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月亮湾湿地公园(话说巢湖月亮湾)

如果你是站在烔炀河入巢湖的河口大桥上环顾八百里烟波浩渺,你定能发现,在你左侧的,有一大片野生芦苇地,右边不远处,则是一块水林相间的空地,而把两者合起来就是当下名号甚为响亮的烔炀月亮湾,环巢湖首屈一指的一处滨湖湿地公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巢湖月亮湾湿地公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巢湖月亮湾湿地公园(话说巢湖月亮湾)

巢湖月亮湾湿地公园

作者:王国祥

如果你是站在烔炀河入巢湖的河口大桥上环顾八百里烟波浩渺,你定能发现,在你左侧的,有一大片野生芦苇地,右边不远处,则是一块水林相间的空地,而把两者合起来就是当下名号甚为响亮的烔炀月亮湾,环巢湖首屈一指的一处滨湖湿地公园。

亮湾之所以叫月亮湾,我想可能与她的形状有关。从镇文化站何站长的航拍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湿地公园犹如一弯新月,镶嵌在巢湖岸边,但得名是否真如我猜想的这般,我却是从没认真去打听过。

月亮湾正式打出名号,大约是在2008年,而在此之前,月亮湾左侧的这片芦苇地其实早就存在多时。据老版的《烔炀区志》记载,元末明初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立下大功的巢湖水师,就曾经在此活动过,但是否把酒临风,亦或吃了败仗钻芦苇荡,而今也只有散落在沙滩上的那些碎瓷片还记得。右侧曾是一块圩田,和我老家的那两个圩口一样,除了些零星的水面,基本都是烂泥齐膝深的水田,当年都只是用来种两季水稻罢了。

月亮湾现如今的形状,大抵和两次大建设有关,第一次是1991年大水过后“小巢湖市”修建滨湖大道,另一次则是“大巢湖市”修建环湖观光大道。

修建滨湖大道,主要目的自是为了防洪,加之当年的环保意识不强,因此除了整个工程本身占了不少芦苇地外,取土则毁坏了更多。等到修建环湖观光大道,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硬是从邬梁村开始,另辟了一条新路,据说多花了一个多亿,不过总算是把这块宝贵的湿地给子孙后代们保留了下来。

右侧的圩田,我印象最早是在环湖大道竣工后。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年的夏天,有一天忽然心血来潮,我沿着湖岸,一直骑行到了黄麓附近。那时的圩内还是大片的农田,村民们正挥汗如雨地收割早稻,其实这苦,我也曾尝过,说来话长;而靠圩埂内侧的,是一段取土筑堤遗留下来的水面,当时还插着小红旗,这是有人在此养鱼的标志;拐角处是一排活动板房,鱼老板用来收储湖里渔民捕获的鱼虾用的,离得很远,一股腐臭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至今记忆犹新。

滨湖大道修建后,行人和车辆其实并不多,所以后来修环湖观光大道,为了吸引游客,芦苇地里自然地建起了栈道,当然,是先打下木桩,再在木桩上建的,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湿地的破坏。圩田也全部退耕,栽植了多种亲水的花草树木,还把原来的滨湖大道改建成慢行道,就这样,月亮湾湿地公园初具了规模。畅游其中,大抵能称得上一年四季花香四溢,加之不同季节芦苇形态迥异,很快,月亮湾便声名鹊起,引得很多外地人也乐于到此一游。

当然,月亮湾改变的不仅仅是地形地貌,其实改变最大的还是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来的那种农耕和渔获,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更多地变为提供农家美食和提供其它服务。据说月亮湾附近的小村河口张,高峰时就有十几家农家乐,还曾吸引中央四套《远方的家》栏目组来此拍摄,加之景区日常维护、小商品贩卖,这里面总共供给了多少工作机会,反正我是没统计过的。

月亮湾修建好后,我曾无数次去过。老实说,临湖听涛、畅游绿海,确实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对久居闹市的都市人,但是月亮湾能留住游客的东西也仅此而已,想要游客长久逗留,这些自是不够的。所以我曾设想,也许在月亮湾可以修建个反映环湖农耕和渔猎生活的博物馆,再在旁边的滩涂搞个传统的捕鱼演示,就像查干湖的那样,不仅能记录渐行渐远的乡愁记忆,或许月亮湾的名号会因此变得更大。

月亮湾,是一处滨湖湿地公园,是人与自然尝试和谐相处的典范;月亮湾,也是斯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是一处反映沿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活化石”。

月亮湾的波光粼粼里依稀有我的童年,月亮湾的春意盎然中里更有子孙后代欢乐的源泉。月亮湾就在那里,一步也不曾走远;月亮湾其实在我心里,希望她能护佑百姓的平安。

最忆是巢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