000亩,祖茂堂自己选育、研发通过审定的冬小麦品种有科茂53、科茂60、科茂63、中麦122,玉米品种有D722、科茂3918、科茂817。

深耕合作育种一线与良种推广一线40年,令祖茂堂引以为傲之处十根手指头不能尽数。

他致力推广小麦优良品种,累计推广逾8000万亩。为高碑店市及周边县市北部冬麦区先后引进中麦9号、北农9549、轮选987等10余个小麦品种,并推广到青海、甘肃、河南、山西等同一生态区,累计推广面积逾1000万亩。良种基地逐步增至1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产量达到1亿斤。基地农民不增投入,每年直接增收2000万元。

正是在高碑店实验基地,祖茂堂作为助手,协助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郭三堆,先后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单价、双价抗虫棉国审品种银棉2号、银棉8号。同时,祖茂堂作为第一育成人的省审品种银棉1号,成为适宜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新疆地区推广的新型棉种,累计推广逾600万亩。祖茂堂更是因此走出国门,到巴基斯坦指导抗虫棉繁育推广,到菲律宾、比利时、法国等展开国际学术交流……

育种工作枯燥又艰辛,祖茂堂却痴心不改、矢志不渝。他说:“喜欢就不会觉得苦。能够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很知足,很幸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祖茂堂期待用自己选育、研发的更多新种子,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肖建波:

黑土地上追逐“禾下乘凉梦”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2)

9月16日清晨,走进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一拉溪镇新兴村,一台台收割机迎着熹微晨光从村道缓缓开进稻田。田间,一块大米形状的石碑伫立中央,镌刻着“九月丰农场”几个大字。这4000余亩稻田,是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新兴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肖建波用30年绘就的“金色版块”。

今年50岁的肖建波是土生土长的新兴村人。“打小起,凡是和种水稻有关的我都感兴趣。当时好些人不理解,叫我‘肖魔怔’。”肖建波告诉记者。1992年高中毕业后,肖建波选择留在村中,潜心钻研水稻种植。在田间地头,他挨个拜访种粮大户和农技专家讨教经验;农闲时,就自己读书“补课”。一天天的勤恳钻研,让肖建波种植的水稻产量逐渐有了起色。然而,看着乡亲们的稻田,肖建波却仍然犯愁:村民们种植的水稻大多是品种单一、附加值低的“大路货”,产量上不去,上哪儿去引进新品种优质水稻呢?一筹莫展之际,一次难忘的会面让肖建波找到了答案——2011年9月,肖建波在湖南见到了袁隆平院士。

向袁隆平院士道出自己开发水稻品种的想法后,袁老当即决定把多个水稻新品种交给肖建波试种。“袁老说不下田不可能出科研成果,他很愿意和我们这些一线农民聊聊。”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肖建波仍兴奋不已。“袁老嘱咐我,希望能在我们吉林的黑土地上把水稻新品种给种出来、推广好。”此后,肖建波受袁隆平院士团队委托,在自家的试验田中进行了多个水稻品种的试验示范,其中,“隆优619”等优质粳稻品种得以在一拉溪镇成功推广种植,每亩地可为农民增收200元。

新型优质水稻品种在新兴村扎下了根,肖建波种水稻的底气也越来越足。2012年前后,他把目光转向了农业机械化。“到了秋收季,光靠纯人力根本忙不过来,要想提高生产效率,机械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肖建波说。然而,村民们的地块大多小且分散,如何提升机械作业率?偶然间,一次电视上关于国外家庭农场的新闻让肖建波受到启发。经过试验机械化耕种、摸索家庭农场模式可行性后,2013年,肖建波流转村民土地800余亩,注册成立九月丰家庭农场。如今,农场流转土地面积达4000余亩,村民通过流转土地每年可增收约2.5万元。农场有各类农业机械60余台,可为周边2000余亩土地提供农机作业服务。肖建波用家庭农场“拢”起了村民的地,也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现在秋收,农场用工量大,我请了300多个村民来帮忙。”肖建波指着远处稻田间作业的收割机告诉记者,“除了流转土地的收入,到农场打季节工,每个人每年还能再拿到1.5万元。”

农场面积广了,农民富起来了,水稻种植技术、模式也要因势而变。2016年,在袁隆平院士团队的帮助下,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试验站在农场正式挂牌成立,如今,农场依托试验站大力推广新品种,开展水稻种植技术、人才培训等,成功推出三系稻花香等多种高钙、多胚、少糖的水稻新品种。“今年,我们引进试种巨型稻,未来准备进一步开发探索稻鱼、稻蟹种养模式,在黑土地上实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肖建波告诉记者。

盖永峰:

万亩田园种出更多“金豆豆”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3)

仲秋时节,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的万亩黑土地上,大豆和玉米长势良好,籽粒饱满。虽已过了田间管理的高峰期,该合作社理事长盖永峰却仍然忙得像个“陀螺”,检查农机、筹备秋粮收购资金、田间观摩、订购农资……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今年我们合作社托管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大豆2.5万亩,玉米1万亩。”盖永峰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合作社托管土地面积的增加,盖永峰感到身上的责任越来越大,“合作社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已经不是单纯的种植粮食、规模经营了,必须创新经营思路、吃透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才能进一步提升合作社效益。”

盖永峰1977年出生于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大乌斯力村,由于父亲是生产队的农机手,盖永峰从小就接触农业生产。1996年,受机械化水平不高、土地较为分散、农业效益较低等因素影响,家乡许多村民失去了种粮信心,开始外出打工。在这样的环境下,盖永峰中专毕业后却毅然选择了种粮的道路。

2010年,33岁的盖永峰敏锐地捕捉到种植粮食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机遇即将到来,敢想敢干的他先后到上海、哈尔滨等地,学习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怎样去改变低效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盖永峰带着身边的亲戚朋友分析市场行情、进行效益对比,最终说服4家农户一起筹集200万元,成立嘉兴合作社,当年入社耕地2000亩,实现纯收入55万元。由于合作社的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户种植,村民们纷纷主动要求带地入社。

在合作社不断壮大的同时,盖永峰带领合作社确立“统一购买农资、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进行化学除草、统一中耕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管理方式,树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理念,遇重大事项均召开社员大会集体讨论决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通过多种渠道与种子企业合作,每年提供2000亩耕地用于新品种示范,筛选适合本区域种植的新品种并进行推广;开展秸秆全量还田,实施耕地轮作,通过土壤成分、施肥、产量等因素对比,分析秸秆还田的优势和不足,探索黑土地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经过12年的发展,嘉兴合作社已经从一个小型传统种植合作社,发展成为规模经营面积3万多亩的国家级示范社,合作社社员达到115户、固定资产2300万元,拥有50余台(套)各种农业机械,配套了库棚、晾晒场、烘干塔、储存库等设施。

近几年,嘉兴合作社响应国家号召,从一开始的只种玉米,到现在以种植大豆为主。现在,合作社2.5万亩大豆全部采用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每公顷大豆平均产量高出普通农户450斤左右,27项指标全部达到绿色种植标准,受到珠三角、长三角等豆制品加工企业的青睐。

“今后要借助黑河大豆品牌效应,在我们的黑土地上种出更多更优质更绿色的大豆!我们也要把这片黑土地保护好,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大豆增产增收作贡献,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走上富裕道路!”盖永峰说。

丁旦:

“海归”种粮思路新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4)

他是“90后”,还是“海归”。和许多有留学经历的小伙伴不同的是,他选择回到家乡种地。他就是丁旦,江西省高安市石脑镇的一名“新农人”、高安市荷悦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研究生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丁旦,在校学习并不是农业,毕业后还当了两年“沪漂”,为什么会选择农业这条路?“父母就是务农的,在大部分人印象里农业不仅辛苦,还不怎么赚钱,我想改变这种局面。”丁旦的目标很简单也很直接。

回乡后,丁旦又当起了“学生”,只不过这次他的老师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民,“课本”就是田里的水稻。丁旦人高马大,但晒得黝黑的皮肤和时常哈腰的姿势,让他跟村民交流起来很随和,这是丁旦摸索出的经验:“跟农民打交道,有时就要‘脸皮厚’,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态度好一点,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渐渐地,村民认可了这个“高配版”的新伙计。丁旦也明确了方向,“我要把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经营等理念带入农业生产。”

丁旦的思路来源于他遇到的两个问题。“头两年种粮时,流转了2000多亩地,合作社直接种,累死累活也管不过来。”丁旦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既扩大规模,又保证规模适度。

为此,“田管家”模式应运而生。丁旦按照流转土地所属的村,把合作社的基地划分成13个区域,每个区域聘请一名农民担任“田管家”,负责水稻从种到收全程的各项事宜。他还定下标准,种粮收益的60%归“田管家”,合作社只留40%。“这样一来,‘田管家’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能够把责任田当成‘自己的地’来种,相互之间也可以形成良性竞争。”丁旦说。

“田管家”也并非单打独斗,丁旦还为他们配备了两名“总管家”。“总管家”负责协调、管理,“田管家”专心种田,流程明确,各司其职。此外,合作社还成立了一支由20多人和30多台(套)各种农机组成的农事社会化服务队,周边农户都可以享受到便利。今年,合作社的土地流转规模已达9400亩,丁旦管理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丁旦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则更显隐蔽。“有个一直赚钱的基地亏本了,一开始我还不相信,后来一查账发现肥料成本是正常的两倍。”丁旦告诉记者,当地农民往往喜欢用“一口价”粗略算个总账,但每个环节到底用了多少,还有没有降本增效的余地,如果不精打细算,很难找到增收的突破口。

于是,丁旦开始带着他的这些“农民老师”算账。“有时候可能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过程都摆了出来,清晰明了,也能让人信服。”丁旦说,他希望农民也能有都市白领一样的工作体验,让农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更加科学高效。

丁旦种粮的这几年,遇到过不少困难,有家人、村民一开始的不理解,也有洪涝、干旱等天灾,但他依然坚定要一辈子做农业。未来,他想把重点放在标准化上。“农机参数怎么调、倒伏水稻怎么收,农民摸索出来不少好经验。如果能把个人技术上升为标准生产流程,就能更好地帮助农民赚取产品溢价,提高种粮的整体收益。”丁旦说。

魏德东:

让种地更赚钱 让农民更体面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5)

腼腆的笑容、厚重的声线、略显黝黑的皮肤,这是魏德东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魏德东是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大刘新村的村民,也是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自2008年开始流转土地、创办合作社以来,魏德东不仅获得过“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粮王”等多项荣誉,还在2018年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粮王”,却曾说过“以后就是要饭也不种地了”。

魏德东1968年出生在农村,从小跟着父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虽然辛苦,但魏德东一直任劳任怨。直到有一年,魏德东收完麦子后,碰上了连阴天。眼看着忙碌了一年种出的麦子在屋里发霉,魏德东却束手无策,于是他发誓再也不种地。

2001年,魏德东在镇上开了一家农资经销店。开店期间,他经常与农资打交道,和农民交流,积累了许多农业知识和实操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德东发现外出务工或经商的青壮年越来越多。眼瞅着村里的农田减产的减产、撂荒的撂荒,他觉得很心疼。2008年,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观察,魏德东悟出一个道理:土地流转是未来方向,农资经营将越来越难。于是,魏德东萌生了承包土地的想法。他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成功流转了300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当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10余年来,在魏德东的带领下,富民合作社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高质量发展。邀请省、市农业专家现场指导,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成立科技示范基地、教学科研就业实践基地、博士工作站等;积极与涉农企业合作,从事订单种植,小麦、玉米每斤的回收价均高于市场价0.15元;成立德州富益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为广大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程服务,通过利用农资经营优势、农机规模化作业,每亩地节本增效300元以上。

目前,富民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托管土地2万余亩,拥有大型农机设备30台套,小型设备80多台,还有种子公司、测土配肥站、日烘干能力400吨的粮食烘干设备。目前,他的配肥站已辐射周边20多个种粮大户,服务面积达3万余亩。附近一位种粮大户李俊告诉记者:“以前种庄稼就是埋头苦干没有经验,自从认识魏总以后,他把一些种植模式、经验分享给我们,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今后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搭建更大的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在产前提供技术培训、测土配肥、种植方案制定等服务;产中整合当地农机资源,提供耕、种、防、收等服务;产后加强与中化集团、农发集团山东粮业的合作,聚集资源,共建粮食生产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粮食烘干、仓储、订单销售等服务。”魏德东说,“以德州市‘吨半粮’创建为契机,把全程托管、订单种植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模式,逐步实现按流程种地、按标准种地、拿清单种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逐渐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好地’的问题,让种地真正变成一份非常体面的职业。”

赵常洪:

虾稻共作闯出新天地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6)

“回”字形、40亩见方的虾池中央,近1米高的水稻茁壮成长,4米宽的虾沟里不时涌上气泡,暴露出小龙虾的行踪……9月中旬,在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赵脑村,记者见到了这样一幅妙趣横生的景象。从田间登上瞭望台,260个这样的虾池形成1.2万亩虾稻共作基地,一眼望不到边。

“以前我们只种水稻的时候,每亩有1500元的收入,现在我们通过虾稻共作,每亩综合收入能达到6000元左右,翻了4倍。”赵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常洪在一旁介绍道。今年61岁的他每每回想起村里这些年翻天覆地变化时,总是感叹“想不到”。

赵脑村位于熊口镇最南端,交通不便,地势低洼,10年前有“虫洼子”“水袋子”之称。赵常洪上任伊始,村民普遍耕种传统作物,收入不高,以致农户私下低价转让耕地较为普遍,甚至抛荒撂荒也不同程度存在。

面对这种情况,赵常洪经常开着车到周边县市“偷师学艺”。经过反复对比测算,和村“两委”班子、种养能手反复沟通协商,赵常洪最终将虾稻共作这一模式作为村里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虾稻共作前期投入比较大,群众难以负担,这又成了他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2013年,在得知熊口镇龙头企业华山公司有意向建设稳定、标准化、规模化小龙虾生产基地后,赵常洪立刻上门与华山公司协商沟通,双方一拍即合。经过反复协商,在兼顾企业标准和保障农民土地收益的前提下,双方设计了以“反租倒包”和“三权分离”为核心的“华山模式”,即将全村1.2万亩土地整体流转并将其规划整治成260个虾稻共作养殖单元,然后再把40亩左右的养殖单元等价倒包给赵脑村种养能手,稻田种养和土地流转收入全部归农民所有。

通过村“两委”不断地上门做工作,群众对这一模式也逐渐有了信心。经过规模化、标准化整治后,赵脑村净增耕地面积2605亩,昔日散乱的村庄变身万亩基地,呈现出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田园风光。

随着赵脑村虾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前来学习取经的外省市人员也逐步多了起来,对此赵常洪迅速组织本村养殖能手、种养大户10多人到湖北襄阳、四川成都等地开展养殖技术指导,当起了“土专家”。此外,他还带领20余名骨干到湖北天门市等地“拓展市场”,运用自己手里的技术和资金流转了5000余亩田地发展虾稻产业。为让农户更加安心地养虾,在赵常洪带领下,村里建立了“服农”“绿途”两个合作社,为所有入社的养殖户提供全程机械化耕种服务和农资供给、技术培训,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种养风险,保证了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虾稻共作不仅大幅提升种粮收益和粮食产品品质,还保证了生态安全、食品安全,释放出良好的生态效益。”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传银告诉记者,“近年来,赵脑村在赵常洪的带领下,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全市首个万亩虾稻共作示范基地,并不断探索优化虾稻共作模式,为潜江市龙虾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石濡菲:

出山传茶香 上山富茶农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7)

秋分将至,记者来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六堡镇塘平村的黑石山茶厂,还未进门,便闻到阵阵茶香。“六堡茶不仅是我童年的记忆,更是我们六堡镇最响亮的名片。”在茶厂的炒茶车间内,六堡茶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六堡镇黑石山茶厂党支部书记石濡菲告诉记者。六堡茶发源于六堡镇,产制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历经几度兴衰,如今古茶飘新香,离不开一代代制茶人在指尖上的传承与创新。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茶三代’。”炒茶锅前,石濡菲一边赤手在高温炒锅中翻搅茶叶,一边笑着说。“80后”的石濡菲是家中第三代制茶人,如今投身六堡茶产业已有15年。2007年,经营茶厂的父亲意外病逝,高中毕业的石濡菲决定回家帮助母亲经营茶厂。为了学习种茶、制茶技艺,石濡菲走遍六堡镇的各座茶山与村寨,了解土质特点,向茶农们请教制茶工艺。虽然制茶技术一天天熟练起来,但对于六堡茶的发展前景,石濡菲心里却少了几分底气:“当时去外地提起六堡茶,几乎没人听说过,村里的茶园好多都撂荒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石濡菲回忆道,“六堡茶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能丢了老味道,要把好东西传出去。”2009年,石濡菲下定决心,要带着六堡茶走出深山,重振名声,打开销路。

“那段时间我除了做茶,就是天南地北开车跑展会,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六堡茶,车座位上、后备箱里,满满当当放的都是茶叶。”石濡菲说。渐渐地,一次次出山传茶香的长途跋涉,引来了各地茶友们对六堡茶的关注与喜爱,石濡菲的茶叶采购订单也慢慢从几千元发展到几万元、几十万元。如今,在石濡菲的带领下,黑石山茶厂从昔日濒临倒闭的小茶厂发展为产值4000多万元的现代农业企业,茶厂旗下的茶园种植规模也从100亩扩大到1.4万多亩。

古茶新香,如今广播山外。2015年,石濡菲获得“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堡茶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成为了最年轻的自治区级六堡茶非遗传承人。“当时我和妈妈都很高兴,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不仅要把六堡茶分享出去,还要把老手艺传承下来。”同年,石濡菲在塘平村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与母亲一起传授种茶、制茶技艺,累计培训茶农6000余人次。“在培训课上,我们把手工六堡茶的行业评定标准推广、教授给大家,村民们原本卖80元一公斤的茶叶,现在可以卖到200元一公斤。”近年来,许多邻近村镇的茶农、职业学校的师生也慕名来到工作室学习制茶技艺,探讨茶叶品种、种植模式创新等。如今,越来越多村民拾起了六堡茶的老手艺,一片片撂荒的茶园也重新泛起新绿。通过“公司+农户”模式,石濡菲以黑石山茶厂为平台,带动塘平村180多名村民发展六堡茶园4000余亩,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7.27万元。

大山深处,六堡茶的故事仍在续写。下一步,石濡菲打算在塘平村兴办茶文旅、茶康养基地,同步带动本地茶农在基地就业增收。“越来越多外地朋友都是循着六堡茶的根来到塘平村,不能让大家只喝杯茶就走,要把我们六堡茶的故事、文化传播出去,让六堡茶农的日子越过越舒心。”石濡菲告诉记者。

许方瑜:

用心巧种果菜 用情乐助乡邻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8)

站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新华村父母宅院门前,身材高挑的许方瑜忆起幼时帮家里干农活的经历,依然语带农家女的骄傲。

2004年,这位黎族姑娘从海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留在海口市就业发展。2008年,打小就熟悉农活的许方瑜敏锐意识到农资代理商机正好,毅然辞职创业。次年,创业成功的许方瑜回到家乡,注册成立陵水兴罗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带动文罗镇乡亲一起发展现代农业。

朱海花是最早一批加入陵水兴罗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之一。2009年她把全家人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用于标准化种植荔枝、龙眼、芒果等,一年后第一次分红收入2000余元。合作社每年分红,到2021年分红收入增至3万余元。朱海花告诉记者:“入社没几年,盖起了新房。”不光是朱海花,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如今已发展到610户,这些年大多盖了新房。目前,合作社带动水果、蔬菜种植基地面积发展到2000多亩,带动并服务农民3000多人,为周边村民提供固定就业岗位40多个、季节性就业岗位180多个。

合作社成立伊始,许方瑜就注重因地制宜引种试验、示范,用足心思巧种植,致力发展高效农业。根据试验示范效果,灵活调整引种品种、规模,确保找到适合农户种植又兼具比较优势的水果、蔬菜品种。

2016年,许方瑜创建陵水文罗镇荔枝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联合农户扩大标准化荔枝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带动农村妇女参与现代农业生产,义务开设果蔬种植培训,荔枝园种植效益增加5%以上,生产的荔枝被认定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

同年,许方瑜注册成立海南妍霖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兼顾劳务合作、技术合作、市场合作等,服务周边果农的2000多亩果园。2018年,该公司带动文罗镇6个村共计279户农户加入荔枝、龙眼种植产业,文罗镇政府向农户按每亩5600元的标准发放产业帮扶资金投入公司。每年按10%收益分红,连续3年保底分红,3年后公司将产业帮扶资金全额返还农户,3年累计发放分红60万余元,并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

新华村村民唐连贵是陵水兴罗果蔬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2021年分红将近3万元。儿子唐惠庭在海南妍霖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农技推广工作,父子两代人成为许方瑜带动乡邻的受益者。走进唐连贵家,记者看到墙上贴满唐惠庭女儿唐可盈的奖状,这个家庭如今充满希望。

陵水每年5月到8月,高温多雨,露天叶菜长不好。为保障居民吃上本地新鲜叶菜,2020年,海南妍霖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筹建隆广镇五一“菜篮子”基地项目,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订单收购蔬菜面积约百亩,种植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30多种,项目受益农户每年每亩分红900元。

用心巧种果菜,用情乐助乡邻,许方瑜返乡创业十余年,赢得荣誉无数。不仅带出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南省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民教育培训省级实训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她个人也先后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并当选海南省第七届政协委员等。

杨晓凌:

用新技术理念发展家乡农业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9)

9月12日,四川省广安市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晓凌在菜地里巡视着长势正旺的辣椒,“让辣椒长得直且光滑,需要施加钙肥。你看这辣椒,真漂亮!”杨晓凌满意地说。

杨晓凌是广安市人,曾多次赴日本农协学习工作,是一位知识型农民。2009年,杨晓凌带着学到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理念回乡创办惠民合作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他带着20余人的核心团队,将惠民合作社一步步做强。现在,合作社发展辣椒种植8000余亩、儿菜1万余亩,发展水稻、油菜种植3万余亩,为14万亩农田提供机耕、育秧、植保、收割、烘干作业等土地托管服务。先后建有3个育苗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3个粮经复合示范基地,面积6500亩。示范基地承担着重要的“孵化器”功能,在水稻、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数字看着喜人,但过程也不全然美好。我们从国外带来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在广安市都经历了‘磨合’期。”杨晓凌总结道。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就遭遇严重亏损。当时,杨晓凌带着团队利用学到的技术进行有机菠菜种植但屡次失败。“我们想了又想,终于找到原因:与在日本用地下水浇菜地不同,我们在广安用地表水浇地,水温高了。”杨晓凌介绍,团队随后在附近打深井来浇菠菜地,终于解决难题。但生产出的菠菜在市场又遇到滞销难题。

怎么破局?杨晓凌发现,是经营模式和品种选择“水土不服”。“以菠菜为例,当地人吃惯小菠菜,不认这种叶子大的品种。后来,我们对本地市场进行研判分析,选择种植无公害儿菜和辣椒,还与重庆的一家连锁超市实现合作,终于走出困境。”杨晓凌说。随后,合作社积极引进适合广安地区的苦瓜、西红柿、黄瓜等各类蔬菜新品种,采用嫁接、电加热育苗等新技术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现在,合作社生产的蔬菜销售量逐年增加。

“农超对接”肯定要规模化生产,杨晓凌又开始绞尽脑汁,创新生产模式。“我们核心团队大约有20人,仅靠我们来种菜、种粮食不切实际。我从日本农协得到了启发,他们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购买农资、分享技术、出售农产品,就像一个大型企业。我觉得这样的模式在广安也能实现。”杨晓凌表示。

惠民合作社一方面向农户下种植订单,一方面广泛吸收农机手和农户以“注册会员”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对于订单制合作,惠民合作社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推行“四有(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识、基地有认证、销售有追溯)”“五统一(统一集中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到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保证农户稳定收益。对于会员,惠民合作社按照“良种良法合作共赢”的原则进行管理。

目前已有上万户农户与惠民合作社签约,301户农户注册为会员,辐射带动当地5万余农户共同进行生产。2021年,惠民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643万元。杨晓凌介绍,下一步合作社将在现有机械化服务的基础上,依托北斗系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农业信息化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

马志祥:

一人独富不如大家共富

全国最美农民种植事迹(快来一睹全国十佳农民)(10)

56岁的马志祥有两个身份,他既是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前进村党委书记,又是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谈起马志祥,村民们记忆最深的就是,他在担任村党支部(2016年成立党委)书记带头发展奶牛产业的时候,拍胸脯向大家承诺:“亏钱算我的,赚钱大家分!一人独富不如大家共富。”9月14日,老马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咱当年没担保错,现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挺好,去年股东分红大家很满意!”

马志祥多年前就是前进村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他先后创办农副产品经销公司、金张掖酒厂等企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而当时的前进村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村,村民普遍收入不高。

2001年,马志祥担任前进村党支部书记。他带着村民先后建造了236座高标准日光温室种植圆茄,并注册蔬菜商标。当年前进村圆茄单棚收入达到了1万元以上。之后,他又引进延后技术种植红提葡萄260多棚、540亩,栽植葡萄长廊1.5公里,棚均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

2008年,马志祥依托前进村位于祁连山下、黑河之滨的自然禀赋,计划发展奶牛产业。然而,一道坎儿横在马志祥面前。“一家一块责任田,地都分着哩,资金也不集中。不把资源整合在一起,没有办法搞企业。但村民当时相互观望不愿入股,怕折掉本钱耽误种地收益。”马志祥介绍,他带着村干部跑遍了村子,明白了一个理儿——不打稳赚不赔的包票,恐怕干不下去。最终,马志祥顶着妻儿的压力,召集村民开会,议题是用他的两家公司作抵押担保,承担贷款风险,产生利润与全村群众共同受益,会上现场签了协议。这一举动撬动了村民入股的热情,成功流转土地100多亩,村里建了第一个千头规模标准化奶牛养殖场。

2009年,通过租赁、扩建方式,前进村的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第二个千头规模标准化奶牛养殖场;2011年,规划建设了第三个3000头规模标准化奶牛繁育示范场。2012年,合作社走出甘州区,在临泽县新建两个5000头规模牧场;2013年,村集体成立公司,并在荒芜已久的甘州区石岗墩开垦出2万多亩耕地,投资10亿元建成当地首个现代化万头牧场,全面推广清洁健康养殖技术和智慧牧场技术。此后,前进牧业逐步发展壮大。“现在,我们牧场有5万头牛,10万亩饲草基地,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日产鲜奶800吨,资产总额26亿元。”马志祥喜滋滋地述说着村集体经济的壮大。

目前,前进牧业有1500名员工,90%都是当地农民,月工资5000元左右,1800多户农户参股。“每年开股东大会,给大家分钱的时候,是我心里最高兴的时候,我没辜负乡亲们的期望。”马志祥说。

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前进村将推出“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农户”四位一体联合养殖模式,通过牛源供给、全方位技术指导、联动保险金融机构、对接市场等方式发展奶牛肉牛产业,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收益。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秀萍 李婧 莫志超 刘杰 刘云

来源:农民日报

监制:王岩 编辑:朱颖颖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