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烧和甜咸适中的区别(叉烧由咸变甜)

叉烧由咸变甜

浏览Facebook时,看到一篇关于「叉烧由咸变甜」的文章分享,看后,深有同感。

以往被老师傅叮嘱烧制叉烧须按「三四十」比例,当中的三代表三钱重盐,四代表四钱重糖,十则代表一両豉油。用这配方比例作为腌叉烧底味,出来的成品自然比现时吃到的叉烧偏咸口味些。另一方面,亦有一班人说,叉烧应该要有来自豆豉的豉味,相信现时绝少数人听过豉味叉烧。用豆豉腌过的叉烧,有层深色酱油覆盖,经过烹调后,乌黑黑的成品,外观完全不讨人喜悦。然而入口豉香味充足,在老一辈中非常受欢迎。采用的豆豉不是一般货色,是事前经过精心炮制。豆豉先用紫苏叶蒸制过,使豆香中散发出淡淡紫苏香气,令叉烧味道更有层次。

叉烧和甜咸适中的区别(叉烧由咸变甜)(1)

记得在多年前,老父喜欢到流浮山的饭店用餐,特别喜爱其中一间的烧猪肉。他们的烧猪肉是用蒜头豆豉腌过再烧,跟现在多用五香粉的味道截然不同。所以每当到流浮山,我们必先到这档叫店主斩两斤烧猪肉来,再小酌一杯白兰地,人间美食也不为。可惜已成绝响,店已结业多年。

除了叉烧的味道随年日不停转变,广式云吞面也是如此。传统云吞面可在顺德区的虾仔记云吞面店寻到,皆因他们所熬煮的汤底自开始至今仍旧用同样材料,有猪骨、虾头及不可缺少的鲮鱼脊。与现在云吞面店主要用猪骨和大地鱼来熬汤底,风味各不相同,浓郁厚薄也有分别。传统汤底的清甜淡味,能突出云吞面主角,云吞和爽滑弹牙云吞面。

云吞面汤底不同了,云吞的制作材料亦随食家喜好而有所不同。旧时的云吞馅料是用上猪肉绞和鲜虾仁,而且每粒外型娇小,与现时常吃到外型大大粒及馅料主要是虾仁的差异巨大。这样的转变,可能是因为过往人们吃云吞主要是吃云吞皮的滑溜和馅料的香,而现时大多数人侧重吃云吞馅料内的虾仁量是否多,是否大粒。

世界幻变不止,各人追求的喜好口味亦然。若今天餐厅为客人奉上一碟旧式风味的腍滑非常的牛排,相信按现时客人要求,只会马上退货。

梁文韬

叉烧和甜咸适中的区别(叉烧由咸变甜)(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