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天皇下场(日本天皇在二战前有没有被架空)
近代史上,自英国发生光荣革命之后,西方各国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其中德国相对比较奇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德国没有真正意义上实行议会制,而是皇帝保留了巨大权利,和英国那种立宪君主完全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二战日本天皇下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战日本天皇下场
近代史上,自英国发生光荣革命之后,西方各国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其中德国相对比较奇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德国没有真正意义上实行议会制,而是皇帝保留了巨大权利,和英国那种立宪君主完全不一样。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也和德国走上了差不多的道路,但是这里有一件有趣的事,很多人认为日本天皇其实是不管事的,比如日本国内很多人就表示在大正时代,那可是日本的“民主时代”,天皇虽然名义上大权在握,但是实际上被架空了,那么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呢?到底日本天皇在二战前有没有被架空呢?
上图_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幼名利助, 字俊辅,号春亩,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
一、软弱的文官和卑微的议会
日本的议会体制自伊藤博文从德国学习之后,就是走的德国路线,在日本明治维新宪法的设计之初,就以天皇为掌握至高无上权力的存在。
这理由非常复杂,要知道戊辰战争,也就是日本内战的时候,天皇可是基本上啥也没干,出兵浴血搏杀的是西南的萨长军阀,指挥建立的日本新政府的是明治维新的那帮元老,比如说伊藤博文 大久保利通 西乡隆盛等人,但是天皇是他们出兵的基础,所谓“大政奉还”这些人没有天皇这面大旗可是无法推翻在日本存续了上千年的幕府将军制度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为天皇效忠这个理由也是支持着明治维新的源动力之一,所以不得不把天皇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然而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德国和日本的选择可就不一样了,德国统一最重要的策划人是俾斯麦,当初他为德国量身定做国家体制的时候,是以宰相机构为核心的,毕竟他本人就是宰相,宰相控制政权皇帝垂拱而治,这是俾斯麦的想法。但是到了日本这边,伊藤博文可就不这么看了。
上图_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1815年-1898年), 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年—1890年),人称“铁血宰相”
当时伊藤博文制定宪法的时候有两个大问题:
其一,伊藤博文虽然是明治大元老,但是在国内可不是一家独大,山县有朋 大久保利通等人的政军地位不亚于他,他要是想学俾斯麦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其二,伊藤博文自己一直想能够指挥日本,但是他深知日本情况复杂,他无法弹压国内的各路势力,日本如果走议会民主更会乱成一锅粥,群龙无首,明治维新就会化为泡影。
因此,伊藤博文经过深入思考得出了一个结论,只有利用天皇的权威才能真正的压制各路势力,所以日本学德国是必须的,但是核心不能在宰相而应该在天皇,自己则设置所谓的“枢密院”,名义上是天皇的咨询机构,实际上是日本真正的政务机关,这也就导致了日本的议会和文官是先天不足。
日本的首相们初期不过一个个玩偶罢了,如果没有以伊藤博文代表的明治大佬的支持,几天就得下台。后期上台的日本首相原敬等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已经晚了,所以他们听话的能够当几年的傀儡,不听话则直接会被军部暗杀,也就成为必然。
上图_ 原敬(1856年2月9日—1921年11月4日),号一山,日本第19任首相
二、强悍的军部和复杂的社团
我们知道,日本天皇既然可以通过枢密院来直接干政,那为什么我们却不知道有什么政令是天皇亲自下达的呢?这主要因为天皇影响决策的方式非常隐秘。自明治以后日本二战前经历了三位天皇,他们个人的风格还各有不同。
明治天皇是自幼就和岩仓具视等人生活,属于比较喜欢放权让大臣一起筹划的君主,他虽然有无上权威却轻易不会滥用,只在关键时刻,比如甲午战前才会亲自下达命令,大正天皇身体情况不佳,所以也一般不参与政务,裕仁天皇则最为特殊,他虽然不下大命令,却喜欢透过“影响”来完成决策。
上图_ 明治天皇(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名睦仁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其实一直都是扩张侵略导向,所以军部干政那是公开的秘密,文官如果不听军队的意见,那么被暗杀基本上就是家常便饭,原敬和犬养毅都是前车之鉴。日本的文官首相并非军队首脑,更无权对大本营里面的战争狂人发号施令,所以军队根本就不把他们当一回事儿,而且自山县有朋开始,军队里面的强硬人物出任首相的也不在少数。比如东条英机等人就是例子。
但是这军部里面本身也是矛盾重重,比如日本的海军陆军之间就摩擦不断,日本918占领东北之后,日本关东军也成了独立王国,基本上不听东京的指挥,日本下层少壮派也是经常绕过上层擅自行动。但是这些人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皇。
上图_ “二二六兵变”的报道和旧照
在日本的军部,哪些人升迁最快,哪些人就最能掌握实权,影响日本的扩张发展,至于说哪些人升迁最快其实答案是非常明确:天皇近卫武官升迁是最快的。
通过让自己的贴身武官大量的渗透到军队中出任要职,实际上天皇不仅可以掌握军队,让他们变成“皇军”,更可以直接影响军队的发展方向,天皇与许多军队要员也交情深厚。所以裕仁天皇一生中最痛恨的事件就是226事件,因为226事件中反叛的中下层军官居然表达出了要改换天皇的倾向,这让他深感痛苦,一度要亲自率领近卫师团平叛。
军部的官员们虽然对文官是随意阳奉阴违,但是绝对不敢违背天皇的指令,先天瘸腿的文官们更无法和这帮无法无天的大老粗对抗。所以能够掌握军部的天皇可以用“暗示”的方式让军队来替自己达成目的,关键时刻更是可以直接拍板让军部服从的。
上图_ 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比如日本即将投降之前,铃木内阁开会主张投降,但是军方代表人物梅津美治郎坚决不投降,他害怕投降会让自己留下千古骂名。所以铃木内阁没办法只能请出裕仁天皇,召开所谓的“御前会议”这个会议有个惯例就是天皇一般不会发表意见,但是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裕仁天皇果断决定让日本投降,而且还亲自出面找了麦克阿瑟谈判,这才让狂热的日本快速的选择了妥协,要知道在此之前,日本的军队狂人们可是打算“一亿玉碎”“本土决战”的,但是天皇的一句话就让他们的一切疯狂都彻底丧失了意义,可见其威力之大。
日本的天皇在战后虽然一直宣称自己是“无权”的吉祥物,但是这种托词掩盖不了他是战争元凶的事实。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对付国联派出的李顿调查团,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给以占领东北披上一张合法的“外衣”。1932年1月4日,这张方案由关东军参谋板桓送往东京时裕仁天皇破格见了板桓,可见裕仁天皇不仅是九一八事变的知情人,更是参与者。
上图_ 裕仁天皇1934年参拜靖国神社
除了强悍的军部外,天皇在社会上也拥有一大批尊皇势力,如国本社、三六俱乐部、拥护国体联合会中的原理日本舍、建国会等等。这股势力的存在,也使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中,曾经鼓吹一国一党论者望而却步,使日本的法西斯极权统治的形成只能围着天皇展开。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利用裕仁天皇的影响力,在东京审判中将裕仁排除在外。在日本群众中重新塑造裕仁的形象,把他塑造成一个在军国主义下被掌控的可怜傀儡。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去掩盖,历史的真相终会被挖出来,置于太阳底下。我们更不应该遗忘。
作者:三清妙音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真相:裕仁天皇与现代日本的形成》 赫伯特•比克斯
【2】《日本的历史》 井上清
【3】《日本近代史》 坂野润治
【4】《天皇及其在二战中的作用和对战后日本的影响》 波拉提•司马义 彭训厚
【5】《日本天皇的阴谋》 戴维•贝尔加米尼
【6】《岛国困兵:日本》 李德福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