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与止痛有什么区别(常见误区知多少)
2022年10月17日至23日是今年的中国镇痛周。专家建议,疼痛不应该“忍”,因为疼痛往往是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提示可能存在伤病,而有一些疼痛本身就是疾病。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疼痛科主治医师谢亚辰介绍说,在医学上,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为近期突然发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常为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尤其急腹症、剧烈外伤性疼痛等,根本不存在“忍”的问题,疼痛可能是一个预警信号,提示你快速就诊、治疗。
慢性疼痛持续反复时间长,往往是急性疼痛的延续。骨关节炎、颈肩痛、腰痛、头痛、癌痛等,均是常见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人口老龄化、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以及合并慢性病,如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是引起疼痛疾病持续增加的因素。
4月10日,上海国大药房南京西路店员工梁婷婷在店内为顾客挑选药品。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面对疼痛,部分患者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
误区一,身上出现疼痛马上吃止痛药。
危害:掩盖病情,尤其是凶险的危急重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破裂、急腹症等。正确方式:出现不明原因疼痛及时就医,在排除危急重症前提下,针对病因合理治疗。
误区二,得了慢性痛,不痛时不吃,痛时才吃止痛药。
危害:慢性疼痛需长效镇痛时,不遵医嘱停药,不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可致疼痛控制难度加大,进而导致抑郁、功能受损、体重降低、睡眠障碍等。正确方式: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
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天乡路社区居民家中,家庭医生在询问居民近期的身体情况(2022年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除此之外,常见的误区还有,认为一旦吃上止痛药,就会产生依赖,得一直服药。专家表示,服用止痛药的目的是合理控制疼痛达到患者耐受的水平,从而保证睡眠,稳定情绪,促进机体修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在小量开始、晚上开始、逐渐加量、逐渐减量的用药原则下,是可以逐渐过渡到停药的。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疼痛科主任王伍超还特别提醒了关于带状疱疹的认知误区,部分患者认为这是皮肤病,选择去皮肤科就诊。王伍超说,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到疼痛科就诊,给予早期、足量、足疗程的抗病毒治疗,以及镇痛、营养神经、稳定神经电活动、改善神经血供的综合治疗,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专家还建议,头痛、神经痛、骨关节痛、软组织疼痛、癌性疼痛等患者,也应及时到疼痛科进行治疗。
记者:谷训
报道员:王琼、王奕璇
来源: 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