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1)

作者:无益君来源公号:女史(ID:lishishehuifaxue)

说到古墓派,武侠迷绝对不陌生,它是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横空创造的一个武林门派,是神雕故事得以展开的重要背景依托。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2)

与少林派、武当派这样的武林门派不同,古墓派完全是一个虚拟的门派,因此,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即便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古墓派也是异常低调的,甚至连门派的名字也是外人给取的。

杨过拜小龙女为师时,小龙女对杨过说:

“自祖师婆婆入居这活死人墓以来,从来不跟武林人物打交道,咱们这一派也没甚么名字。后来李师姊出去行走江湖,旁人说她是‘古墓派’弟子,咱们就叫‘古墓派’罢!”

(《神雕侠侣》第五回)

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作为创派祖师的林朝英本无意开宗立派,只是为情所伤,遂遁入古墓,隔绝红尘,哪承想竟由此开创了一个卓绝不凡的门派,影响中原武林达百多年以上。

林朝英本人的实力自不待言,文武全才,超逸绝伦,便是“天下第一”的王重阳对她也要逊让三分,可惜英年早逝,是以其名不彰。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3)

林朝英的门人弟子虽屈指可数,却均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其亲传弟子(也是林朝英的贴身侍女)一生谨守门规,未踏出古墓半步,是以江湖上未闻其名。

再传弟子李莫愁和小龙女,一个辣手无忌,江湖谈之色变,一个冰清玉洁,武林尊为玉女,一时间,古墓派在江湖上已有了不小的名头。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4)

待到小龙女的弟子兼丈夫杨过,身兼古墓派、全真教、西域白驼山、丐帮、桃花岛、剑魔独孤求败数派功夫之长,以一柄玄铁重剑力挫中原、西域众多高手,后以一人一雕行走江湖,扶危济困,赢得“神雕侠”的美誉,再后来,参加第三次“华山论剑”,跻身“天下五绝”。

至此,“古墓派”已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字招牌。

话虽如此,可是,在一般的武林人士心目中,古墓派始终是一个散发着怪异气息亦正亦邪的存在,不能算作真正的名门正派。

那么,古墓派到底怪在哪里呢?

综合全书线索,笔者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 古墓派表面上以江湖帮派面目示人,实际上是一个女权主义团体。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5)

说古墓派是女权主义团体,并非因为古墓派的成员主要是女子,当然,成员的性别构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多是女子。

不过,女性未见得一定是女权主义者,所以,我们自然不能因为峨眉派都是女子就想当然地认定峨眉派也是女权主义组织。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6)

关键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听其言,观其行,挖掘其深层次立场,再来与女权主义的实质标准进行一番比较。

女权主义(Feminism)又称女性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并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女权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与中国传统风马牛不相及。这一判断可能是不够全面的。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或社会运动的女权主义无疑是从西方最先出现的,可是,作为理念或观念的女权主义未必就绝迹于中国漫长的思想历史,因而在波澜广阔的武侠世界中也完全可能有它的存身空间。

古墓派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上至掌门下至门人弟子均隐迹于终南山的古墓之中,常年不与世俗来往。这种刻板、低调、封闭的生活方式比起少林、武当、峨眉这些武林帮派来尤有过之,在武林中恐怕是独此一家。

不仅如此,古墓中设施极为简陋,小龙女的闺房中空空洞洞,一块长条青石作床,床上铺了张草席,一幅白布当作薄被,此外更无别物。杨过入古墓后,小龙女干脆把石床让给了杨过,自己则以绳为床,简直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程度。

前已述及,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创派祖师林朝英的感情经历有关,然而无意中却与女权主义的理念暗合。

17世纪英国女权主义的先驱玛丽•阿斯特尔(Mary Astell)在其第一本著作《对女士们的严肃提议》中描述了自己的理想: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7)

玛格丽特·沃特斯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建立一座世俗女隐修道院,女人能在那里共同生活,遁出尘世,保持快乐和好学的纯真(Margaret Walters:《女权主义简史》)。

古墓派自林朝英以降,师徒隐匿于古墓之中,所以能够不受外界干扰,同时,抛弃一切世俗的物质享受,回归至简,这样,就可以心无旁骛,一意修习玉女心经等神功。是以,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功力也是与日俱增。

这不正是女权主义者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吗?

女权主义是以性别这一自然事实(也有人认为性别的区分不是自然形成,而是文化赋予的)作为其理论基点的,因而女权主义的许多要素都与其对待异性的态度有关(需要说明的是,女权主义流派众多,各流派的思想观点不尽一致)。

早期的典型的女权主义者在对待异性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点:

其一,否认性别差异。

女权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探寻性别不平等和性别压迫的根源,有相当一部分女权主义者认为,正是假定的两性自然差异,使得女性长期以来社会地位低下([英]简•弗里德曼:《女权主义》)。

其二,仇视男性。

早期的女权主义对男性抱持一种敌意的态度,“她们希望能从把男性描述成敌人、把女性描述成受害者中得到很多东西”([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

这种诉求以《红色长袜宣言》第三条为代表:

我们认为压迫我们的力量来自男性男性至上主义是统治的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所有其他形式的剥削和压迫(种族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等)都是男性至上主义的延伸:男人统治女人,少数男人统治其他的男人。整个历史中的所有权力地位都是男性统治和男性导向的。男性控制了整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并且用身体力量来维持这样的控制。他们用他们的权力使妇女一直处于较低的地位。所有的男性都从男性至上主义中获得了经济、性和心理上的利益。所有的男性都压迫过妇女。

[英]简•弗里德曼:《女权主义》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8)

[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9)

有意思的是,以上两点特征均能在古墓派那里找到。

● 首先,林朝英心高气傲,不肯向意中人低头,争强好胜,比武一定要胜过王重阳才甘心,潜意识中是否认男女之间的自然差异。

大家都知道,男子的体力自然优越于女子,因而至少在武术技击这一项上,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的实力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王重阳和林朝英均是不世出的人杰,可以说分别代表了男性武术家和女性武术家的最高水准,考虑到性别因素,林朝英打不过王重阳几乎就是注定了的。然而,对这样一个再明显也不过的事实,林朝英却不愿意承认,恐怕不能简单以性格使然来解释。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10)

● 其次,古墓派中人对男性多充满敌意,至少是不够友好的。

杨过初入古墓派,行拜师仪式时,小龙女要他向王重阳的画像吐唾沫,据说这是古墓派门规之一,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且看杨、龙的对话:

杨过问道:“咱们祖师婆婆好恨王重阳么?”

小龙女道:“不错。”

杨过道:“我也恨他,干么不把他的画像毁了,却留在这里?”

小龙女道:“我也不知道,只听师父与孙婆婆说,天下男子就没一个好人。”

她突然声音严厉,喝道:“日后你年纪大了,做了坏事出来,瞧我饶不饶你?”

(第五回《活死人墓》)

古墓派视天下男子都是坏人,这样一种全称判断自然是非常偏激的,不过却与早期女权主义者的立场不谋而合。要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通常管那些女权主义者叫“恨男婆”

说到这儿,热心的读者可能要问,这样一个视男子若仇雠的门派怎么会容忍杨过这样的异性加入?这的确是一个必须要解释清楚的问题。

熟悉《神雕》故事的读者都知道,杨过拜入古墓派的过程并不顺利。小龙女生性冷峻,兼之门规不许男子进入古墓,若不是孙婆婆临死前的恳求,小龙女是万万不肯收留杨过的。

然而,在笔者看来,孙婆婆临终托孤只是表面原因,杨过之所以能够加入古墓派,根本原因乃在于杨过本身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杨过生性偏激,一生行事多离经叛道。在秩序至上的男权社会,这样一种气质应该说是偏于阴柔的,所以杨过最后得了个“西狂”的绰号(西方的属性即是阴柔)。如果说这些还不够明显,我们再来看他的所言所行。

在绝情谷中,杨过曾对小龙女说:“旁人重男轻女,我杨过却是重女轻男……”(第三十一回《半枚灵丹》)。

这已不啻是女权主义的宣言了。正是因为重女轻男,所以杨过的女人缘特别好,而且在仗剑江湖的过程中,做了不少维护妇女权益的事情,可算是功德无量(见第三十二回《风陵夜话》)。

女权主义者敌视男性,自然而然地就发展出隔离主义的立场。早期的女权主义者中有一派主张女性应与男性隔离,认为妇女可以通过不与男性接触来反抗性别歧视。

以此观之,古墓派隐居古墓之中,而且严禁男子进入,其用意绝不仅仅是为了修习武功那么简单,这本身就是一种反抗的形式,因而构成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武林社会中的一支异己力量。

与此相关的是女权主义对待性爱的态度。

早期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认为,异性爱与妇女解放、与真正的性享受并不相容,因为“异性爱的精髓、定义和本质就是男人优先”,基于此,他们甚至认为真正的女权主义者首先必须是女同性恋者。

具有代表性的利兹女权革命团体就宣称,异性配偶是男性至上的基础,任何与男人睡觉的女人等于是在与敌人合作(《女权主义》,第78-79页)。

古墓派对性的态度与此相近,其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掌门均是处子之身,起初虽是出于无奈,到后来守身如玉竟成了门规。小龙女的师父甚至为两个弟子点下守宫砂,其寓意更为明显。

古墓派修习玉女心经,讲求“十二少、十二多”,其要旨乃在摒除喜怒哀乐之情,以此言之,断绝性爱和男女之情实为修习古墓派功夫的不二法门。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11)

当然,林朝英所立门规中并非绝无回旋的余地。想当年,林女侠伤心之余,立下门规,凡是得她衣钵真传之人,必须发誓一世居于古墓,终身不下终南山,但若有一个男子心甘情愿的为她而死,这誓言就算破了。

小龙女能够走出古墓,其中关键也正在此。从这一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后期的女权主义的主张。

随着女权运动的深入开展,女权主义者们逐渐认识到:

“既然男性是维护和支持性别歧视和性压迫的主要动因,那么只有让男性承担起改变他们和整个社会的意识的责任才能成功地消除性别歧视和性压迫”(《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第97页)。

就此一点而言,古墓派的门规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充分考虑到了两性和解的可能,体现出后期女权主义的成熟和理性。

以上列举了古墓派与女权主义的诸多暗合之处,相信有助于我们对于古墓派的了解。最后,有必要谈一谈古墓派的着装,这个问题看似细小,却并非无关紧要。

古墓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小龙女了,其着装风格也最为显著的。小龙女一生爱穿白衣,加之容貌绝美,因而每一次出场均让人惊若天人,当真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以致全真教丘处机道长也要以一阙《无俗念》词表达由衷的赞誉。

杨过初见小龙女,眼中所见是这样的:

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

(第五回《活死人墓》)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12)

小龙女的全白装扮在今日的眼光看来,自然是美轮美奂,仙气四溢。

然而放在中国古代(如南宋)却很不寻常。

中国古人对于服色有着近乎执拗的情结。

《礼记》云:“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注:为其有丧象也)”(《礼记注疏》卷1)。意思是说,如果父母活着,子女便不能穿白衣戴白帽。可见,在古人心目中,白色是一种不吉利的颜色。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作用,进入宋朝后,世俗社会对于服色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新质朴的白色唤起了人们的审美冲动。

北宋仁宗天圣三年,朝廷下令禁止妇女用白色、褐色毛段及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这一禁令恰从反面说明当时民间妇女服白色者大有人在。

南宋孝宗时,士大夫多以一种白色的凉衫作为便服,朝廷为此专门下了一道诏旨,指出凉衫“纯素可憎,有似凶服”,因而禁止服用,“自后凉衫只用为凶服矣”(《宋会要辑稿•舆服四》)。

可是,尽管朝廷三令五申,民间好像仍然我行我素,可见爱美之心不因政治的强力而改变。不过,现实生活中,极少有人会穿着整套全白的衣裳。

当时那些喜爱雅素的女子,着装时多以白色以主色,搭配以其他颜色。这一点,我们从传世的宋画中可以得到非常直观的认识。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13)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14)

以此来看,小龙女以全身素白的形象出镜,无疑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那么,小龙女为何不顾世俗眼光,一生以白装示人呢?如果单纯从性格或审美的角度来解释就显得浅薄了,实际上这里面还有与女权主义相通的符号意义。

  • 女权主义者在宣传女权理念、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服色的运用。

白色、紫色和绿色这三种颜色因为得到了女权主义者的偏爱而被称为“妇女参政者色”(the suffragette colours),又被称作“WSPU色”(WSPU是“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的简称)。

其中,白色是主色,代表纯洁,女权主义者通过身着白色服装表达女性的觉醒和反抗精神。1978年,当妇女们在华盛顿街头支持平等权利修宪案时,大部分游行示威者都身穿白色服装。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15)

时至今日,白色仍然是最能代表女权理念和精神的颜色。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接受民主党总统提名和第三次电视辩论时均身着由拉夫•劳伦(Ralph Lauren)设计的一套白色套装,气场十足,寓意深刻,代表着“纯粹”,寄托了“帮助所有女性圆一个世纪梦”的政治内涵。

正因如此,希拉里的着装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社交媒体上甚至掀起了一场草根运动,名为“穿白色去投票”(Wear White To Vote),目的是敦促女性穿白色衣服去投票,声援美国女权主义者。

她们把白色作为标志,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选举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总统。

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女权主义视野中的古墓派)(16)

遗憾的是,中原武林人士可以接受一个女子做“天下武林盟主”,而美国民众似乎还没有做好接受一个女总统的心理准备。

就此一点而言,八百年前的中国南宋时代可要比今天的美国在男女平权方面更为前卫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