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写了几年情书(从读他的情书开始)

多数人了解沈从文,都是从他的情书,他和张兆和的爱情故事开始。的确,与张兆和的爱情是沈从文一生都逃不开的话题,占据了他生命的三分之一。

-01-

痴情人

情书写得最好的男人

沈从文对张兆和,是一见钟情。

据他们的儿子沈龙朱回忆说,一次沈从文看见兆和在操场上边走边吹口琴,走到操场尽头,兆和潇洒地将头发一甩,转身又回走,仍是边走边吹着口琴,动作利索,神采飞扬。也许正是这一瞬间抓住了沈从文的心,为此一见钟情。

沈从文写了几年情书(从读他的情书开始)(1)

沈从文一生喜欢“小兽”一样充满活力的姑娘,此后他小说里的女孩儿都是兆和的化身,黑黑的脸、黑黑的美貌、黑黑的眼睛。他甚至专门写过一篇小说《三三》,而这正是他对兆和的爱称。

沈从文给张兆和的第一封信只有一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了你?”此后四年,数百封信扑向张兆和怀中,高质高产,几乎每封信都很长,放到邮局寄送都是要超重的。

这些信打动了校长胡适,他忍不住撮合:我看他是顽固地爱着你哟;打动了张家,觉得沈从文幽默有趣;当然也打动了十几岁的女孩兆和,纵使她再怎么冷静、理性,都忍不住在日记本抄录起来。

沈从文写了几年情书(从读他的情书开始)(2)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一切过去的种种,它的结局皆在把我推到你的身边和心边。你的一切过去,也皆把我拉近你的身边和心边。”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我们相爱一生,一生太短。”

沈从文写了几年情书(从读他的情书开始)(3)

多年后,有人问张兆和,你到底喜欢沈从文什么呢?张兆和说,没办法,他情书实在写得太好了呀!

此后余生,二人经历战乱的颠沛流离,“文革”的打压和困难,始终相濡以沫,直到死亡将他们分开。

-02-

天才作家

小学没毕业到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除了爱情,沈从文还是个天才作家。

胡适发现他的作品里有单纯自然的人性之美和精雕细琢后的诗意铿锵,认定他是一个天才。

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说,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越是知道他的伟大,我越为他一生的寂寞伤心。

冯唐说,只上过小学的沈从文比现在一百个博士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还大,体会中文的美,沈从文是必须要读的。

沈从文写了几年情书(从读他的情书开始)(4)

在那个白话小说刚刚兴起的时代,沈从文的语言自成一派,他的文字细腻、流畅、有古味、简洁准确。他的小说写得像散文,有水一样的感觉。

看似写得随意,其实背后有很深的讲究,汪曾祺回忆说,沈从文曾告诉他写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在万千词语中挑出最准确的那个使用。

代表他的语言和思想的高峰作品《边城》,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世纪华文小说100强”第2名,力压张爱玲的《传奇》和钱锺书的《围城》等大作。

沈从文写了几年情书(从读他的情书开始)(5)

在民国时期,有一种说法——沈从文是中国的托尔斯泰,其实二人有很多的不同点,但有一个共同点:都对底层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写船夫、妓女、农民、最下等的士兵,如《边城》《丈夫》《柏子》,写他们是怎么生活的,甚至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写这些人自然的生活和心性。不同于大多数中国现当代作家,把这些人当成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沈从文一生都对这些普通人怀着温情。

他将一切黑暗的东西,在他的内心消化,用一种含蓄的方式,展现出平静和力量。

-03-

赤子之心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的身上和作品里有股自然的野趣,因为他的启蒙者是自然,从小逃学、在山野中游荡长大,采药、钓鱼、猎狐、捉蚱蜢、泅水过河、学植物名称、认识动物。

14岁,他在军阀军队中当了一个童子兵,提刀弄枪,过上了刀头舔血的日子,看惯了湘兵的雄武,各种迫害和杀戮;

沈从文写了几年情书(从读他的情书开始)(6)

其个性柔软又倔强,敏感又宽厚,在写作初期受尽艰辛,培养了他“安忍静虑”的定力,此后面对“文革”的风暴,仍能努力探索出另一条道路。

将近80岁时,沈从文去美国讲学,兴致勃勃,像个小孩子一样,眼睛里闪着光,对许多新事物兴致勃勃,完全看不出他是经历过“文革”的人。

沈从文特别爱哭,尤其是到了晚年,听到熟悉的“楚声”会哭;看书会哭;无意中翻到兆和写的第一封信也会哭。

沈从文写了几年情书(从读他的情书开始)(7)

1969年初冬,沈从文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一个多雨又潮湿的大泽地上,临行前收拾东西,翻出一封信,二姐张允和去看他,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这封皱巴巴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说:“这是三姐(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

说着他把信放在胸前温一下,口中念道:“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吸溜吸溜地哭了起来,快70岁的老头儿像一个孩子一样哭得又伤心又快乐。

沈从文去世的时候,他的妻妹张充和在美国得知消息,为他写了四字挽联: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这16个字,被认为是对沈从文一生为人、作文的最贴切写照。沈从文一生怀有赤子之心,是有大情怀、大境界的人。

-04-

阅读沈从文

使你受益终身

从民国到现在,沈从文的追随者千千万万,其间不乏名人。

在多次访谈里,侯孝贤一遍一遍地提沈从文,沈从文的书使他终身受益。1982年,侯孝贤在筹拍《小毕的故事》时,陷入拍摄困境,觉得自己不会拍片了。

此时是沈从文的《从文自传》给了他灵感,他从这本书里得到了深深的启发:原来一个人可以承受那么苦难的故事,但他还可以看到温暖,看到人性的美好,人的胸怀可以亮一点。后来侯孝贤的多部电影都可以看到《从文自传》的影子。

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素来以狂傲著称,却唯独对沈从文特别欣赏,奉沈从文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他曾专门花几个月时间,把沈从文书中描述的路线走了一遍,寻访书中的小村庄。

沈从文写了几年情书(从读他的情书开始)(8)

总有人问,读书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沈从文的书,带给人以真善美的享受,带你感受人性的复杂微妙,教你一种对待人生的温和与反思的态度。

“阅读沈从文,教会我的不是那个年代愤怒的东西,而是特别人性的那种温和的反思和疑问,一直到今天,他都像个精神导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文章内容有所删减、原标题|沈从文:情书写得最好的男人)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