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乞巧文化女儿节(甘肃西和女儿节)
8月28日,女孩们在绣香囊。当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昆明众多汉服爱好者相聚一堂,展示祭祀织女星宿、穿针、浮针、绣香囊等七夕民俗,再现传统文化之美。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新社兰州8月16日电 题:甘肃西和“女儿节”:演绎中国乞巧民俗新内涵
作者 闫姣 李亚龙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代诗人林杰的这首《乞巧》诗,对于今年刚升入高中的何璇来说早已烂熟于心,诗歌中所描绘的流传千年的中国乞巧民俗在她的家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传承至今,如今是当地少女翘首以盼的“乞巧女儿节”。
“乞巧节”俗称女儿节,是起源并流传于西汉水上游的甘肃西和县、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集信仰崇拜、生活期盼、民间传说、诗歌谣赋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令活动。
即使现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今年逢公历8月10日夜),西和地区民间仍然继续着“乞巧”活动,姑娘们身着新衣,通过诗歌谣赋、音乐舞蹈、才艺展示等形式祈求“巧娘娘”赐予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美满,持续七天八夜。
该民俗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8月16日,农历七月初六,描着青黛、穿上彩衣、扎起花束,何璇和当地少女们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神像前“唱巧”“娱巧”。
看着姑娘们粉面桃花的脸庞和花样的年纪,80岁的陇南市乞巧传承人王桂花奶奶回忆,过去的乞巧节,只有单身女子方可着盛装,能出门与姐妹们聚会玩耍,该节日也被称为“女儿节”。当时乞巧的目的主要是“针线茶饭”,即做好饭、绣好花、祈求嫁一个好丈夫。
如今,“乞巧”的愿望不再限于“柴米油盐”。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逵夫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女科学家、女作家及女管理人员比比皆是,她们更多的愿望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随着时代的变化,乞巧的成员也在改变,以前仅限于未婚女子参加,现在也有所扩展。
“在本质上,乞巧节还是女儿节”,赵逵夫分析说,当今的女孩有很多学习的机会,补习班、旅行考察等代替乞巧节变成了女子人生的“学堂”,但中年妇女相对来说缺少这些机会,所以她们逐渐加入到“乞巧”行列。
“独立、自强、自信”也成为当地妇女对“乞巧文化”的另一种延伸和演绎。在陇南,有不少女子深受“巧娘娘”的影响,化身“巧嫂”“巧妹”为旁人树立榜样。
作家毕淑敏认为,过去民间流传“巧娘娘”下凡来,曾教会天下女子针线与茶饭。如今,“巧娘娘”与时俱进,鼓励今天的女子学习外语与电脑,学习互联网与新科技。时代在变化,但“巧娘娘”的精神始终鼓励一代代女子奋发向上,努力成为生活的“多面手”,成为精彩而快乐的女子。
尽管各地乞巧风俗不同,但从古至今不变的是以“乞求女子巧慧”为主。毕淑敏提出,“乞巧”活动是一所女子大学堂,“巧娘娘”就是一位博士生导师,千百年来教诲女子基本的道德。
“今年300个村落、50万人参加乞巧活动。”西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宏桥说,乞巧文化的内涵有了一定扩展,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和精神品牌,影响着当地女性,让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