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名言言必信)

孔子名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名言言必信)(1)

“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中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现在多被后人当作美德来肯定、赞扬,甚至自我标榜,表示此人诚实守信且持之以恒。但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完整,有断章取义之嫌。孔子在说完这六个字后,还加了六个字“硁硁然小人哉”。那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孔子名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名言言必信)(2)

先来看看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孔子名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名言言必信)(3)

从上可以看出,孔子将士分为三等,

一等士,做事知道礼义廉耻,出行不辱君命;

二等士,宗族亲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邻里称赞他尊敬兄长;

三等士,说到一定做到,行动了就一定要有结果,这是小人啊!

三等士也是“士”,并非我们现代汉语中贬义词“小人”。

“硁硁然小人哉”,虽说是小人,却还是第三等的士。士,终究还是被认可的一类人。所以这个“小人”,做人还正道,是被孔夫子认可的,只是修为较浅,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应该并不是贬义词。

孔子名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名言言必信)(4)

孟子也对此有一番见解。

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这个意思就更直白了,也就是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也不一定非要有个结果,只要合乎道义就可以了。”

孔子名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名言言必信)(5)

强调的是不要固执己见和教条主义。

孔子和孟子想表达的是,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重点是“惟义所在”,而不是一味简单守信和坚持。完全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这样的人实在是浅薄的。如果早先说出去的话,后来发现不符合道义,也是可以反悔的,如果已经做了的事,中途发现不符合道义,也是可以及时终止的。

孔子名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名言言必信)(6)

随着形势和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向前调整和发展。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呢?

你用对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