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

世界上有一些冷门但有趣的书,至于冷门的原因——

有些是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但需要读者具备一定人文知识,如后浪关于语言演化的《中国话》《东言西语》;

有些是涉及的内容离我们的时代显得“过于遥远”,如新民说的这本《中文打字机》

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1)

未读这本光小字注释就有近70页,400多页、33万字的书前,我的认知中从未有过【中文打字机】的概念。

因为我难以想象如英文打字机般的【中文打字机】会“多大”!

如果我们将汉字视为“字母”,那么,英文无非是26个字母各种排列组合,但中文就是常用的约2000个字母进行“排列组合”。

哪怕只是将使用频率极高的1000个(这里只是为了方便讲述进行了简化)做成打字机的“表盘”,呈现出的“又大又乱”估计能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当场暴毙。

正因如此,1927年,美国就有关于“中文打字机”的嘲讽漫画。

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2)

我们需要“中文打字机”吗?

这似乎是个极为愚蠢的问题——难道中国不应该有“自己的打字机”吗?

以汉字的“字母量”,是根本不能制造出与英文打字机那样的“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的打字机器——这本书也证明了这个想法。

所以,“中文打字机”必然会陷入一个【必须有】,但【不一定好用】的“尴尬境地”。

可别忘了,本书的副标题是 《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有些东西的存在意义,是必然要牵扯到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等方面

近代中国(民国初直至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日子),汉字曾一度身处“生存还是毁灭”的存亡之境

如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一些当时最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提出“废除汉字,实现彻底字母化”。

如果这个20世纪初的主流观点真的落地,恐怕文明、文化的传承就是个极大的问题——像书法这种很“中华”的艺术很可能彻底成为历史的回忆。

之后采取的方法是发明“拼音”,间接引入西方字母,实现“对接”。

平心而论,由于近代中国的落后,以及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在世界上的“另类”,确有遭受欧美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欺凌”,攻击点之一,就是【中文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

于是,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表面上看是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深度一些说是一代文人志士为了突破字母文字霸权、为了给中文争取生存空间、试图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奋斗史。

既然“中文打字机”无法在【体积】上突破物理限制,突破点只能是【易用性】。

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3)

提升易用性,套用数学上的说法,就是找到各个中文“字母”的共性,拆解、编码、重构——如同英文单词是由字母“拼合”,单个汉字也可以由极为常用的“部件”【拼合】。

像“活字印刷术”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对“字库”分类就是以【偏旁】为“库”,但在那个没有拼音的古代,找字的难度很大,也就造成“活字印刷术”很难出现现代的“流水线工业化”。

制作“拼合汉字”的“打字机”最先这么思考的是外国人,包括传教士、外交官等,他们很快发现了问题——

对汉字虽然可以分类,但汉字并不都是对称,有些左边大、有些上面大,类似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字可以拼出来,但排版呈现出的就是【灾难】了。

实现“概念突破”的,是一位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谢卫楼(Davelle Z. Sheffield,1841-1913年)——单看中文名,你可能还会认为他是个华裔。

他当年发明的“中文打字机”并没有保存下来,根据资料,这种打字机看上去就像一张“小圆桌”,上面密密排列着30圈汉字,合计有4662个汉字(确切数量存疑,我不太明白书中这部分描述为何给出了明确数字)。

但这依旧属于“不实用”——算是实验艺术品吧

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4)

仔细想想,中文是表意体系,英文是表音体系,这两种体系本质上算是“两个物种”,那么,针对中文的【typewriter】,是不能以“英文打字机”那种“小巧样式”为参照的。

当时的不少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些差别,于是,诞生了相对更适合时代的“中文打字机”。

其中,就有被誉为中文打字机之父的周厚坤,以及发明拼合式中文打字机的祁暄。

周厚坤与胡适、赵元任等人,都是清末因庚子赔款有机会公费留学的那批留学生。这些万里挑一的精英,送出去留学的初衷是让他们学习农学、商学、法律、政治等先进知识,回国后可以推进中国现代化。

周厚坤先是在伊利诺伊大学学习铁路工程,之后转至麻省理工学院,以全美国第一个航空工程硕士身份毕业。

不过,像周厚坤、胡适、赵元任等部分人,回国后很快放弃了他们各自的“实用技术”,转而吧中国文学、中国文化改革等视为新追求。

制作一台适用于中文的打字机,成为周厚坤的第一目标。

根据历史照片,周厚坤的打字机像是“选字机”,“打字员”需要在“选字盘”(滚筒)中挑选汉字和符号进行排版。整个滚筒的尺寸长约40厘米,直径约15厘米,在“操作性”上有显著提高。

而同时代的祁暄,采用了以“拼合”为出发点设计的“打字机”,在发布会上用近2个小时仅打出了100个字

《中文打字机》并没有提及周厚坤的打字机效率究竟是多少,但商务印书馆最后选择了与周厚坤而非祁暄合作,从侧面证明了【那个时代】,是周厚坤胜出了。

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5)

然而,商务印书馆并没有立即将周厚坤的原型打字机进行深度商业化,梦想破灭的周厚坤回到了他最初热爱的飞机与船舶制造业,后来还加入了汉冶萍钢铁公司,担任技术总监——这似乎说明,有技术加护,在任何时代总能相对“衣食无忧”。

到了1918年,商务印书馆设立中文打字部门,开始继续研发中文打字技术。

接着,由舒震东(原名舒昌瑜,舒震东是笔名)研发的“活字打字机”诞生了。

一个冷知识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名为《舒震东华文打字机》,严格来说这是一部商业宣传片,虽然这部作品未能保存下来,但我们可以获知这种机器可以实现最快每小时2000多字。

此时,这种主要面向非个人的“实用性强的中文打字机”,具备了商业化的可能,逐步量产并在国内外推广——到1934年,商务印书馆共售出超过2000台中文打字机,算是相当可以的成绩了。

中文打字机,承担着市场需求、商业利益、民族意义、文化意义。

当真正适用的机器出现时,那些强调“因打字机技术不足而应废除汉字”的论调不攻自破

伴随着日本人侵入东三省,再逐步蚕食华北,国产“中文打字机”也逐渐被日产打字机取代。日产打字机占据大部分国内市场份额的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建国初——

书第195页)据估计,中国在1951年进口打字机和计算机超过400台,大部分都来自日本。

在此期间,像商务印书馆和俞斌祺等一度试图应对日本制造商的威胁。

俞斌祺这个人物比较特别,他曾在日本留学,在国内军队服役,之后进入运动和体育教育行业,还是一位天才游泳运动员,也是一位业余发明家。

然而,他的“国产打字机”,其实就是改造的H型日文打字机

由于当时高涨的爱国抗日氛围,俞斌祺又是在《申报》上慷慨陈词,又是采用“每卖出一台就为灾区难民捐款”等商业策略,事实上存在的【秘密】居然被掩盖了很久。

有时我想,“爱国”这个招牌是真好用,就像你给开源的浏览器代码套一个国产的壳,就可以声称这是“中华荣光”,即使被戳穿,依旧可以锦衣玉食——历史上的事儿真是不断重演呵。

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6)

这里就不得不提【林语堂】。

除了著名文人身份,林语堂还有若干项获得专利的发明,其中,最【大】的自然是“明快中文打字机”。

这台诞生于1947年“明快中文打字机”,采用林语堂创造的“上下形检字法”设计键盘字码,操作者无须记住字位、字码、不用训练即能操作,每分钟最快能打50个字!

为了研制明快打字机,林语堂一家因此陷入经济困境。因为这台机器,林家负债多少,书中未提,但研发费用之高着实令人咋舌——12万美元。

要知道,这是1947年的12万美元啊

“明快中文打字机”的运作,建立在林语堂自己摸索出的一套“汉字检索逻辑”上——早在1918年3月,林语堂就已经发明了一套的【汉字索引制】。

更值得一提,像陈立夫也曾发明过一套汉字检索系统,名为“五笔”。

陈立夫的这套“五笔”检索系统,在北伐战争时期成形和试验,并一度贯穿民国历史——书中未提这里的【五笔】与当代的“五笔输入法”是否有渊源。

之前我对陈立夫的印象,只是知道创立了“中统”,未曾想其实他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也有推进——抽空还是应该多读些书才是。

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7)

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中文输入法的诞生,激光打印机取代了传统机械中文打字机,面对屏幕的【汉字输入法】反而拥有了比“表音文字”更大的优势——打字更快!

比如【typewriter】这个单词,除非有预设,否则打字者是必须输入9个字母,但中文输入法可能只需输入【D-Z-J】三个字母,效率提升67%!

平心而论,用电脑打汉字的确比打英文单词,有太多的畅快

《中文打字机》并不是一本纯粹的“历史书”,它所承载的一段历史,真的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小段“插曲”,几十年的动荡岁月里,幸好有一部分有钱、有才的【文化人】,执着于“我们需要自己的打字机”,并发明了出来,由此,才保留了【汉字】——至于弃用汉字会怎样,我们或许可以看看新加坡,虽然新加坡保留了中文的生存空间,但官方语言是英文。

本书的前言部分,有这么一段话——

你的问题是什么?

在你一生中所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中,那个问题决定了你头脑中的前进航路?那个问题是你一直在追寻的,即使在别人(甚至你自己)看来你的话题好像一直在变,为何是这个问题?

至于外部世界,不论是从社会还是资金角度看,我们都有必要让这一求索过程显得安定而有序,显得一切尽在掌握。

像《中文打字机》这种冷门书,对我的另一些启发,其实是我们应该培养【界定问题重要程度】的能力,或者,要明白【什么】才是【问题】。

最后,分享书中提及的几行字。

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8)

原来【林妙可】提供了形象,【杨沛宜】提供了声音。

我在2023年才知道这个15年前的事儿,是因为我根本没关注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这与所谓的“爱国与否”无关,那时我爹几近病入膏肓,家里根本没心思关注。

我挺建议每逢有“假唱”事件爆出,支持方与反对方陷入“阵营战”时,支持方完全可以用这个例子说事儿!

你看,这种世界级的演出可以,为啥我家哥哥(姐姐)就不行?!

汉字5笔输入发明人(读中文打字机五笔)(9)

建议喜欢思考的读者抽空看看《中文打字机》。

本书装帧精美,适合收藏。

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