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旅助推乡村振兴(梧桐栖凤蓄势奋进)

文体旅助推乡村振兴(梧桐栖凤蓄势奋进)(1)

梧塘镇在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路径。

文体旅助推乡村振兴(梧桐栖凤蓄势奋进)(2)

梧塘镇连续三年举办荔枝文化节,壮大荔枝经济。

以荔枝为媒,创新打造“1 2 N”文化品牌体系;编制保护规划,建立古厝管理流转中心;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为企业提供“拎包入驻”服务;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手抓、两促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把莆田大学城作为“产学城”融合发展的桥头堡,推进城涵一体化。

巍巍囊山,九峰风光,梦里水乡,荷韵荔香。

这里是梧塘,北洋平原与广业山区的要冲之地,处处是景,步步入画。地域特色和人文文化在此汇聚融合,造就了沧桑与繁华,古老与新颖,乡村振兴看得见、摸得着。

今年以来,梧塘镇党委政府持续发力,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生态环境,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打造“凤鸣梧桐”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以生态建设、历史传承、产业赋能为抓手,在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路径,特色农副产品、百年古民居文化、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等串珠成链,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努力绘出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幸福新图景。

挖掘优势 打造品牌

七月,暑气连连,蝉鸣阵阵,颗颗红艳荔枝挂满枝头。千年古镇梧塘境内,连绵的荔林与蜿蜒的绿水、古朴的村落相依相伴。人们为“荔林水乡”这片美丽景致着迷,流连忘返。

7月22日,梧塘镇第三届荔枝文化节暨首届体育竞技表演赛开幕。15支皮划赛艇队伍返乡,在骄阳之下展开竞技。看,选手们铆足力量,穿行于碧波之上,船桨翻飞,竞渡争流,紧张刺激把比赛氛围拉满,为群众和体育爱好者带来了一场水上“速度与激情”,两岸欢呼声、掌声不绝于耳。

这边的皮划赛艇赛刚结束,那边“风荷驲荔”无人机科技表演赛上演。无人机操作高手组团“炫技”,利用无人机运载荔枝,横穿荷花池,最后运送到荔枝交易市场称重。花式表演如“空中芭蕾”,展现出现代科技的魅力,不禁令人惊叹连连。

大暑当天,果农们架梯上树,采下串串新鲜荔枝供游客品尝。“我们村引种‘十八娘荔枝’至今已有1001年历史,产出的荔枝果皮鲜红,果肉细嫩,饱满多汁,口味清甜,香味浓郁,让人回味无穷。”漏头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丽蓉在直播间向网友们娓娓讲述漏头古树荔枝的故事,为本村“龙峰之恋”古树荔枝品牌代言。

品尝了荔枝,还能赏荷花。漏头村的龙兴荷花园也是一个热门打卡点。谁能想到,眼前这个清新的荷花园原先竟是一片无人问津的低洼抛荒地。该村盘活近7公顷的低洼地,将其改造为荷塘,通过种植莲藕、养鱼,发展立体生态种植,既增添了一处乡村旅游地,又增加村民收入,一举两得。

理清发展思路,挖掘资源优势,梧塘镇因时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搭建起荔枝交易中心,在漏头村流转了300多棵百年荔枝古树进行生态种养结合,连续三年举办荔枝文化节。以荔枝为媒,创新打造“1 2 N”文化品牌体系。镇党委书记林志煌介绍,“1”是以荔枝文化节为主轴,构建以漏头村、溪游村为核心的荔枝文化示范圈。“2”是延伸开展农产品LOGO设计、印象梧塘摄影作品征集等活动,汇聚民智、打造亮点,以此增强文化带动效应。“N”则是结合民俗节目、文化展览、美食品鉴、直播带货、泛舟游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打出“组合拳”,构建同心圆,全方位搭建文旅平台,不断创新丰富业态,加快形成乡村产业发展格局,为全镇经济发展助力。

以用促保 盘活古厝

梧塘的美,不止于荔林水乡的秀丽。在水一方,一座座木雕民居承载着无数人挥之不去的乡愁。

行走在梧塘老街,记者从斑驳的木门、古朴的店面中依稀能寻到当年商铺林立、生意兴隆的繁荣。这座“因陂兴田,因陂兴镇”的古镇,早在宋代,就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出现了农贸墟集。明清时发展为商贸集镇,民国时期成为山区山货和江口、哆头海产品销售、转运的重要集散地。“赚大钱,起大厝”,发家致富的商人们便在此盖起大厝,重教兴学,培养了大批人才,也遗留下众多古迹。

伴随船楫划响一片片水声,古楼流芳慢慢展露出别具风格的高颜值。部分下南洋的梧塘儿女回乡后,把南洋的建筑元素与莆仙传统民居进行跨地域融合,形成了华侨大厝。其中,以木构与石构为主的“土木大厝”在九峰村保留较多。

位于囊山脚下的九峰村是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村内有安宁宫、聚峰亭、“莆田民间第一古厝”方风宝大厝等数十座红砖古民居。这些古民居构件历经时间淘洗,留下许多岁月痕迹,但之中的精美却依旧让人心心念念。

这几年,村子变得热闹了起来,村民们的脸上常挂着笑容。九峰村党支部把特色古民居、九莲岩景区、囊山公园等资源点连成线、串成片,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让游客留得下、住得好、吃得美、玩得欢,实现党建水平和产业发展、村民增收全面提升。

“古民居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古民居须以用促保,以此增强其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梧塘镇保留着大量民国时期特色古民居,有代表性的就有22座。该镇对所有建筑进行普查,编制保护规划,建立一个古厝管理流转中心,并制定相应的流转计划,将闲置的古民居以“零租金”或股份制形式进行流转,以点带面推动古民居活化使用,让古民居源于民而惠于民。目前,方亚盛古民居经过修缮建成乡村振兴馆,引进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数字平台、古厝VR监控平台,实现智慧乡村建设。

产城融合 集聚人气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但也不局限于农业。

梧塘镇虽地处城乡接合部,但宛如巨龙的向莆铁路穿越而过,川流不息的车流、繁忙的项目建设工地……构筑成这个工业重镇坚实有力的发展脉搏,正散发着如夏般的热度。

7月25日,莆田市杰博实业有限公司一期2幢3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封顶,比计划提早了近3个月。二期4幢正在进行地下室施工。这是梧塘镇筑巢引凤,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为企业提供“拎包入驻”服务,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的一个缩影。目前,全镇总投资约10.3亿元,总建设面积40.2万平方米,已建成约30.5万平方米。其中,中科骏乘创业产业园一期4幢3.9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拟于下个月投入使用。

今天的项目,明天的发展。梧塘镇正依托华佳彩、合力泰、新荔丰、卧龙达家具、方家铺子产业园等项目带来新增长,不断释放区域潜能。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手抓、两促进,积极助推重点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发展新动能。

摊开地图可以发现,莆田大学城衔接起城北与涵江城区,是推进城涵一体化的关键枢纽。紫霄大道作为莆田大学城中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建成后将对梧塘加快推进片区纵深开发、涵江城市规模拓展及土地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眼下,梧塘镇全力推进紫霄大道建设,下一步计划建设九华路,打通城涵第四通道。

“莆田大学城是我们落实‘产学城’融合发展的桥头堡,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林志煌说,莆田大学城的落地,高素质人口的流入,吹响了梧塘镇下一个阶段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

莆田大学城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梧塘镇把握机遇,大力发展“高校经济”,在霞楼村、西庄社区打造湄职院学生街,预设60余个摊位,为当地农民提供一条很好的销售渠道,将带来可观的收入,做到大学城与乡村发展脉络相连、同频共振。

(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蔡玲 通讯员:林亦霞 文/图 编辑:蔡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