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文物保护中心(观点林坚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林坚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专聘研究员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个节日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
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饰图案。有专家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或“四鸟绕日”。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要由国家文物局组织进行。
实际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涉及的领域和部门众多,如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健委、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等等。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有必要思考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里我们仅对文物与博物的关系进行初步梳理。
文物与博物关系密切,一般由博物馆收藏和展示文物,并分为不同的等级。然而在民间也有很多私人收藏的文物,其中有很多并未进行鉴定和分级。许多行业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不一定拥有被定级的文物,但也有各具特色的藏品。
博物范围更广。“博物”一词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已使用,如《汉书•楚元王传》中有“博物洽闻,通古达今”。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门古老学问,指对动物、植物、矿物、生态系统等所做的宏观层面的观察、描述、分类等,是关于生活中具体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的综合实用知识。博物学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它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四大传统之一,它包括当今意义上天文、地质、地理、生物学、气象学、人类学、生态学、自然文学、动物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等学科的部分内容。博物学与“地方性知识”及百姓的“生活世界”关系更为密切。应该让博物理念深入人心。
我国文物和博物管理由国家文物局负责,为文化和旅游部管理的副部级机构,下设司局为:办公室(对外联系司)、政策法规司、督察司、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革命文物司、人事司。文化和旅游部下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文物管理部门属于弱势单位,归口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受制于地方管辖,不能独立行使职权;第二,没有执法权力,文物保护往往得不到落实,违法案件得不到及时的查处;第三,博物馆近年来数量大大增加,特别是高校博物馆和民间博物馆增长迅速,亟须加强管理;第四,收藏品的管理亟须加强;第五,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应该统一管理。
文物保护单位由各级人民政府认定。一些地方出于经济开发的考虑,往往不愿意申报文物保护单位,致使许多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等得不到认定。因此,建议由本级文物管理部门评估和认定,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备案,确定文物保护单位等级。
特别是很多珍贵藏品并没有被定级,很容易流失海外,造成巨大损失。对收藏市场和拍卖市场,应进行统一监管。
因而,我们建议组建国家文物博物总局,实行垂直管理,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博物馆管理的广度和强度、收藏品管理的精准度,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统一管理。
文稿来源:中国网
微信编辑:马晓琴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院长兼首席专家为校长刘伟。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博二维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