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与23考研的区别(考研地区到底是如何划分的)

经常有预备2021考研的小伙伴会问考研地区是怎么划分的?

小班长今天为大家答疑解惑来了,快来跟着小班长一起来看看考研地区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吧~

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A类和B类。前者分数线高后者稍低,一般相差2-10分。

一区(A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B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22考研与23考研的区别(考研地区到底是如何划分的)(1)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1. 每类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俗称国家线),是不一样的,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单科均有国家线,总分亦有国家线。

2. 一般情况,一区的考研分数线高于二区。相应地,报考院校在一区的考生称为A类考生,报考院校在二区的考生称为B类考生。

3. 如果考生成绩只要有一门课或者总分不过国家线,那么就意味着此次考研失败,也没有机会参加调剂。

4. 如果报一区的考生单科或者总分没过一区的分数线,但是过了二区国家线,就有机会参加二区招生单位的调剂。

除了国家线外,报考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考生还要关注学校自主划线的复试分数线。

什么是自主划线?

自主划线是教育部审批的部分招生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招生情况自主决定考研复试分数线,而不必参照考研国家复试分数线。

34所自主划线高校全部都属于985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

22考研与23考研的区别(考研地区到底是如何划分的)(2)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自主划线公布时间:

34所自划线院校的自划线公布时间早于国家线,一般会在国家线公布前一周甚至两周发布

分数线一般都会高于国家线,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

报考这34所自划线院校的小伙伴可以提前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复试,没进入复试的也可以尽早准备调剂。

注:通常情况下,非34所高校的学生是不能调剂到34所高校的,不考虑学校实力原因,仅仅是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

看完这篇文章,小伙伴们是否对考研有进一步的了解呢,小伙伴们有什么疑问,欢迎来咨询文都小班长哦,小班长会整理好大家的问题进行答疑,分享给大家哦。准备2021考研的小伙伴们要趁早准备起来了,早一点准备,超越千人!加油,小伙伴们!

点了解更多,获得更多考研考试资讯。

22考研与23考研的区别(考研地区到底是如何划分的)(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