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氏寻祖发源地(寻根问祖百家姓之)

方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六十九位姓氏,在皖浙地区最有影响。当今方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31%,总人口413万。

方的名义

百家姓氏寻祖发源地(寻根问祖百家姓之)(1)

方,本义是并船。甲骨文中的方字像两船在水中紧并在一起的船头形,其意义很清楚,是强行合并两船为一体的人,称为方。也指用竹竿编排的筏子,形成在水中的浮体。有暴力的、野蛮的、原始的意思。方,在夏商周时期是对华夏族周边的邦国的称呼,如鬼方、土方、羌方、虎方等,是有歧视倾向的称谓。其引申为相并、并排、齐等意思,派生出四方、方向、方面、方位、地方等引申词。

金文中的方字还像耒,耒是古代翻土耕地农具耜的曲木柄,上短横像柄首横木,下长横即足所蹈履处,旁两短画或即饰文。古者秉耒而耕,刺土曰推,起土曰方。最早称为方氏族的一定是善于制造和利用先进古代农具的部落,方是其中的一支,耒是氏族的原始图腾,字型方是氏族的图徽和氏族名,方人所居住的地方称为方,所依的山称为方山,所临的河称为方水。

方姓起源

方氏始祖:方雷

百家姓氏寻祖发源地(寻根问祖百家姓之)(2)

方氏始祖——方雷

方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

一、出自神农氏

构成方姓主要出自神农氏。传说神农氏的后裔榆罔为神农氏时代的末期帝王,榆罔时政务废弛,蚩尤作乱,诸侯皆归附黄帝,黄帝平定蚩尤后,确立了在部落联盟中的领导地位。榆罔之子雷,因辅佐黄帝平定蚩尤有功,被封于方山,即今河南嵩山,称方雷氏。方雷氏是黄帝时代重要的方国,黄帝之元妃出自方雷氏,生子青阳,即少昊(少皞)帝。方雷氏的子孙以国为氏有方雷氏,后又分单姓方氏、雷氏。黄帝之臣方明,虞舜之友方回,均为方雷氏之后裔。方雷氏在夏商时不显,直到西周宣王时有周大夫方叔,受命北伐玁狁,南征荆楚,名闻天下,方叔的子孙遂以方为氏,其后不改,始成方姓。方氏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普遍使用方姓是在西周时方叔之后,大约也有30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融入

方姓与外族的交融发生较少,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梁时江西的山越族有方姓;清朝贵州贵阳地区的土司、云南元江地区的土司均有方姓,特别是满洲八旗方佳氏族,居于沈阳,后来集体改姓方。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也逐渐同化为当地的方姓汉族。

方姓分布

百家姓氏寻祖发源地(寻根问祖百家姓之)(3)

方姓分布频率图

从明朝至今600年内方姓人口由44万增到413万,增长了9倍多,方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目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湖北、广东四省,大约占方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南、福建、湖南、四川、江苏、广西,这七省区又集中了32.2%的方姓人口。安徽为当代方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方姓总人口的14.7%。全国形成了皖浙鄂、粤赣两块方姓聚集区域。

方姓血型

百家姓氏寻祖发源地(寻根问祖百家姓之)(4)

方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4.5%,A型占29.3%,B型占27.6%,AB型占8.6%。

方姓名人

方苞

方苞(1668年—1749年),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方苞为学以程、朱为宗,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追求道与文并重。他以简严精实的文风,在“义法”理论指导下,把古文写得清新雅洁、自然流畅,并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在清初文坛独树一帜。方苞的思想在后世发展出了“桐城派”散文,方苞也因此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方志敏

方志敏(1899年—1935年),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方维夏

方维夏(1880年—1936年),近代教育家、革命烈士。幼从父读书,后考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简易科,毕业后在长寿街创办高等小学校。方维夏是伟大的革命家,教育家,曾《红色湘赣》、《湘赣斗争》等多部报刊文章。1905年8月,考入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专攻农业科学,1910年学成回国。1911年夏到1918年夏,应中路师范聘请任农业、博物教员和学监主任,政治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卖国行为;教学上,用很大精力编写出《中等学校农业教科书》上、中、下三册,所编的《儿童训育法询》被教育界誉为“试办小学之良法善本”;对学生强调民主管理,培养自治能力。1936年牺牲于湖南桂东县。

方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方姓的郡望是河南郡。方姓的堂号有河南、六桂、正学等。“正学”堂号典出明朝的方孝孺。方孝孺在洪武初任汉中教授,蜀献王聘他做儿子的老师。建文时入京做侍讲学士,他把自己的书房称“正学堂”。人们称他为正学先生。燕王朱棣夺帝位是为明成祖,强迫方孝孺写即位诏,他拒绝不写,为此被杀,连累十族。

方姓的重要楹联有五副:

一山衍派;六桂联芳。

显允兴周;循良化鲁。

巨山名翰;正学孤忠。

富文标榜;元老壮犹。

明世孤忠绵世泽;周家元老衍家声。

家训格言:方孝孺是明初大臣,在史上以忠孝耿介著称,故其治家训子也颇有影响。他认为“论治者常大天下,而小一家;然政行乎,天下者世未尝乏;而教洽乎,家人者自以为难;岂小者固难,大者反易哉!”《宗仪》是方孝孺为其家族所作的诫语和规定,他首先在序中提到:“君子之道,本于身、行诸家而推于天下”。修身和齐家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治国必须“德”和“法”并举,正家之道也是如此。《宗仪》除序外,还有尊祖、重谱、睦族、广睦、奉终、务学、谨行、修德、体仁等九篇。《宗仪》收录于《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