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克斯科技啥时候来(海克斯科技酱油)
今年国庆黄金周,曾经被称为“酱油界茅台”的海天味业很难受。
2022年10月10日,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海天味业的股价开盘即下跌,跌幅一度超过8%,截至收盘,其股价为75.08元/股,总市值约3479亿,相较前一个交易日,海天味业市值蒸发近360亿。
这一切或许要回溯到9月10日由博主辛吉飞发布的一则短视频。
那则视频里,他向大家展示了“海克斯科技酱油”的合成方法。这位8月以来食品网红界的顶流不走寻常路,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解密,搅动了整个食品行业,掀起了一场关于食品安全的全民讨论,而“酱油”等调味品成为了讨论的主要对象之一。
辛吉飞:“学历越低,危害越大”?
辛吉飞是谁?
对许多人来说,“辛吉飞”就像是突然间出现的“揭黑网红”,以一种过分浮夸、直接的方式揭示了一系列让人们焦虑万分的行业内幕。
“辛吉飞”这个名字在中文互联网病毒一般的扩散,最早是从8月开始的。在几条“合成食品”的制作视频走红后,这个系列视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带着那句“都是科技与狠活儿”在更大范围的网民群体中走红。
开始引发人们广泛讨论的是“海克斯科技”,该词出自游戏《英雄联盟》,是一种魔法和科技融合的顶尖技术。在辛吉飞略显浮夸的表述中,这似乎已经成为食品工业一种加工方式的代名词,添加剂也因此被更加妖魔化。
从燕窝到蜂蜜,从牛排到酱油,在辛吉飞的视频里,似乎没有什么现代食物能离开“科技狠活”。眼看着一堆边角料碎肉经过一通操作变成牛排,香精加上几滴陌生的添加剂就成了牛奶,那些添加进去的粉末和液体,都有着仿佛能集齐元素周期表的名字,确实很难让人坦然接受。
在揭露一系列“合成食物”“科技狠活”之前,辛吉飞便已经在网络上活动许久了。就在去年10月,他在自己的账号中分享了烤面筋等小吃和各种酱料的做法,甚至还有小吃店的选址和出摊指南。
2021年底到2022年6月份,辛吉飞开始在视频中分享一些小吃制作中的添加剂以及“技术秘密”,其标志性的歪嘴和夸张的讲述方式,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辛吉飞找到了自己的内容方向,在接下来的视频里,他开始集中揭露“科技合成”食品的制作,也有了“标准化”的内容格式。
他先是对着镜头介绍今日“教程”的主角,“都是科技与狠活儿啊哥们儿”的经典台词结束。然后,他往原材料中一样一样地倒入添加剂,再说上几句:“这小味儿一下就上来了”“多加就要倒沫子了”。结尾,他拿上卷纸冲向卫生间:“夹不住了!”
足够“真实”的内容和个性的表达方式让辛吉飞激起了各个平台上对于食品安全的恐慌,他也由此迅速涨粉。飞瓜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近30天内“辛吉飞”涨粉647万,作品平均获赞24万,9月29日注销账号之前,他在单一短视频平台的累计粉丝已经接近900万。
辛吉飞的“揭黑”首先吸引了一批忠实的拥护者,一定程度上,这种对添加剂的披露是符合大众对现代食品工业的批判想象的——这是对无良商家的揭露。在此基础上,当辛吉飞面临到平台方面的内容调整建议,又或者是被多方批评时,这种情形被解释为“资本绞杀”,又引起了更多人对辛吉飞的认同。
承接着辛吉飞的热度,短视频平台上的其他食品行业博主也开始产出相关内容。比如短视频网红刘怂,凭借8月25日发布的“三花淡奶煮羊汤”视频走红,与辛吉飞同为“美食界科技狠人”,一个月内涨粉两百多万,目前粉丝数已达400万。
这些都让平台上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成为了一种风潮,不论视频内容是否与添加剂相关,总能看见评论区有人玩梗。
反对的声音也同步出现,许多食品产业的从业者站出来指出辛吉飞视频里存在的夸大问题,认为其所传递的内容是不科学的,视频也暗示许多没有危害的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污名化添加剂会影响中小食品企业的生存。还有人调侃称这些添加剂是“学历越低,危害越大”,反过来玩梗嘲讽“科技派”,争议不休。
一方面,部分网友持之以恒的在各大美食视频下刷着“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另一方面,部分食品行业从业者则将其视为引起恐慌的始作俑者,不专业、炒作、恶意攻击食品行业等质疑随之产生,在一些人眼中,辛吉飞与其粉丝已经成为“反智”“情绪化”的代名词。
辛吉飞已然成为这场舆论战争的导火索和主战场。
“海克斯科技”掀起舆论风暴
“海克斯科技”的爆火出圈只是开始,在辛吉飞宣布退出抖音之后,故事才迎来了真正的高潮。
9月22日,辛吉飞在抖音平台发布了自己与抖音平台官方的一段电话录音。在录音里,抖音官方工作人员称收到了大量用户举报,要求辛吉飞调整视频内容,并希望其能对后续作品的用词及话术做一些优化和调整。辛吉飞则回应称视频并无违法违规,并不能接受此要求,并在视频中直接对已超过600万粉丝的账号进行了注销操作。
该视频发布后,#辛吉飞退网##辛吉飞注销抖音账号#等话题在微博、抖音等平台持续发酵,辛吉飞的部分粉丝也将矛头直指抖音平台,认为大量举报来自“被动了蛋糕”的业内人士,而辛吉飞的退出代表着“资本赢了”。
一时间,辛吉飞成为了不少人心中的“英雄”“民族良心”,宣布注销账号后,辛吉飞的粉丝量更是迎来了猛涨。短短的一个月,辛吉飞创造了新的流量神话,也让“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火遍全网,更是引起了国内食品安全问题的又一次大讨论。
“海克斯科技”微博话题页面
辛吉飞退出抖音后,继续在快手、微博等平台发布视频内容,更大的舆论风暴也随之到来。早在9月初,辛吉飞曾发布一条关于“海克斯科技酱油”的视频,展示了如何用食品添加剂勾兑酱油的过程,并与市面上的酱油进行了对比。
尽管在视频中他并没有点名某一酱油品牌,但在“科技与狠活”的话题发酵下,调味品中的添加剂问题开始受到公众关注,调味品行业的头部品牌海天首当其冲,被舆论带上了风口浪尖。
9月末,媒介平台上有多条质疑海天酱油的视频传播开来,这些视频拍摄者将镜头对准了海天部分酱油产品的配料区,认为海天旗下的酱油产品中大量使用“科技”(添加剂),质疑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酱油致癌”等词条也持续发酵。
面对舆论风波,海天立即做出了反应。9月30日,海天味业发布严正声明,称海天酱油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合法合规,并在声明中提及“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等网络热梗,认为部分短视频博主利用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制造焦虑。
海天的声明很强硬,但许多关注者认为海天并未“正面回应”产品中的添加剂问题,新的质疑也再度产生,有网友质疑海天酱油产品在海内外存在双重标准:有人发现在日本、美国等地销售的海天酱油产品配料表并无添加剂成分,这与国内产品的“大量科技”形成了鲜明对比。
“双标”问题真正将海天拉进了舆论深渊。10月4日,海天再次发布声明,称产品并不存在双标问题,但仍旧未能扭转舆论局势,在许多相关内容的评论区里,海天已经成为“不会被选择”的品牌。
海天味业第二次声明
新的声音也在出现,部分网友注意到了所谓“双标”存在的问题:有网友对比的国内外产品本就不在同一价位,部分海外产品本就以“零添加”为卖点,此种对比并不可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也就此次风波发声,认为海天酱油相关的质疑并不客观,强调食品安全监督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科学素养。与此同时许多食品行业从业人员也进入了舆论场中,在微博等平台就添加剂问题展开科普。
但这并没有扭转海天面临的消极局势。直到10月10日凌晨,海天再次发布声明,对“双标”问题进行澄清,称海天无论在海内外市场,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这份声明没有了前两份鲜明的态度,海天似乎“服软”了。然而,这并没有扭转舆论颓势带来的影响,市值蒸发360亿,股市和投资者们实实在在的给海天上了一堂“舆论课”。
作为某种层面上的“导火索”,辛吉飞也在这一事件中被推崇和攻击着。即便并没有直接参与到这场风波,但他的处境确实越来越尴尬,事情也愈加复杂。
10月8日开始,有人发现辛吉飞在快手上为“黄飞红花生”等品牌带货,进一步质疑其动机。10月8日晚,辛吉飞在快手平台直播时称险些遭遇车祸,随后在新视频评论区里表示“我累了,不拍了”,并再度就食品添加剂问题进行了质疑。此后两天,辛吉飞并未更新视频,最后一条视频似乎成为其退网的证据,一些人将“车祸”与“退网”联系起来,认为辛吉飞正面临着重重阻力。
辛吉飞快手评论区发言
另一面,海天市值蒸发百亿之时,千禾味业以“零添加”走红,其官方直播间里多款产品断货,其股价更是强势涨停,“商战”等阴谋论一时间甚嚣尘上。添加剂风波越发扑朔迷离,但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成为了国内食品行业近年来最大的一次震动。
走红的辛吉飞,难救回的信任
我们再度将视角转回辛吉飞。事实上,伴随着近年来泛知识内容的火爆,食品行业的相关科普内容也迅速增加,但为何辛吉飞能从中脱颖而出,又能凭借 “海克斯科技”掀起如此舆论风暴?
从传播角度来看,辛吉飞的视频本身就有着“爆火”的潜质。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其内容带有揭秘、科普的性质,但其仍旧有着浓厚的“段子”气质,除了输出实质性的揭秘内容,“搞笑”也成为辛吉飞最大的特点。
于是你能看到,辛吉飞并不会正襟危坐的科普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而是以歪嘴、秃头的搞笑形象示人,并以接地气的“解答疑惑”的方式进行食品制作,一句百搭的“那必是科技与狠活儿啊”看似简单,但却能第一时间让人记住:科技代表食品添加剂等工业产品,狠活则带有一定的贬义成分。如此带有调侃的表达简单又直接,再搭配足够“令人震惊”的制作过程,加速了其内容出圈的过程。
同时,辛吉飞也迅速应用、创造了诸如“海克斯科技”“倒沫子”“夹不住了”等戏谑表达,并将其转化为独属于自身的“梗”,尽管略显粗俗,但却相当适用于当下的网络传播环境,能够迅速在大众视野中传播开来。换句话说,辛吉飞成功的将自己与内容符号化、标签化,回看几个月前他的视频内容,不得不感叹一句,他把互联网和短视频玩明白了。
当然,辛吉飞的爆火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内容足够吸睛。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本就备受关注,辛吉飞的“科技与狠活”确实鲜少出现在公众面前,“海克斯科技”的爆火也更是公众对于食品行业信任滑坡所致。
今年以来出现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不在少数,从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到“预制菜”引发的健康质疑,都让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卫生。吃进嘴里的食物,想要干净、少负担,这是人之常情,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却再难吃到原汁原味、干净的东西。
这种担忧已经在人们心中存在许久,辛吉飞的出现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恐慌,让积累已久对食品安全的不满以一种戏谑的方式集中爆发,于是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回到当下,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理性的声音在网络社区的各个角落出现。
首先是早期缺位的权威媒体和专家开始大范围发声。例如中国新闻周刊的相关文章中,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刘少伟分析,此类视频夸大了添加剂的危害,餐饮企业不应使用食品添加剂,但一些食品工业化产品必要时可以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知乎和微博上,从业者们也纷纷站出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互联网整体呈现出一种积极科普的氛围,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范到添加剂类别的介绍,人们对“食品工业”的认知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深化。越来越多的大众也意识到,添加剂并非洪水猛兽,部分产品适量添加食品添加剂是必要的。
或许从这个角度而言,辛吉飞事件确实带来了许多正面的影响,促进了科普、让大家更关注食品安全,是值得肯定的。
但不能忽视的还有被伤害的“信任”,这或许才是最难修复的。
信任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依靠。因为有信任,分工才会被人们遵守,从而形成有序的工业化社会,让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一旦“信任”被伤害,负面影响将会是长远而隐蔽的,也是需要更多时间和付出来弥补的。
本文源自刺猬公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