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

  • 点击关注,每天更新更多精彩内容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1)


曾经登乘的火车头


上世纪的1985年至本世纪的2010

年,依据上级的要求和本职工作的需要,我曾经登乘过多种机车(火车头),安全顺利地完成了登乘任务。这期间,经历了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直至电力机车的演变过程,感受到从人力操纵到智力操纵,再到“自动”操纵的深刻变化。30多年来,从火车头的变迁,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国家经济技术实力的提升,感受到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图为【前进型】蒸汽机车↓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2)


【前进型】蒸汽机车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货运主型机车,为当时的铁路货运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操纵该型机车即脏又累,机车乘务员(付司机、司炉)要将数吨燃煤用铁锹一铲铲投入到炉膛内,并让其均匀燃烧,产生足够动力;机车司机(左侧)头部伸出窗外迎着几十公里的风速(车速一般达每小时五、六十公里),任凭四季不同气温的风吹刺眼,也要不间断地瞭望前方信号及路况(局部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车头影响)。夏天,车内温度可达C50度左右,为了避暑,停车时(稍长时间),乘务员只得下车到车身外阴凉处“乘凉”片刻。冬天,运行中四面透风的司机室内,寒气十足,乘务员有时将炉膛内烧得通红的炉渣,放在炉口外边“取暖”。夏季值乘时,浑身上下汗流夹背,工作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因工作需要,禁止着短衣短裤,长衣长裤可防止烫伤)一年四季,受煤灰、炉灰、油垢的污染,乘务员退乘时的工作服始终都是"污黑一片”。正如那时的顺口流:远看象“要饭的”,近看象“拾破烂的”,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机务段的”。顺口流“真实”地反映了那时机车乘务员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实况。

图为【建设型】蒸汽机车↓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3)


【建设型】蒸汽机车马力小于【前进型】蒸汽机车,因此主要担负车站内的调车作业任务,并称为“调机车”。调机车不仅担负本段驻地车站的调车任务,还担负着辖区内数十个大小车站及沿线小站的调车作业任务。在一个车站内担当调车作业,不仅又脏又累,而且频繁挂车甩车,即忙碌又单调乏味。

图为【东风4型】内燃机车↓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4)


【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我段主要客货牵引机车,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我段才逐步分区段上了内燃机车,十年后才彻底全部淘汰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的上马,真正改变了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宽敞明亮、冬暖(暖风设备)夏凉(空调,刚上马时没有空调)的司机室,视野宽广、操纵轻便的值乘环境,清洁干净、乘坐舒适的工作条件,大大减轻了机车乘务员的劳动强度,真正意义地改变了乘务员的工作理念和意识。劳动强度的降低,更容易产生打盹睡觉的现象(蒸汽机车也有这种现象,尤其是后半夜)。为了预防打盹睡觉现象的发生,铁道部曾下指令,对担当后夜运行的客车机车,必须有干部添乘。因此,机务段干部后半夜(夜12号以后至凌晨5点期间)添乘机车就成了至今雷打不动的任务。

图为【东风7型】内燃机车↓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5)


【东风7型】内燃机车是上世纪80年代末才在北、京广新乡至石家庄段首次上马的。为解决马力小的问题,当时采用了两台机车重联的方式(两台机车串联)牵引货物列车。我段【东风7型】内燃机车担当新乡至石家庄南的部分货运牵引任务(邯郸机务段担当另一部分牵引任务),单次运行时一般为7小时左右。为解决乘务员的吃饭问题,起初曾在机车上吃过方便面等快餐食品。后来因大量新车型上马及其他线路的开通,该项牵引任务全部交给了北京局,我段主要担负了侯马至荷泽间的客货运牵引任务。(目前已延长到商丘和兖州等地)

图为【东风11型】大马力内燃机车↓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6)


【东风11型】大马力内燃机车是新荷线电力上马前的过渡性机车,该机车马力比【东风4型】内燃机车大,最高允许时速为100公里,可较好地完成西煤外运任务。

图为【韶山3型】电力机车↓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7)


【韶山3型】电力机车主要担负客运牵引任务,干部后半夜添乘客运机车,主要就是该型机车。干部添乘机车,主要任务是防止乘务员在运行中打盹睡觉,确保行安全。(会操纵机车的干部,有参与或纠正操纵错误的职责)

图为【韶山4型】电力机车↓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8)


【韶山4型】电力机车是上马的货运机车,主要担负段管内的货运牵引任务。这种机车添乘比较少,主要是利用添乘客车后的返回时,才有机会登乘该型机车。(有时可坐客车返回)

图为【和谐号】动车组↓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9)


本世纪初,我有机会两次进过时速200余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驾驶室,这种由单人操纵、双司机的方式,改变了旧的机车乘务工作方法,先进的操纵系统及准确的监控模式为行车安全奠定了艰实的基础,也是机车乘务员(特别是年轻力壮的乘务员)非常向往的岗位。如今,300多公里的高速动车已奔驰祖国大地,随着网络定位等高科技的运用,高性能、高技术、高质量的“中国制造”,已经在广阔的大地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图为新型动车组停车(整备)场夜景↓

以前的火车头驾驶室(曾经登乘的火车头)(10)


(以上图片均为网络下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