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剧本三打白骨精(孝子贤孙伺候着)

如果要评选当前最火爆的BGM,我猜,号称万恶之源的“黑人抬棺”乐一定会被许多网友提名。这首欢快热闹的小曲加上非洲某地的葬礼舞蹈,搭配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魔性魅力。一时间,所有社交平台都被“黑人抬棺”所刷屏。

小品剧本三打白骨精(孝子贤孙伺候着)(1)

其实,这首曲子本身的风格和葬礼上的严肃氛围一点都不搭,但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对比,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顺带着,就连视频中出现的服饰、舞蹈都一同火了起来。

其实,在影视作品中,充满喜感的葬礼场景比比皆是,比如冯小刚的《大腕》、英伦喜剧《葬礼上的死亡》、《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等等。

但如果说起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一部国产老片——《孝子贤孙伺候着》。

小品剧本三打白骨精(孝子贤孙伺候着)(2)

这是著名喜剧艺术家陈佩斯老师上世纪90年代初的作品,也是陈佩斯喜剧创作的重要转折之一。

用小品风格讲述荒诞的故事

影片的主角陈小二(陈佩斯饰演)是一名90年代的民政干部,当时国家提倡移风易俗,白事新办,反对土葬。作为国家政策的拥护者和执行者,陈小二打从心底里反对老旧的习俗。但是他的亲舅舅(魏宗万饰演)就是一位从事传统殡葬行业的老手,还时常提供高利贷给丧家从中牟利,所以,在舅舅的游说和老旧思想的影响下,陈小二的母亲(赵丽蓉饰演)坚定了土葬的念头。

一肚子坏水的舅舅为了从内部攻破陈小二的堡垒,为日后的“业务”打开缺口,不惜联系外人,连哄带骗,忽悠自己的姐姐以假死来考验儿子的孝心,于是,一出可笑的闹剧就这么上演了。

小品剧本三打白骨精(孝子贤孙伺候着)(3)

身兼导演、主演双重身份的陈佩斯,巧妙地安排了一场人为设计的葬礼,将带着不同目的,持有不同观念,具有不同思维的人群聚集到了一起,再利用大量“误会”和“巧合”的设置,成功制造出了一连串的悬念和笑料。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在创作上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小品的特色,除了陈佩斯、赵丽蓉这些活跃于春晚舞台的大腕儿外,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同样延续了夸张的表演风格,在构建喜剧情境时,也选取了大量高度戏剧性的生活片段。

所以,当片中荒诞的情节配合上被刻意放大的表情、语气和肢体动作后,就取得了极佳的喜剧效果。

比如小二姐姐坚持要让母亲入土为安,面对阻挠的家人和民政干部,她干脆一掌一个,统统打翻,然后挥舞起铁锹,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将反对者全都赶走。

再比如陈小二单位的科长,前一秒还能义正言辞的数落他工作态度不够强硬,下一秒看到气势汹汹的小二姐姐,立马点头哈腰,落荒而逃。

小品剧本三打白骨精(孝子贤孙伺候着)(4)

这样的情节和人物,显然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做出了艺术化的放大处理,但在假葬礼那个情感集中迸发,矛盾冲突激烈的特殊场合,却显得恰到好处。

用人物困境凸显时代症结

我们常说,喜剧的内核往往是悲剧,所以嬉笑和闹剧底下,总是藏着窘迫和困境。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中,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大不小的困境。

主角陈小二身为“国家干部”,始终冲在抵制旧风俗的最前线。但是没想到“后院起火”,在老舅的唆使下,母亲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和“障碍”。稍不顺其意,母亲就会“上头”,会“昏倒”。来硬的不行,来软的也没用。

最开始,陈小二还企图在情与法之间周旋,找到合适的两全之策。但是,固执的母亲和强势的领导都在不断给他施压,左右逢源显然不再现实,于是他干脆破罐子破摔,倾家荡产也要将母亲风光大葬。

赵丽蓉老师饰演的陈母同样不轻松。她被亲弟弟蒙骗,妄图以假死来了却夙愿。但是长时间躺在棺材里,根本不像她想的那么轻松。不但自由受限,连饮食、如厕都要偷偷摸摸。无良的弟弟更是一心捞钱,只剩下不谙世事的小孙子能时不时陪她聊天解闷。当然,最痛苦的还是看着孩子们被一系列的大操大办拖累到卖房售地,生活窘迫。可陈母也只能默默的躺着,忍受着一切的煎熬和焦灼。因为从决定装死的那一刻开始,她就被架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小品剧本三打白骨精(孝子贤孙伺候着)(5)

被架高的还有小二的姐姐姐夫。在土葬还是火葬的分歧上,姐姐是坚决站在母亲一边的,她也早早地为自己争取到了“孝子”的标签。当小二在摇摆不定,头痛不已时,姐姐已经作为全家的主心骨,开始配合老舅张罗母亲的后事了。可是他们两口子做梦也没想到,这个老舅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吸血鬼,大部分的钱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还没到出殡,就花出了小两万。所以在现实的经济压力下,姐姐姐夫选择使出了苦肉计,然后溜之大吉。

其实电影中的这些的困境在90年代的农村并不罕见,陈佩斯虽然选择了较为夸张的表现形式,所反映的却是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当时的中国农村,实现了物质条件的极大提高,在吃穿不愁的情况下,老百姓必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脸面”自然成了人人看重的“硬性指标”。其具体表现就是买物盖楼、炫耀攀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等。像影片中的小二姐姐那样,为了挣得所谓的脸面和体面,重新返贫的都大有人在。

小品剧本三打白骨精(孝子贤孙伺候着)(6)

所以,电影着眼于这类平民化的社会痛点,既迎合了当时观众的审美趣味,又表达了对现实的同情和批判,体现了对传统旧习俗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道德可以评价,但不应用来绑架

当然,电影所揭露出的现实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时代病症”,很多现象即使过了近30年依然普遍存在着。

陈小二的工作内容虽然特殊,但是在国家的宣传倡导下,还是获得了许多老百姓的理解。可为什么一到自己家里,就立即无法施行了呢?

说白了,是身份出了问题。在外头,他是国家干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国家意志。但是回到家中,他就转而变成了“孝子”,如果不按照母亲的意愿进行土葬,就是忤逆,就要被人戳脊梁骨。事实也证明,众多毫不相关的普通的村民和邻居,在是否尽孝这样的“大是大非”上是有非常强烈的参与热情的。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期许”,不惜将小二强行押回家中“尽孝”。

小品剧本三打白骨精(孝子贤孙伺候着)(7)

显然,这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道德绑架”。小到公交让座、公益捐款、法律纠纷,大到民族矛盾、历史争论,总会有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要求特定的利益相关人表现出“豁达大度”、去践行“崇高品德”。这些人不会去考虑当事人身处的具体环境,也不会在意当事人的自主意愿,只要后者的表现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立即就会被冠上“不道德”的标签,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电影中,陈小二坚持火葬的行为,既是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也是其职责所在,显然不能说是不道德。反倒是以老舅、姐姐为首的亲友们,出于自身利益考量,通过舆论的引导,对陈小二施加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通过这种软暴力行为,不断逼迫其就范。这样的道德绑架,才是真正的不道德。

小品剧本三打白骨精(孝子贤孙伺候着)(8)

更为讽刺的是,坚持土葬的母亲和姐姐,最初并未考虑过陈小二的承受能力和现实困境,直到自身利益遭受到了损害,才真正看清白事大办的弊端,忙不迭地想要抽身而退。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个笑话:

有记者采访一个老农:“如果有十亩地,你愿意捐献给有困难的人吗?”老农答:“愿意!”记者又问:“如果有十万块,你愿意捐献给有困难的人家吗?”农民:“愿意!”记者再问:“如果有十头羊,你愿意捐献给有困难的人吗?”农民答:“不愿意。”记者好奇:“十亩地、十万块都可以捐,为什么十头羊反而舍不得了?”农民回答:“因为我真的有十头羊。”

同样的道理,慷他人之慨,行他人之善总是那么的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但是涉及到了自身的利害相关,一分一厘都可以挣到头破血流。

很多年前,看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只看到片中人物的可爱、狡诈或无奈,如今再来回顾,才真正看懂了嬉闹之外的现实映射,才理解了喜剧之下的辛辣批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