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什么特产带回家(西安民俗记忆之十五)
国画作者:西北大学 岳钰教授
西安民俗记忆之十五:风箱
商子雍
“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是一句民间歇后语,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孙女在家里翻旧书发现了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前来向我求助时,是一脸的茫然——这很正常。如今的孩子,谁见过风箱?至于老鼠嘛,多数孩子,怕也是在动画片里见过吧!
时光倒流六十年,那个时候,风箱是太普通的一种生活用具,受大人指派,到灶房里去拉动风箱,送风旺火,同样是太普通的一桩家务活儿;而“老鼠钻到风箱里”的情况,我更是亲眼见过呢!
说几句题外的话。
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遭践踏,民众受涂炭,喜欢读书又无书可读,无奈之中,一度我热衷研读词典,缘此发现,准确而浅显生动地给词条撰写释文,的确是一件难度太大的活儿。再把话头拉回正题,以《现代汉语词典》对风箱这个名词的解释为例:“将空气压缩而产生气流的装置。最常见的一种由木箱、活塞、活门构成,用来鼓风,使炉火旺盛。”不能说上面这一席话有什么错,但恕我直言,对亲眼见过、亲手操作过风箱的我来说,总觉得这样的解释与完满的境界还小有距离,而没见过风箱的人呢?恐怕读过这一段释文以后,仍然对风箱不甚了了。
在我看来,诠释风箱,首先要展示其功能:是一种能把空气(也就是“风”)送进炉膛,使得炉火旺盛的生活(或生产)工具;旧时,但凡有炉火的地方,如灶房,如铁匠铺子,如银楼,大都有风箱,只不过铁匠铺子的风箱巨大,银楼的风箱袖珍,和家用风箱的体量迥然有异罢了。
其次,要说明其结构:由木箱和拉杆两部分组成。木箱为长方体,拉杆一端安有活塞(其实就是与木箱横断面稍稍小一点点的一块木板,四周嵌箍有鸡毛,以强化密封且保障活动自如),安装在木箱内,另一端则是拉手。呈现在木箱外。木箱前后两端有进风的活门,左侧有连接炉膛的出风口。
最后,还要介绍操作的原理和方法:将拉杆前后拉动,木箱两端的风门受活塞抽动次第进风,并随即遭受活塞压缩从左侧的出风口“冲”进炉膛,于是,炉火熊熊,饭熟菜香。当然,如果在风箱开始工作的时候,其中恰恰躲藏着一只老鼠,那它的“两头受气”,便是在所难免的了;惨啊!
以上三小段文字,倒是把风箱介绍的还算详尽清楚,但这么冗长,能作为词条的释文来用吗?看来编写词典,真是不易,难怪操持此种事体的,皆为语言文字研究领域里的顶级专家了。
不说风箱的释文了,咱们接着说风箱。
生活在大约公元前571至471年间的老子(原名李耳,又称老聃。古时“老”和“李”同音,“耳”和“聃”同义),是全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在五千言的皇皇巨著《道德经》中,老子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一席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所阐述的,是他的“无为而治”的一贯思想。其中的“橐籥”一词,商务版《古代汉语词典》解释曰:“犹今之风箱。”这就告诉我们,风箱在中国的历史,已经长达两千多年了。据此称中国的风箱是世界活塞式机械的鼻祖,怕是并不为过吧!
不过,在我的记忆中,风箱却与民族自豪感无关。儿时母亲在灶头炒菜,我坐在灶前拉风箱帮厨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风箱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悄然隐退,但和母亲一起在灶房忙活时心中洋溢的那种温馨的亲情,每每忆起,仍令我久久不能自已……
附言:此文写于2012年,八年过去,文中提到的小孙女,已经去日本读书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