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诞辰130周年纪念日(走未来的行知路)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10月18日下午,在有着70年历史,如今修葺一新的行知育才旧院,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的“00后”学子们唱起这首由陶行知先生作词的《手脑相长歌》。
在行知实验中学“爱满天下”艺术剧场的舞台上,92岁的育才学校老校友、芭蕾舞剧《白毛女》编导程代辉,在回忆当年求学的场景时,也重新诵读了这首令她终身难忘的校歌——《手脑相长歌》的歌词。
10月18日是我国著名爱国者、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面向未来的行知路——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主题活动“如期举行,行知老校友、先生后人与“青陶工程”学员代表展开了一场跨时空情景对话,掀起了一股“学陶师陶”的热潮。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丁光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宝山区委书记陈杰、宝山区区长高奕奕等领导出席活动。
行知育才旧院重开馆
活动中,行知育才旧院重修开馆,并正式挂牌命名为“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
行知育才旧院是陶行知先生手创的育才学校于1947年4月自重庆迁到上海后,校舍旧址中至今唯一得以完整留存的历史性建筑物,现坐落于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校园内。70年前,这座四合院即是育才学校诸位先生居住并工作的院落;70年后,已然成为学陶师陶的重要基地。
修缮整葺后的行知育才旧院,白墙黑瓦、四周绿树环绕、古朴幽静;百年的广玉兰树遒劲苍翠,生机勃勃;树丫间悬挂的育才铜钟,斑驳古拙,顺着绳索拉响育才钟声,70多年前学校上下课时的悠扬钟声,回荡耳畔。
沿革厅、沐陶厅、育才厅和实验行知厅四个部分则还原了当时的教导处、艺术教室及教师宿舍。展呈主要带领参展者回忆了陶行知先生伟大的一生以及育才学校为国育英的历史,介绍了育才学校旧址所在的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为承续陶行知先生教育事业、传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理念而制定的“今日小陶子,明日大先生”的育人目标、传承“真”教育的办学思想、“行·知·创”育人路径以及“手脑双挥•生活创造”的实验特色。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见证了当年育才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浓浓情谊,也见证了行知精神在育才学校的薪火传承,以及对一批又一批从这里走出去的行知人的烛照与慰藉。
《我的曾祖父陶行知先生》新书首发
由陶行知先生的曾孙陶侃所著《我的曾祖父陶行知先生》一书在活动中正式发布,书稿约为34万字。
陶侃在从教的同时,从一个后人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大量研读陶行知著作、同时代人对陶行知的回忆文章、走访家族成员,用80后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陶行知的风釆,解读陶行知的历史贡献和价值。同时,还揉合进了作者自身“学陶用陶”的体验和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的实例故事,读来让人感悟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本书共分七个章节,包括陶行知成才之路的感悟;陶行知思想与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作者的教育实践;陶行知与救国会和民盟之间的联系及政治主张;陶行知与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办学及教育思想的阐述及感悟;陶行知的一家,家人是如何支持他的事业;好友的追思等内容,较为全面地展现了陶行知的一生。
比如,在第一章中,作者选取了15个有关陶行知的故事和17个教学案例,读来生动、有趣,让人形象地体会到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今天的意义。
长三角青年陶行知教育研究联盟成立
活动现场,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教育局共同发起的“长三角青年陶行知教育研究联盟”宣告成立,四方将携手引领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新传承和新实践。
立足长江门户、服务辐射长三角,“长三角青年陶行知教育研究联盟”将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着力加强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协同研究以及学术交流,构筑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高地、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高地、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高地。
联盟将采用“核心平台引领、研究任务驱动、多向联动实践、成果交流提升”的运行机制,力争实现“实践成果、人才队伍、协同生态”三项产出。成员们将怀抱着青年教育工作者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发扬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精神,追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行知足迹,深耕课堂教学,拓展育人路径,践行五育并举,开创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天地。
谈起陶行知先生,他们说
“我是从大学读书的时候学陶行知先生成长的,我觉得有三点对我来讲是终身受益的。”活动中,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漪通过视频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她说:“第一,他的这种为国为民、舍己为公的精神,这样的爱国魂对我影响是很深的;第二,他讲‘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教育是没有选择性的,要爱满天下。对我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锤炼,是一种感情的进化;第三,我觉得对我一辈子最有启示的,陶先生他所有的教育实践几乎都是原创的。”
于漪说,“所以陶行知先生,他的许许多多的做法,那种创造的智慧,我觉得是我们今天的源泉,历史川流不息,但是精神是代代相传的,所以我这个老教师对陶行知先生一辈子是崇敬的。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这一代的教师生逢盛世,肩上着千钧重担,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我们告慰陶先生的在天之灵,我们现在是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能够创造我们新时代教育的辉煌。”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吕德雄指出,陶行知的许多教育主张与当下教育发展的方向高度契合,他的思想的当代价值仍然是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向之一,他的伟大的教育情怀和人格精神是我们今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种精神遗产。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谈及陶行知教育思想时表示,“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今天,当我们把“体验性”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来探索时,会发现这一方法论仍然具有生命力。
尹后庆认为,当前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线的课程改革,体验一是强调身体性参与。学生的学习要用自己整个身体去感知、去亲历,用自己全部心灵去感悟、去建构。这样才能让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二是要重视直接经验。我们要善于发掘“童心”和“童趣”在学习中的价值,并将其转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把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和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融合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才能让学习保持真正的教育意义和人的发展价值。
“宝山将秉承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理念,重点打造一所虚实融合的上海宝山未来学校,回应新时代新要求,以期引领学校创新发展的新航向。”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在活动中指出,当下宝山将以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积极探索形成教育数字化全面赋能教育综合改革的发展新格局。一是,构建宝山教育数字基座和教育大脑,打造技术赋能教育新生态;二是,打造教师智能教学助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三是,推进基于数字画像的综合素质评价,打造智能时代的教育评价新范式;四是,探索基于知识图谱的自适应学习,以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五是,启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为AI赋能教师发展树立全国标杆。
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表示,陶行知先生和上海、和宝山有着不解之缘。1932年,陶行知先生在宝山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多年来,先生的教育思想、红色情怀,始终在这里脉动,对宝山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纪念陶行知先生,就是要发扬先生的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生活教育理论”,深化“社区小先生”等创新举措,加快育人方式变革、未来学校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推动宝山“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