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的悲惨命运(史上最苦逼的太监)

一提到太监,大家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的人群,毕竟那是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是时代的悲剧太监在历朝历代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无论哪朝哪代,他们都是不完整的人,都是人们的笑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太监的悲惨命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太监的悲惨命运(史上最苦逼的太监)

太监的悲惨命运

一提到太监,大家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的人群,毕竟那是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是时代的悲剧。太监在历朝历代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无论哪朝哪代,他们都是不完整的人,都是人们的笑柄。

太监

古代的太监大多来自于贫苦百姓家的男丁,由于家境贫困,不得不把孩子送进宫,因为如果继续在家里,可能就会饿死。而宫里也需要太监,因为很多活宫女们干不了,为了防止男人扰乱后宫秩序,所以一刀下去,一了百了,彻底从源头上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而且,古代帝王们认为,太监无子无孙,没了盼头,也就没了野心,会对自己更加忠诚,于是太监这个职业便诞生了。

话说清朝末年,皇城内外已经是千疮百孔,按理说在这个洋人堵着门,起义不断,风雨飘摇的时候再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当太监,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可是,有些人还是选择把孩子送进宫。为什么?因为他们得活命,家里没地,靠乞讨为生,连自己的命都难保了,还管什么子孙后代。

这家人姓孙,在村里一家私塾先生家打工,私塾先生家是地主。您想,自己在教育部门有正式工作,自己家又有七八十亩地,那日子多滋润?孙家的孩子明叫孙耀庭,自幼跟着这个私塾先生读书,父母都在他家打工,先生也就不收他学费了。

古代阉割刀

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倒也有口饭吃。没成想,因为先生家里不需要这么多长工了,就辞退了孙耀庭父母,这下可完了,在那个年代,父母打工也只是能勉强维持生计,根本不可能有存款,一下没了生活来源,孙耀庭一家瞬间沦为乞丐。

那年头,讨饭也很难讨到,因为乞丐多如牛毛,老百姓自己都吃不上,哪还顾得上乞丐?于是孙家人决定,送儿子去宫里当太监。

1912年2月,天寒地冻,孙耀庭家里托宫里的熟人带他去当太监。但是太监净身需要一大笔费用,家里哪有钱啊?这时,孙耀庭的爹艺高人胆大,大力出奇迹,因为杀过鸡,于是就要自己动手,为儿子做这个手术。所幸手术比较成功,孙耀庭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净身,疼痛难忍,昏迷了三天三夜。

悲哀的是,当孙耀庭醒来的时候,发现溥仪上了头条,他宣布退位了,大清亡了。这下悲剧了,为了当太监,自己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大清却亡了。大清虽然亡了,可是还需要太监这个职业。

孙耀庭

1916年,孙耀庭进入载涛府里工作,成了一个拿俸禄的太监,第二年,张勋复辟,他以为大清又回来了,可是这仅仅是一场闹剧。虽然大清没回来,但是孙耀庭却阴差阳错进入了紫禁城,从此负责伺候婉容皇后。

1924年,冯玉祥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孙耀庭也跟随婉容进入摄政王府,在那里住了一个月,婉容又要到天津找溥仪,这时,孙耀庭的8年太监生涯便结束了。

回到老家后,他没有感受到家乡人的一丝热情,相反的,他处处受人鄙视,经常有人在背后议论。迫于无奈,他只好再次回到北京,到兴隆寺与四十多个退休老太监一起生活。他们没有收入,每天靠捡破烂为生,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晚年孙耀庭

一直到解放后,他们的生活才有了改善,国家按月给他们发生活费,孙耀庭一直活到1996年,享年94岁,晚年时为感谢国家,遂作此对联:"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