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新能源帝国之太阳城(马斯克新能源帝国之太阳城)

大家都知道亿万富翁马斯克是特斯拉和SpaceX的老总,是一位硅谷实干家其实,他旗下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公司——太阳城(SolarCity)太阳能公司是他新能源帝国不可或缺的一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马斯克新能源帝国之太阳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马斯克新能源帝国之太阳城(马斯克新能源帝国之太阳城)

马斯克新能源帝国之太阳城

大家都知道亿万富翁马斯克是特斯拉和SpaceX的老总,是一位硅谷实干家。其实,他旗下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公司——太阳城(SolarCity)。太阳能公司是他新能源帝国不可或缺的一块。

太阳城公司的创始人是马斯克的表兄弟,Rive 兄弟(Lyndon, Peter, Russ)的其中两位。Rive 兄弟三人都在南非长大,和马斯克从小是玩伴。巧的是,这几个兄弟和马斯克一样,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喜欢冒险。

2004年,几个人去沙漠旅游。在路上Lyndon谈起想开公司,但不知道干什么。马斯克刚刚成立SpaceX和特斯拉,在新能源路上踌躇满志。他向Lyndon推荐太阳能领域,说这个行业有很多机会,还没有被人发掘。

Lyndon对马斯克的提议比较上心。他回去后和兄弟Peter一起讨论,觉得进军太阳能市场大有可为。他们花了两年时间专门研究太阳能技术,阅读专业文章,关注行业动态,还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最终,在一个国际会议之后,Rive 兄弟确定了公司的方向。这个国际会议就在一个饭店召开。专家学者挤在几个房间里,用PPT和展板介绍研究动态。

几个主要的太阳能公司也参会了。当被问到如何让太阳能供电更便宜时,这些人异口同声回答,只能等到太阳能板降价再说。

当时,太阳能还不普及。普通用户想用太阳能,不仅要花高价买太阳能板,还要请人进行安装。更难的是,用户必须要估计,自己的房顶是否适合装太阳能,安装后是否划算。而且太阳能板每年都在更新,很多人一直观望,不愿出手。

主流太阳能公司不愿解决这些问题,于是Rive 兄弟觉得机会来了。他们建立了一个新公司SolarCity,专门帮助用户安装管理太阳能板。

Rive 兄弟的商业模式很新颖。其他公司是卖给用户太阳能板,而SolarCity是买好太阳能板,然后根据每个客户的情况,量身定做太阳能计划。

Rive 兄弟设计了专业软件,分析每位用户的用电情况、房子朝向、太阳光强弱等等,然后推荐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太阳能板。一旦确定计划后,SolarCity派专人为客户安装。

更巧妙的是,Rive 兄弟设计了一套收费计划。客户不需要买太阳能板,只需要每年付一定租金,租用太阳能设备。SolarCity负责太阳能板维修升级,用户完全不用费心。如果房屋要出售,相关的太阳能合同可以直接转让给新的屋主。

这么绝妙的设计,当然少不了马斯克的贡献。他亲自参与SolarCity的建立,而且投资成为最大股东和公司主席(在特斯拉也是这样)。

SolarCity创立六年之后,成为美国最大的太阳能板安装公司。此时,中国的太阳能板进入美国市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产品价格,让SolarCity获益不少。Rive 兄弟的客户也从个人扩展到大公司,包括英特尔、沃尔玛、Walgreens等等。

2012年,SolarCity上市,股票价格迅速飞升。到了2014年,公司市值为70亿美元。

与SolarCity的顺利发展不同,硅谷的众多新能源公司纷纷倒闭歇业,很多风投损失了大笔投资。这些公司大都搞不出来先进的技术,也没有务实的盈利模式,只能依赖政府补助。PayPal创立者Peter Thiel甚至规定自己的投资公司10年内不许投新能源。

马斯克在此时显得越发耀眼。大家发现世界上最成功的两个新能源公司——特斯拉和SolarCity——都是他的。

2014年,SolarCity开始生产太阳能存储系统,其实这是为特斯拉服务。特斯拉生产汽车电池,然后SolarCity提供存储箱。特斯拉生产的电池板交由SolarCity卖给客户。SolarCity帮特斯拉建造太阳能充电站。

同时,SolarCity收购了一个太阳能板生产公司,开始自己搞生产。据说它生产的太阳能板效率更高。与之前的直接购买太阳能板相比,自己生产其实有很多风险。但是SolarCity的用户太多了。为了保证稳定的价格和供货量,公司决定变成生产商。

到此为止,SolarCity集太阳能板生产、存储和安装租赁于一身,逐渐变成了一种公共设施(utility)。公司的目标也变成要做美国第一大供电商。

2016年,特斯拉以26亿美元高价收购SolarCity,帮助马斯克更好地整合两个公司,实现他的新能源理想。收购后不久,SolarCity的原班人马,包括创始人Rive 兄弟,先后离开了公司。两人手握亿万资产,建立了新的创业公司,为非洲提供新能源服务。

虽然SolarCity的名气不如特斯拉和SpaceX,但它是马斯克新能源帝国不可或缺的一块。SolarCity和特斯拉互相服务,特斯拉和SpaceX也开展合作,在材料科学和生产技术上互通有无,彼此成就。有人将三者统一起来,称之为“马斯克新能源场”。

据说每当特斯拉股票上涨时,SolarCity的股票也跟着上涨。每当SpaceX火箭发射成功时,特斯拉和SolarCity的股价也往上提。很多人对马斯克充满希望,觉得他能把困难的事做好。

本来美国的太阳能、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业都受官僚体制束缚,不容易前进。马斯克横空出世,改变了格局。当然,他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与政府联系密切,给马斯克穿了不少小鞋。

这些人的一个重要控诉是马斯克的新能源行业抢了很多人的饭碗,让大家失业。比如阿拉巴马的议员提出,SpaceX的出现,让本州给洛克希德·马丁打工的人丢了饭碗。新泽西的议员提出特斯拉的出现,让本州的汽车经销商失业了。

一开始,这些抱怨还站得住脚。但后来,他们发现,马斯克的公司已经成了全国性的大公司,员工遍布美国,利益链条极为复杂,很难撼动。

比如SpaceX在洛杉矶有工厂,在德州中部有火箭发射场,在德州南部有宇航中心,还在弗洛里达很多发射场试验火箭。特斯拉的汽车工厂在硅谷,设计中心在洛杉矶,电池工厂在内华达。

同样,SolarCity也创造了几千个蓝领和白领工作,员工遍布全国。公司在纽约州水牛城建立了太阳板生产基地,创造了大量新工作。

马斯克商业帝国的发展,让政客们难以招架。很多人识时务者为俊杰,转而支持马斯克,希望得到他的青睐,来本州开公司。

在选址建立特斯拉电池工厂时,各州都向马斯克伸出了橄榄枝,包括内华达、德州、加州、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最后,内华达给出14亿美元天价补贴,赢得了马斯克的芳心。

很多硅谷人喜欢把马斯克和乔布斯与比尔盖茨比较。他们觉得马斯克对科技了解得通透,有长远眼光,而且坚忍不拔。马斯克很了解客户心理,同时有能选贤任能,人尽其才,确实集乔布斯与盖茨于一身。

有些投资人甚至认为马斯克比两者更好。一位曾为乔布斯工作,与盖茨熟识,并投资了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的风投说,Musk is nicer than Jobs and more refined than Bill Gates.

当然,也有很多人看不上马斯克,认为他名不符实。美国经济学家Tyler Cowen说马斯克不像商业投资人,更像哗众取宠的明星。在Cowen看来,没几个人真正关心移民火星,特斯拉也解决不了地球的能源危机。

另一位经济学家Vaclav Smil则认为马斯克改变不了美国的经济命运。虽然特斯拉汽车是美国生产的,SpaceX的火箭是美国制造的,SolarCity的太阳能板是美国出品的,但是它们并不能帮美国实现“Made in USA”。

的确,美国5000万人吃上顿没下顿,整个国家深陷债务危机,谁有空关心移民火星?谁关心昂贵而且性能不稳定的电动汽车(特斯拉汽车频繁出事故)?Vaclav Smil甚至觉得马斯克算不上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

不管世人如何评说,马斯克我行我素,该造车造车,该发射火箭发射火箭。反正这是他的理想。他风华正茂,有的是钱。更重要的,是他有大批拥护者,还有广阔的市场。

一个南非的小男孩,移民加拿大,独闯美国,成为互联网弄潮儿,又华丽转身成为实业家,制造最难的商品,就为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马斯克的大半生,活了很多人的几辈子,值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