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的风景区(丽水一座因山而秀)

#金融知识普及月#

□益辉(商务金融财经评论员)

丽水的风景区(丽水一座因山而秀)(1)

丽水古称处州,别名莲都,始名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丽水是浙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浙江省辖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城市。

丽水自古秀山丽水,因山而秀,以水而兴。山是江浙之巅、水是六江之源,被誉为“浙江绿谷”,生态环境优良指数连续17年被评为全省第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丽水地处浙西南部,是全省陆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辖9个县(市、区)分别为:莲都区、龙泉市和青田、云和、庆元、缙云、遂昌、松阳、景宁县,总人口270万,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通济堰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合称为“丽水三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丽水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摄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气候养生之乡”“国际休闲养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10多张金名片。摄影文化、华侨文化、畲族文化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在发展中提升,在传承中创新,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熟悉丽水的人都知道,丽水的生态环境质量除了保持在浙江全省第一,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秀山秀水、养生福地”的特色,也是丽水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在浙江11个省辖市当中,仅有丽水市为“一市一区”。浙江对丽水考核并不是GDP,而是GEP,指的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丽水的人口虽然只有200多万,但是丽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到了第39位。

浙江城镇空间的规划中,像“金义都市区”“温州都市区”都将辐射影响到丽水的城镇群发展;尤其是随着国家层面针对浙西南老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丽水的城市布局更需要一个优化。因此,守护秀山丽水, 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的结合,是丽水向世界展示未来山水城市的中国方案。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由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首先提出来的,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对未来城市的构想,实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丽水四大百亿工程,怎么看?

目前,丽水市规划部门在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把瓯江山水诗词、山水画、本土古典园林建筑融合在一起,以其独到的意境提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构想: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出发点、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原则,创造出独具丽水特色的城市景观;

以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化城市,做到自然生态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高科技的融合与集成,把国内外现有的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等城市理念进行继承和发展,代表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向自然回归,却不失现代化便捷的愿望和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念好“山字经”,奏响山水“融合曲”,让在城中游“山景”成为可能。以山形确定城镇格局,依水形确定组团形态,创新提出丽水新“八景”,分别是山水画眼、南明之心、琵琶乐岛、山水新居、山水智谷、九龙炫彩、碧湖新镇和山水艺洲。

同时,以渗透、织补、融合的空间方式重塑两类山水单元,依靠水网、路网串联重点特色村庄,形成城镇镶嵌、乡村成网的山水格局。

此外,保证临江山水界面占比总体大于60%,新增城镇连续界面小于1公里,重点控制12条观山视廊,并对两岸整体高度进行控制、引导。

“十四五”期间,丽水规划水利建设项目总投资947.87亿元。其中,实施类项目总投资609.87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75.96亿元;储备类总投资338亿元。

我们了解到,“十四五”期间,丽水市将通过实施水利投资倍增计划,建设四大百亿工程,深入推进补短板和强监管工作,建设幸福瓯江,建成一批“重要窗口”水利标志性成果,率先高水平建成全域幸福河湖,全力打造长江以南地区幸福河样板和全国幸福河的先行示范区。

“三个领跑全国”、“五个全省领先”

1、绿色水电领跑全国,2020年11月丽水创成全国首个区域性国际绿色水电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出台《丽水市农村水电站生态流量分类核定与监测指导意见》等地方性意见规范。三年来,累计完成823座小水电清理整改,创成114座绿色水电,占全省58%,全国19%。其中2020年创成56座,绿色水电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2、水文化领跑全国,丽水水文化研究会开展水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查清全市1800多处水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并被评为丽水市3A级社会组织。完成《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组织开展并完成《瓯江山水诗之路水文化支撑利用研究》课题;谋划开展《丽水市水旅融合规划》编制。

3、河权制度改革领跑全国,丽水青田县农村河道使用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全国首笔20万河权贷顺利发放。

累计完成1520公里河道的“权改革”,覆盖54个乡镇,覆盖率31.2%。改革后的每公里河道能够为农民增收8000元以上,农村饮用水工程数量全省领先。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2.05亿元,新增达标提标人口109.3万人,达标人口覆盖率达到97.8%。全市农村供水工程数达3452个建设项目,占全省三分之一,居全省第一。

4、在美丽河湖创建全省领先,完成中小流域治理97公里,堤防的标准化创建6段;完成19541公里河道管理范围的划界;完成山塘综合整治2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座。累计创成省级美丽河湖41条、乐水小镇28个、水美乡村164个。省级美丽河湖创建完成率为200%,为全省最高(全省平均完成率140%)。

5、在水利强监管全省领先,强监管工作完成300多个,在建和运行项目检查获得省水利厅领导的充分肯定,省水利厅编发强监管工作简报,向全省水利系统推广。

6、在大花园瓯江绿道建设全省领先,三年累计完成投资89.5亿元(其中2020年28.64亿元),建成了瓯江绿道市本级先行段、缙云仙都风情绿道等。其中,缙云仙都风情绿道等4条绿道荣获省级最美绿道。累计公里数达3022公里,绿道里程居全省第一。

7、在水文工作全省领先,投入资金5085万,完成415个水文防汛“5 1”站点建设,完成投资数列全省11个地级市第一位,完成站点数列全省第一,占全省的17.34%。水雨情遥测站通畅率达99.82%,居全省第一。在首届全省水文情报预报技术竞赛中荣获多个奖项,《瓯江流域石牛坡面径流场水土保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

8、农村饮用水工程数量全省领先,三年累计投入资金22.05亿元,新增达标提标人口109.3万人,达标人口覆盖率达到97.8%。全市农村供水工程数达3452个建设项目,占全省三分之一,居全省第一。

四大百亿工程

未来五年,四大百亿工程会让丽水富集的水资源优势真正成为强市富民的“源头活水”,让蕴含于“绿水青山”之中的生态资源、产品价值源源不断地变为地方发展、百姓手中的“金山银山”。

1、聚焦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建设百亿水安全工程。建设高品质堤防工程。实施600公里河道综合治理,实施30条山洪沟治理。续建兰溪桥(扩建)等2座水库,新建莲湖等5座水库,新增总库容3.52亿立方米,新增防洪库容1.37亿立方米。启动38座病险水库和208座病险山塘清零销号行动;投资2.86亿元,新建288个水文测站,站点总数达到1691个,平均10平方公里一个。

2、聚焦百镇千村水美,建设百亿水生态工程。推进大溪治理提升改造等33个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建设。完成农村沟渠整治500公里,打造乐水小镇100个和水美乡村1000个。完成潜明水库等治理,力争新增45条(个)以上美丽河湖,150座美丽山塘。

3、聚焦华东地区水资源配置,建设百亿水资源工程。推进39座浙西南大中型水库群项目,完成遂昌清水源等4座水源工程建设,新增年供水能力1.7亿立方米,力争将丽水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水质最优、供给最稳的天然水塔。创建莲都碧湖等“现代绿色灌区”示范样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9以上。推进水源工程、水厂工程、管网工程建设,规模化供水工程人口覆盖率提高至76.33%以上。

4、聚焦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设百亿水经济工程。以“河权贷”激发水产权,构建全国性的绿色水电交易平台,创建水旅融合载体(含水文化)100个,力争涉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至3%以上。

“三个领跑全国”、“五个全省领先”,实施四大百亿工程,完善水利设施网络,提升水利治理能力,是展示丽水以水而兴的重要举措。

丽水“利水”资金从哪来?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丽水按照水利部和省政府关于投融资改革有关要求,落实浙江省水利厅印发《关于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丽水的风景区(丽水一座因山而秀)(2)

一、丽水水利投融资新八大法

1、首先是积极争取财政性资金支持

争取中央资金政策的支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将水利项目列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解决防汛薄弱环节实施方案等国家规划,是解决丽水水利项目资金的重中之重。

另外,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还利用对革命老区政策,争取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浙西南革命老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的支持政策和资金补助。这是发达省市地区,学习欠发达地区争取中央对水利项目资金支持的新案例。

争取省财政资金支持。按《浙江省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重点项目保障资金办法,把项目与管理任务优化绩效与资金安排挂钩机制,完善“以奖代补”政策,优先保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要山塘整治及幸福河湖建设等民生实事资金需求。争取地方财政加大对水利的投入,要充分利用调整还有就是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农业农村的政策,在一般公共预算水利投入不减少的前提下,争取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持。

2、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

学习借鉴上虞、宁海、余姚等地的经验做法,鼓励将水库、引调水及其他水利优质资产等注入投融资平台,探索建立河湖库疏浚砂石收益反哺水利建设的有效机制,并通过股权投资、多业务融合、合作经营或发行企业债直接融资等方式,做大平台资产,增强市场化运作能力,保障水利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3、吸引央企国企投入建设

充分发挥浙江省政府与三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导向作用,各地要加大重大水利项目推介力度,加强与三峡集团、南水北调集团等央企的合作。通过参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我省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4、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用好金融支持水利的优惠政策

各地要与金融机构建立联系对接工作机制,主动搭建银项合作平台,推动重大水利项目落地。通过“一项一策”“一项一议”等方式,推动双方提前谋划银项合作,共同协调项目融资事项,增进政银企合作共识。探索企业经营性收入用于项目融资平衡的实现路径,依法合规推进综合还贷。

利用丽水和省水利厅与省农发行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等,用好用足金融支持水利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有一定收益的项目利用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益,由水利投资公司按市场化原则统一运作争取金融资金支持;对整体规划、整体立项、整体实施的海塘安澜等重大项目,创新融资模式、探索按功能分摊原则进行项目融资;对没有直接收益的河湖治理等项目,探索通过结合周边拆迁、土地综合整治、功能融合提升等方式组成综合体项目进行融资。

5、积极盘活水利存量资产

推进水利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通过盘活水库等存量优质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利用基金收购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的回收资金,用于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良性循环。利用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中央预算内投资示范专项管理办法》等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对前期工作经费的支持。

沿海各地要综合考虑一、二线海塘联合防御能力,合理确定二线塘的空间位置和工程布局,在满足防潮安全的前提下,研究与文旅、休闲、绿道、绿化等相结合的多维开发利用价值;研究其他备塘的调整退出机制,引导合理发挥备塘生态、文化、便民等综合功能,探索通过备塘砂石资源、土地指标等收益,优先用于海塘等重大项目建设的融资路径。

对于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权属清晰的存量资产,可采用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模式,盘活存量水利资产,切实形成有效投资。例如,通过TOT方式盘活水库存量资产,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对于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6、积极利用产业基金

在积极争取产业基金支持方面,丽水抓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省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和范围的有利条件,谋划好幸福河湖建设、农村水利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积极申报水利项目纳入基金储备库,主动争取产业基金加大投入。

7、全力争取政府债券支持,打造融资平台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申请地方政府债券予以支持。对于有收益且能实现融资收益平衡的项目,积极争取纳入专项债项目储备库,申请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对没有直接收益的项目,积极争取一般债券,或以县域为单元、整体立项实施的方式增强项目收益,争取专项债券支持。

8、推进水权交易试点

规范明晰区域、取用水户的初始水权,鼓励开展流域间、地区间、用水户间等多种形式的用水权交易,积极探索用水权等绿色权益担保与交易试点,推进水权方、用水方通过用水权抵押转让等方式,提升水权市场化水平和水利工程融资能力。

二、争取获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

2022年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部署,决定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

8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做出部署,要求在用好新增3000亿元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扩大规模,对符合条件的成熟项目满足资金需求,避免出现“项目等资金”的情况。水利部门务必要抢抓这又一重大机遇,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近期,一批重大水利项目成功获得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设立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的支持,有效解决了制约项目建设的资本金缺口问题,为后续贷款融资配套奠定了基础。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水利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支持了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以及民生水利项目。近年来,国开行不断加大对水利行业融资支持。截至2022年6月底,累计投放水利资金13342亿元,是我国水利融资主力银行。

比如,8月31日,总投资606亿元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项目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60.64亿元资金支持,项目资本金得到补充。

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补充资本金,还能撬动多倍于自身体量的其他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设立,为水利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加快重大水利项目开工注入了催化剂。用足用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将形成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合力,成为破解资本金到位难题。

199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开启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序幕。作为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资本金对于建设项目来说须是非债务性资金,投资者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

简单来讲,资本金可以理解为项目的启动资金或者“本钱”,设立资本金既可以避免投资者“空手套白狼”,也可以表明投资者对项目的看好态度,吸引更多资本加入。对于水利项目来说亦是如此,特别是对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缺乏资本金严重制约着项目落地。“水利项目一般要求资本金比例最低为20%,只有先有了20%的资本金,才能筹集到剩余80%的投资。

以往,水利项目的资本金筹集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投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社会资本投入等。今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地方政府财力紧张,资本金如何筹措成为影响重大水利项目开工建设的掣肘难题。对亟需资本金支持的水利项目来说无疑是重大机遇。

相比于普通商业贷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具有期限长、利率低、到位快的优势,既能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的燃眉之急,控制融资成本,又能撬动更多资本参与投资,尽快形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物工作量。

比如,以一项总投资100亿元的重大项目为例,按照20%的资本金比例,以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最多可以用来补充项目全部资本金的50%的规定,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最多可解决10亿元的资本金缺口。而这10亿元资本金,不仅能撬动投资者出资10亿元资本金,还能撬动项目从其他渠道贷款80亿元,加起来一共是100亿元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

今年上半年,丽水70个市重点实施类项目中新建项目18个,目前已开工14个,累计完成投资48.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到65%,其中20个项目投资完成率超100%。全时项目建设持续加快,带动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2%,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1%,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7.2%。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为丽水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